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蘊博
摘 要:歌唱者要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去采集,提高自己的修養,豐富自己的閱歷和情感世界。只有對自己的藝術情感有了很好的積淀,才能演繹出個人的藝術風格,使歌唱達到更高的境界。歌唱的技巧是歌唱藝術表現的基本條件,只有具備熟練、全面的演唱技巧,才能準確而生動地進行藝術表現。
關鍵詞:聲樂藝術;表演技巧;表現手段
在聲樂演唱中,演唱技巧越豐富多彩,歌唱的藝術表現就越豐富,沒有良好的發聲技巧,藝術表現無疑是不完整和不成功的。演唱的技巧包括發聲、呼吸、吐字咬字、共鳴以及各種聲腔和裝飾音的表現等,可以說,演唱技巧既是發聲中的技術,又是歌唱表現中的手段。
1 歌唱者的音樂藝術表演與表現
1.1 聲情并茂,形神兼備
運用美的聲音去塑造完美的藝術形象,達到歌唱的藝術美,是歌唱的首要任務。美的聲音內涵是豐富的,它包括音樂作品的內容、情感、意境和演唱技巧等方面的內容,只有把這些內容有機地融為一體后,才能產生美的聲音,創造出藝術美?!奥暋笔歉璩械撵`魂,而“情”則起到了主導作用。
1.2 準確合理地運用對比變化的手法
在一首作品中,一定有所變化,如音色、力度、速度等的變化,這樣的變化使作品把感情體現得更加透徹。首先,要注意音色、力度的變化,通常運用強弱、剛強、柔和、濃淡等對比來體現的;其次,則是速度的變化。
1.3 行腔的變化
行腔的“頓、挫、連、斷”蘊含作者人的心理思維。如何巧妙地運用頓挫,關乎其對作品思想感情的抒發?!斑B斷”,在歌唱中非常重要,氣息的連貫,使人聽起來像小溪流水的感覺?!皵唷眲t突出重點,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到的,“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梢?,行腔的變化,對歌唱語言中情感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4 裝飾音的技巧
裝飾音對音樂上有特別的作用,特別是在民族作品的演唱中,能推動歌曲變化和起伏,渲染風格和情緒。在歌唱中,我們除了要準確地、恰如其分地演唱好原譜上的裝飾音外,還可以根據音樂作品的情緒和風格適當增加一些裝飾音突出情緒和風格。例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里面的“百鳥齊飛翔”中的“飛”字后面可以加上半拍裝飾音,進一步渲染內蒙古民歌的風格。這樣的演唱,使欣賞者聽起來更委婉、動聽,從而聯想到那廣闊無邊的草原和那一個個的蒙古包。
1.5 咬字吐字的技巧
語言是歌唱中最基礎的,筆者在聲樂學習中發現,咬字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硬咬,另一種是軟咬。由于歌曲情感表達的不同,因此也要隨著歌曲的情緒和內容采取不同的咬字方法。例如,《黃水謠》中“丟掉的爹娘,回不了家鄉”一句中的“鄉”字就適合于硬咬軟收;而《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中“帕米爾啊”一句中的“啊”字適合軟咬硬收。
因此,歌唱的藝術是用熟練的發聲技巧,生動地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用優美的歌聲去感染聽眾。好的歌唱者在演唱中能把歌曲中“喜、怒、哀、樂”之情充分表現出來,一曲唱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只有用具有豐富色彩和特有風格的美好聲音去撥動聽眾的心弦,才能使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2 歌唱者的舞臺形體表演
2.1 手勢是感情的“無聲的語言”
