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
摘 要:隨著經濟的建設和發展,外部環境逐漸發生變化,美術館的傳統管理理念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曾經有人把美術館與教堂相比,但這兩者在本質上就有區別。本文主要通過對美術館的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根據外部的需求以及環境的變化轉變美術館的管理理念。
關鍵詞:外部需求;環境;美術館;管理理念
美術館的功能主要是保存和展示藝術品,人們通過視覺參觀藝術品,提高人的精神素質。在美術館中最常見的是繪畫,也有雕塑、裝置、攝影、影像等各種藝術展覽。美術館存在的一個很主要的目的是為藝術品提供展示的空間,國家通過建立美術館的形式來保護藝術品和文物,推廣文化和教育。時代的發展讓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逐漸改變,傳統的美術館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欣賞需求。因此,隨著外部環境和人們需求的變化,必須盡快轉變美術館的管理理念。
1 美術館管理以及發展現狀
1.1 美術館的管理
美術館對于不同職位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制定了不同的管理規則。一般情況下,美術館的主要管理人員有館長、副館長,主要部門有辦公室、學術理論部、典藏保管部、公共教育部、陳列展覽部,主要服務人員是窗口服務人員(講解員)等。美術館對于展廳以及展覽的藝術品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美術館的管理制度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對美術館的需求有所不同,科學技術也在逐漸進步,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所以,美術館的功能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必須改善美術館的管理制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美術館不能作為獨立存在的個體,不能僅僅作為收藏藝術品的場所,應該把美術館變成一個具有教化意義的工具,為公眾提供學習和提升精神修養的場所。[1]
1.2 美術館的發展現狀
現階段,我國的美術館主要是非盈利性的,通常情況下可以把美術館分為這幾種類型,一是由國家建立的美術館,由國家撥款資助;二是民營類的美術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國家的資助;三是由企業家資助私人藝術家建立的美術館,這種美術館在發展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此之外,還有外資資助的非盈利性美術館等。不同類型的美術館的管理方式不同,但美術館的功能大致是相同的。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美術館也逐漸增多,但是美術館在發展中遇到了一定的問題,以下對美術館在發展中遇到的各種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1)在資金方面。美術館的發展必須滿足政府的要求,以及社會的發展,這樣才有利于美術館的生存。我國大多數的美術館是非盈利性的,所以美術館的生存是靠政府撥款或者企業贊助的。我國規定“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國家批準成立的非營利性的公益組織或國家機關對宣傳文化事業的公益性捐贈,經稅務機關審核后,納稅人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在其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0%以內的部分,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但許多發達國家是“向個人注冊的或者其企業注冊的美術館對藝術進行捐贈或者贊助時,同時可以享受到同額免稅的原則”并列入法律之中,這從根本上保護了美術館生存的可能性。但是在我國,對于美術館的資金非常有限,大部分是靠國家進行全額撥款的。這些都給美術館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2)在身份方面。美術館建立的最初目的就是向人們展示藝術品,給公眾提供視覺方面的藝術欣賞。公眾通過參觀藝術品,能提高自身的精神素養。但現在美術館的發展注重人的需求,所以美術館的發展性能發生了變化,從收藏為主的功能轉變為重視人的需求,美術館的身份遭到了質疑。美術館應發展成藝術品收藏、研究機構,還是應該發展成給公眾提供教育項目的服務機構?傳統的美術館以展品為核心,決定了美術館的服務對象、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都是單一的,是人們對于美術館中的藝術品的觀賞和感悟。但是,現在的美術館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研究機構,美術館還承擔著公眾教育以及娛樂的功能?,F在美術館趨向于發展成公眾的交流公共場合,美術館的發展重心逐漸向人轉移。
(3)關于管理制度?,F在我國美術館的管理制度方面缺乏統一的規章制度,沒有建立完整的美術館管理行政系統,所以我國美術館的管理制度在運行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建立制度不具實際操作的可能性,影響了工作的效率,管理制度的體系混亂等。美術館在具體的運作時,不能充分發揮各方面的作用,不能為美術館爭取足夠的資源。而且各地公益美術館歸屬混亂,有的歸屬文化部門,有的歸屬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簡稱文聯),有的歸屬美術家協會,有的歸屬高校,有的甚至歸于國資委,國家沒有設立專門管理美術館的機構,實現統一管理,也就不能及時解決美術館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2 美術館管理理念的轉變
2.1 改善美術館的功能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美術館的要求逐漸提高。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美術館的功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逐漸開始以人為中心。傳統的美術館建立目的是為了保存和收藏藝術品,但現在美術館為了擴充觀眾量,滿足政府的需求,逐漸開始重視人的感受,美術館的功能逐漸完善。例如,現在的美術館已經配備了專門的講解人員,美術館的工作人員對于藝術品的客體研究開始注重觀眾的感受。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美術館的功能,使得美術館的發展更加符合公眾的需求。[2]
2.2 完善美術館的管理制度
國家應該大力支持美術館的發展,拓寬美術館的資金來源,不能僅僅靠國家或者企業自主的形式來完成運行。國家應該放寬對民營美術館的政策要求,建立和完善一套成系統的管理制度。國家制定與美術館相關的管理政策,從根本上保障了美術館的生存和發展。同時,美術館自身也應該完善管理制度,美術館結合自身的實際發展狀況,對不合理的制度進行改革創新。國家還應該建立管科和監督美術館的機構,有利于促進美術館的發展,避免造成對美術館管理的失誤,能夠及時解決美術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能給美術館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指導。
2.3 確立法律體系
可以通過建立相關的法律體系轉變美術館的管理理念。我國對于公益性的文化單位的支持和政策補助等沒有明確的劃分。所以加強法律體系的建設,應該注重對于非盈利組織進行明確的劃分,對哪種形式的美術館國家給予幫助,并且具體的資助方式都有明確的規定。同時,政府應該放寬建立美術館的要求,減少限制條件。政府應該加強對美術館的建立進行引導,對美術館建立評價體系。國家的政策鼓勵有利于促進美術館的發展,建立現代化的美術館。[3]
3 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人們的綜合素質也不斷提高,傳統美術館的形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必須進一步創新美術館的管理制度,結合外部環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完善美術館的管理制度。國家應該放寬對民營性質的美術館的監管要求,并且對于美術館的建設提供一定的資助。建立專門的美術館管理、監督部門,有利于促進美術館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方華.外部需求變化與美術館管理理念的轉變[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1(04):92-95
+165-166.
[2] 方華.政策和公眾需求與當代英國藝術博物館的管理[D].中國美術學院,2010.
[3] 李盈天.試論大學美術館的公共空間意識[D].中央美術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