王超慧
【摘要】旅游業是戰略性產業,資源耗能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對一個國家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的產業。但是影響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因素有很多,有傳統文化背景、政治環境、社會地理環境、行政法律法規、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等。其中宏觀經濟政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本文從我國旅游業發展的現狀出發探討宏觀經濟政策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宏觀經濟政策;旅游業;影響
1.我國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國的政治環境一直處于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沒有太大的動蕩和不安。唯有一個因素不是一成不變的——經濟因素,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擴大,它已經涉及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都要直接或間接的受其影響。在這樣一個經濟大環境大背景之下旅游業的發展也從各個方面受到影響,因此,堅實的經濟基礎和良好的宏觀經濟政策顯得尤為重要。
2.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
西方學者認為,要實現既定的政策目標,政府運用各種政策手段,必須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因為經濟政策目標相互之間不但會存在互補性,也存在一定的沖擊。此外,還要考慮到政策本身的協調和對時機的把握程度。這些都影響政策的有效性,即關系到政府經濟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和實現的程度。因此,政府在制定經濟目標和經濟政策時應該作整體性的宏觀戰略考慮和安排。
3.宏觀經濟政策對旅游業的影響
3.1 宏觀調控對旅游產業的全面提升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中央采用的宏觀調控,保證和促進了旅游業的正常運行,使旅游新型行業排除了很多障礙。絕大部分地區把旅游業放在支柱產業先導產業的位置,加強在政策資金、項目人才上的扶持力度。旅游業的運行狀況,深刻的印證了中央重大決策的正確。
3.2 以宏觀調控為動力加速旅游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在實施宏觀調控時,進一步調整轉變方式。旅游業歷經多年的發展,已經有相當大的規模,但是軟件弱,管理散,規模小,科技含量低,從業者素質低,特別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更為明顯。在這個基礎上,向世界旅游強國目標邁進,通過經濟、法律、行政的手段調控已勢在必行,尤其是通過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
一是注重從數量型方向和質量型效益型方式轉變。
二是從單純的重視硬件設施向強化軟件方面轉變。
三是主要從依賴政府投資向投資主題多元化轉變。
四是從產品的生產型經濟方式向市場型經濟方式轉變。
五是從傳統的競爭型方式向合作共贏的新理念轉變。
休閑度假旅游適合我國經濟發展。我們有理由、有條件,更自覺地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基礎性作用,尊重市場意志,在經濟結構,大力發展混合經濟,在經濟管理上努力實踐體制機制的創新,在產品開發上向規劃性科學發展。
總之,可以預見,在近一時期宏觀調控仍將是總攬經濟全局的方針,將有利于旅游產業地位的進一步提升,也給予旅游發展提供絕好的機遇,休閑度假旅游作為旅游發展的新生主力軍,將在政治強國、旅游強國的邁進中發揮積極作用。
4.如何擴大正面影響
4.1 抓住機遇,加快旅游業的健康發展
(一)國內抓產品,國外抓促銷,積極開拓國際客源市場,加速客源市場的深層次開發。國內抓產品,要在鞏固、豐富傳統產品的基礎上,積極開發新的專項和特種旅游,注意精選節慶活動,形成旅游產品。國外抓促銷,對周邊市場,要根據覆蓋面相對較大的特點,著重開發面對公眾的促銷活動,刺激市場需求的增長,拓寬客源層用。(二)要更有效地利用外資。對現有的外商投資旅游項目,應下功夫辦好、提高經濟效益;在景點、景區、旅游商品、旅游交通等領域可以有步驟地吸引直接投資,以調整外商對旅游業的投資結構,適應配套發展的要求;要抓緊國家旅游度假區的建設,提高外商投資項目的資金到位率。(三)要在全行業提高質量意識,堅持以質取勝。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切實加強對各類旅游企業業務質量的監督檢查。
4.2 加強宏觀調控,保障旅游業協調發展
必要的宏觀調控,是加快旅游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深化旅游業改革的重要內容,必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從而優化旅游產業結構,提高旅游經濟效益,確保旅游業又快又好地發展。
(一)認真清理在建旅游項目。一要確保外商投資資金到位率,要防止旅游設施項目簡單模仿、近距離重復建設。各地旅游管理部門必須對本地區在建旅游設施進行清理、審核排隊,對資金來源不落實,建設條件不具備,市場前景不明的旅游項目,要下決心停建。對以利用外資為主建設的旅游項目,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外商投資的資金到位。
(二)精選旅游節慶活動,注重社會和經濟效益。除經過國家旅游局精選確定的以外,各地旅游管理部門要對本地區各旅游節慶活動進行認真篩選。社會經濟效益差、對經濟發展帶動效應不明顯的節慶活動,必須停辦。
(三)控制旅游社發展總量,嚴格依法審批旅行社。各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要從全局出發,加強組織紀律性,不得越權審批或以“試辦”等名義審批一類旅行社和合資旅游社。要嚴格審批第三類旅行社。
(四)端正旅游企業經營方向,規范旅游企業經營行為。各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要積極引導各類旅游企業采取有效措施,開拓客源,做好旅游招徠、接待主要業務工作,對一些唯利是圖,違法經營,不顧旅游業務質量,擾亂正常旅游市場秩序的旅游企業要認真進行清理整頓,停止其經營旅游業務。嚴禁以承包名義搞個體經營旅行社業務。
4.3 綜合分析
從更高的角度審視旅游業,我們不難發現:旅游業作為一個產業,其總體發展趨勢主要還是受國際經濟局勢、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這是因為:一方面旅游需求產生于、從屬于和受制于一個國家總體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而現在各個國家的經濟又隨著開放度的日益增加而與國際經濟形勢緊密聯系;另一方面,旅游供給因涉及基本建設,也受到國家經濟政策調整的宏觀影響。
參考文獻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7,5
[2]李天元.中國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3]尹德濤等著.旅游社會學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4] 查爾斯·R·格德納, J·R·布倫特·里奇著 李天元,徐虹, 黃晶譯 .旅游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