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哲孚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群眾逐步重視對自身文化素養的培養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數字化的傳媒技術迅速崛起,這也是時代發展的新興產物,和傳統藝術相比較,由于數字化媒體藝術的互動性和多元性特點,因此具備更加廣泛的推廣效果,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新的服務性體驗。隨著數字媒體的引進,推動了藝術表達方式的新發展,也推動了藝術形式的完善性和科學性發展,同時也會對傳統的藝術美學產生沖擊和影響,本文主要結合數字媒體藝術的特點及概念入手,對其和傳統藝術每月的關系進行分析。
關鍵詞:數字媒體藝術;傳統藝術;美學突破
隨著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推廣,數字技術開始和藝術融合和接軌,逐步實現了對傳統藝術美學的完善和發展。因此強化對數字媒體藝術的研究工作,對完善傳統藝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強化對數字媒體的應用,不僅能夠給人們帶來不同的審美需求、視覺感受,同時也能為藝術作品提出新的設計理念,完善現階段的藝術表現形式,從而實現藝術形式的進一步發展。
1 數字化媒體藝術的概念
對于數字化技術而言,其主要是通過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完成對聲音、光等信號的編輯工作,同時實現對這些信號的數字化處理,進而方便進行信息的管理、傳輸和處理等。[1]
同時在數字化媒體藝術中,主要依托數字化技術,對藝術進行新的包裝和處理,主要是指構建出動畫、視覺藝術等形式。其不僅是藝術作品的數字化處理,也是采用數字化技術對藝術作品進行包裝,這也是先進科學和藝術表達的完美融合,豐富其在藝術方面的表現形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藝術的科學發展。
2 數字媒體藝術的優勢
數字媒體藝術作為新興產業,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長足發展,同時影響人的生活習慣,因此其在傳播手段等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性。
2.1 高效性和互交性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其為設計師構建出便捷的操作管理平臺,由于數字化技術具備簡單易學、傳播速度高效、因此能夠有效提高設計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能夠實現設計師內心和軟件的融合,推動設計的人性化和科學化設計。[2]此外,隨著網絡藝術的點面發展,相對于傳統藝術重視細致、復雜的手工操作環節,數字化藝術能夠有效降低設計人員的工作強度,同時也提高了藝術設計的整體效率,為設計師提供更為充足的時間便于他們及你想你給創作、構思等方面的工作,為藝術創作構建出更為完善的內容。
由于計算機擁有完善的數據庫,因此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創作者提供充足的素材和數據,以便于實現對藝術的多元化和交互化。對于創作者而言,能夠借助數據庫啟發自己的創作靈感,充分體現創作的“互通有無”性特點。數字媒體的應用,能夠有效豐富藝術的表達形式和表達內容,同時也為創作者提供更廣闊的想想空間,保證藝術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工作。對于創作者而言,在內容、空間方面的交流、溝通,能夠有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資源的優化和共享,保證藝術的積極發展。
2.2 虛擬性與綜合性
對于創作者而言,數字化技術能夠實現創作工作的形象、生動、逼真效果,實現對作者真實想法的精確性表述。計算機軟件能夠推動藝術作品在聽覺、視覺等方面的效果,增加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隨著立體化創作形式的發展,為創作者提供傳統藝術表達形式無法達到的高精度、高輸出的設計作品。在這種現實生活中,使用數字化技術能夠完善傳統藝術形式的表達特點,保證數字化和藝術性的完美融合,改善大眾在審美方面的綜合效果。
3 數字媒體藝術對于傳統藝術美學突破的具體表現
3.1 相較于傳統藝術,數字媒體藝術的審美體驗更趨向大眾化
通常情況下,在人們的認知中,傳統藝術的創作者都是一些技術水平比較高的專業人士,給人更多的一種不容易接近、神圣、脫離普通生活的感覺,藝術作品和我們的實際生活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感,普通人群對于藝術創作以及藝術作品是懷著一種敬畏的心情。而數字媒體藝術的出現和廣泛應用使得這種情況有所改善,使得藝術的受眾人群在不斷地擴大,普通人群也可以進行藝術審美。數字媒體藝術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可以將藝術通過技術的方法來表現出來,只要人們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術,就可以創造出藝術作品,為大眾創造藝術作品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促進了藝術作品的多樣化發展。[3]當前,網絡中的許多藝術作品的創造者都是普通的人民群眾,他們通過數字傳媒藝術將自身的創作靈感表現出來,創作出符合大眾審美的藝術作品,豐富了大眾的審美體驗。
3.2 相較于傳統藝術,數字媒體藝術更具有非邏輯性的審美特征
數字媒體藝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審美邏輯,并且隨著數字媒體藝術受眾范圍的擴大,其逐漸地形成一種和傳統藝術相反的非邏輯型審美特征。[4]在傳統的藝術作品中,人們能夠通過自身的觀察,借助一定的方法,通過邏輯思維能夠理解創作者的所要表達的感情及創作意圖。但是數字媒體藝術使得創作者能夠使用非邏輯性思維進行構思,進行天馬行空的創作,在這個過程中利用率比較多的素材以及表達方法,因此在對數字媒體藝術作品進行欣賞時,使用傳統的邏輯思維是無法體驗到作品所表達的意圖,而是要從現代人的思維進行欣賞,進而得到更加豐富的審美體驗。
3.3 相較于傳統藝術,數字媒體藝術更具有開放性
在進行作品創作的過程中,數字媒體藝術有著更大的開放性,在傳統藝術創作中,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創作者自身獨立完成的,同時其創作出的藝術作品具有完整性。當前,由于網絡的開放性,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使得藝術素材被更加廣泛的利用,創作者能夠更具自身的想法對開放的藝術作品進行不斷更改,在這樣的情況下,藝術作品一直處于被不斷創作的過程,當一件藝術作品出現在大眾視野范圍之內,那么就會出現一些對作品進行不斷創新、更改的人,因此數字媒體藝術更具開放性。這種開放性同時也能夠為數字媒體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促進藝術作品不斷地進步,同時更加地符合大眾的審美觀念。
4 結語
伴隨著社會經濟水平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數字媒體藝術也在不斷地發展,其受眾范圍在不斷擴大,數字化技術和藝術元素進行有機結合使得藝術表現形式走向多樣化發展,相較于傳統藝術,數字媒體藝術有著更高的效率和交互性,同時具備著較強的虛擬性和綜合性。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能夠滿足當前社會人們的精神文明需求,同時也是對傳統藝術的繼承和發展,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能夠使得現代藝術有著更加豐富的內涵,可以促進我國藝術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俊.論傳媒藝術的科技性——傳媒藝術特征論之一[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01):93-100.
[2] 高楠.從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的發展看傳統藝術的美學突破[J].美術教育研究,2015(08):135.
[3] 王莉.數字媒體藝術的文化塑造與價值實現[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5(03):87-88.
[4] 李鴻明,周建青.論數字媒體技術與藝術美學的構建[J].科技信息,2011(1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