聲樂演員站在舞臺上演唱,離不開手勢的表演。因為手勢是人類的一種“無聲的語言”,它不僅能幫助情感表達渲染氣勢,而且能夠為形體造型。聲樂演員站在舞臺上必須有一種控制力,并且要按歌唱的正確姿勢來進行歌唱藝術的表演,因此是需要有一定的“架勢”的,但這種“架勢”要擺得恰到好處。在歌唱藝術的表演中,應該以歌唱為主,手勢動作為輔,不可喧賓奪主,分散觀眾的注意力。手勢動作應該是千姿百態的,根據歌曲的內容需要,靈活自如地做一些手勢表演。大體可歸納為“引”“定”“開”“合”“托”“錯”幾種手勢。要把手勢動作作為表現感情的一部分,形成輔助歌唱的“無聲的語言”,使歌聲、手勢與感情完全融會在一起。
2.2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人的各種復雜乃至細微的感情,均能通過眼睛表達出來。不同的眼光、眼神,反映著不同的心態與感情。聲樂演員在舞臺上表演,要懂得“眼法”的表現力。首先,眼睛要有神,用眼神與觀眾交流,用眼光示意景物的高、低、遠、近,用眼睛表達情感??傊ㄟ^眼睛的各種“眼法”表演,把歌唱活了,唱出“精、氣、神”來,這樣才能抓住觀眾,才能感人。歌唱藝術的核心是情感,藝術的魅力就在于表現情感。換而言之,演唱者沒有歌曲的情感審美感受,就不能表現美的感情,就沒有藝術?!扒橹嗤?,美寓其中?!币皇赘枨芊襁_到強烈的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演唱者是否能準確、深刻地揭示自己的真實情感,可以說是“美寓其中”的基本條件之一。演唱者既要傳達感情,又要使別人得到美的感受,這就要求演唱者本人首先被作品中美的情感所震動,要有一種把自己美的情感非表達出來不可的強烈愿望,這樣的演唱才能具有美的感染力。
2.3 面部表情要有“春、夏、秋、冬”之分
人的種種感情在產生時都會在面部有所表現,這就是表情。情生于內而表于外。人的感情不同,體現在面部的表情也應該是各不相同。聲樂演員在舞臺上表達歌曲中的感情,一定要從面部表情上有所體現,要敢“做戲”、敢表演,是什么感情就要有什么表情,感情不同表情不同,使面部表情有“春、夏、秋、冬”之分。一首好歌得以流傳,大都是首先激起歌唱者的心弦共鳴,這種共鳴的獲得,并不是靠流暢的旋律和華麗的辭藻,而是靠真實的情感和對生活的共同體會,演唱者在舞臺上的表演就是演唱者的再創作。聲樂演員在舞臺上面部表情的表演,要掌握貼切、真實、自然的要領,切不可矯揉造作。要貼切,就要表里如一。因此,根據歌曲內容表達的需要來訓練自己的表情是歌唱演員的基本功之一。
2.4 形體表演落落大方,準確塑造人物形象
聲樂演員站在舞臺上,一定要使人感覺這個演員落落大方、精氣十足,毫無拘謹之感。當然,形體表演再帶上“戲”,就更有魅力了。聲樂演員一出場首先要“抖擻精神”。人有了“精、氣、神”,一上場的“臺步”和“身段”就透著一種振奮的感覺。聲樂演員就是藝術的表現者,舉手投足都要體現藝術的風度,就應該讓觀眾感覺到藝術的美!
所有表演藝術,包括聲樂在內,都是以生活為依據的。聲樂表演形式無論是獨唱、合唱、歌劇、劇,它們的感情呈現方式都是以激放、內省、緩急來表達。聲樂演員需要經常注意仔細觀察,去積累創造人物形象的模特素材。要根據人物的身世、遭遇去塑造人物形象,只有這樣才能將角色人物表演得惟妙惟肖,使自己達到忘我的程度,這才是表演藝術的最高境界。
總之,聲樂演員在舞臺上表演,必須具備神形兼備的舞臺藝術表演,使表演更加形象化。聲樂演員的高超技藝,必須以生活為依據,從蕓蕓眾生中尋找創作的靈感。扮演角色不同,就要有不同的性格,成為個性很強的性格演員。在演出的全過程中,從頭到尾都應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良好的臺風,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藝術的創造中,去歌頌美、表現美。
參考文獻:
[1] 鄒京航.淺談聲樂演唱中情感表現的影響因素[J].藝術廣角,2007(6).
[2] 李娜.歌者的靈魂——談聲樂藝術的表現[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