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的應用
繆曉美
(江蘇省如皋市第四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511)
目的通過深入探究腦梗塞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采用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特選取在我院2016年2月~2016年12月所診治的腦梗塞患者5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患者采取普通的護理干預方法,觀察組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綜合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干預護理效果及患者的滿意度。結果通過比較兩組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干預總有效率為92%,對照組的護理干預總有效率為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合理的應用到腦梗塞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有利于改善腦梗塞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促進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快速恢復和提高患者滿意度的效果。
早期康復護理;腦梗塞;臨床
腦血管發生病變后的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就是腦梗塞,主要是因為患者的腦部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性改變現象,并形成血栓而造成腦動脈管腔堵塞,進而導致患者腦組織局部因為缺血性而壞死。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干預腦梗塞患者臨床治療,具有改變患者的神經功能,幫助患者肢體語言和肢體功能恢復正常的效果[1]。本文通過深入探究腦梗塞患者在臨床治療中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價值,主要是為了探究出腦梗塞患者臨床治療的有效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通過選擇在我院2016年2月~12月接受治療的腦梗塞患者50例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男31例,女19例。年齡49~72歲,平均年齡為(52.3±51.98)歲。所選擇的患者在入院的時候的臨床癥狀為: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失語和大小便失禁。采用CT和MRI掃描檢查后被確定為腦梗塞。通過采用隨機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行普通護理方法,觀察組行早期康復護理方法。比較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和病情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普通的護理干預方法,具體包括全面觀察患者的生命特征,采取常規的藥物抗凝抗感染治療,并使用脫水利尿劑來防止患者發生泌尿系統感染。盡量保證患者呼吸暢通,在患者身體情況需要時進行吸痰處理,有效預防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現象。根據患者血壓的實際水平采取處理措施,一般不采取降壓處理方法。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并實行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具體包括:心理護理:由于大部分腦梗塞患者很容易發生焦慮、暴躁和抑郁等情緒,所以護理人員應該以耐心的態度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要,鼓勵患者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2]。體位護理:盡量讓接受治療的腦梗塞患者保持側臥體位,并將整個患肢前伸,讓前壁呈外旋狀態。每2 h讓患者更換一次體位,防止患者發生壓瘡癥狀。加強肢體的康復鍛煉:當患者生命體征處于平穩狀態時,應該指導其進行肢體康復訓練。告知家一些科學的按摩方法,讓其對患者的軟組織進行按摩。針對部分能下床活動的患者,應指導進行患肢的被動訓練,直到患者能夠自行坐起來。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讓患者緩慢的進行步行鍛煉。④語言功能與認知功能的訓練:護理人員應該讓患者盡量做鼓腮、噘嘴和呲牙等動作,讓其先從最簡單的字母發音開始鍛煉,逐步增加患者的吐字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和患者滿意度。兩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的評價標準:治愈:患者功能恢復了90%~100%,且神經系統功能恢復正常;顯效:患者的功能恢復了46%~89%,病殘程度在1~3級;有效:患者身體功能恢復了18%~45%;無效:患者的身體功能無任何明顯的恢復癥狀。滿意度則主要采取的是本科室自制的問卷進行調查,總分為100分,滿意度越高則得分越高。80分以上表示滿意,60~80分表示一般,60分以下表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的是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效果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干預的總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效果的比較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
腦梗塞患者一般在發病的早期采取高效的治療方法,能夠改變神經細胞受損所導致的肢體功能障礙。通常情況下,腦梗塞患者具有語言和肢體功能障礙的臨床癥狀,所以通過清楚患者的語言和肢體障礙,能夠改善腦梗塞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3]。通過本文研究發現,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這充分說明了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模式有利于腦梗塞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快速恢復正常,能夠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從而有效提升護理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通過將早期康復護理模式應用于腦梗塞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能夠幫助患者快速恢復神經功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病癥,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所以具有較大的臨床推廣價值。
[1] 袁 莉,胡國榮,陳麗麗,等.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死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2):871-873.
[2] 孟曉旭,朱浩猛.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3):444-447.
[3] 羅學英,沈 娟.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B04):60.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0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