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玲,錢 鶯*
(上海古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1102)
租賃中心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開展應用
曹曉玲,錢 鶯*
(上海古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1102)
本文闡述了租賃中心做為新興產物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租賃對象、器械配置、運行模式和免費公益性特點,樹立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良好的社區形象并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值得效仿和推廣。
租賃中心;社會衛生服務;醫療器械
政府以“促進居民康復,減少醫療支出”為宗旨[1],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于2014年12月投入160萬元,建成面積200 m2的古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租賃中心(以下簡稱租賃中心)。租賃中心配備22種醫療器械,可免費租賃給居民使用。現將租賃中心的運行模式介紹如下。
居住在上海市閔行區古美街道的居民,辦理相應手續都可以免費租賃康復器械。
2.1 人員配置
租賃中心共配備3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分別是1名康復理療師,2名社區護士(需掌握康復護理技能)。
2.2 器械配置(見表1)

表1 租賃中心器械清單
3.1 租賃流程
康復患者提出租賃需求→家庭醫生開具租賃單預約租賃中心→康復理療師制定康復方案→社區護士登記租賃者信息并與之簽訂租賃合同→社區護士指導家屬器械使用方法→交付患者使用。
3.2 康復器械續租使用
由家庭醫生向租賃中心提出續租申請,明確續租到期時間,患者簽署“康復器械續租單”,即可完成續租手續。
3.3 康復器械歸還租賃中心
租賃器械回收至租賃中心,社區護士確認器械功能良好才可接收,隨后進行清潔和消毒工作,以備用下次租賃。
3.4 康復器械強檢維護
租賃中心所有康復器械都會定期強檢維護,以確保各器械功能良好,信息平臺上詳細記錄器械強檢保養的日期。若已租賃的器械快到強檢日期,社區護士和強檢人員一同至患者家中完成器械養護。
4.1 公益租賃居民免費使用
公益、惠民、利民是租賃中心最大的特點,居住在古美街道的居民都可以向簽約的家庭醫生提出租賃需求,家庭醫生評估后,可以通過租賃器械完成后續的康復訓練,無縫延續了患者的康復治療。社區護士每周四會走訪租賃器械的康復患者,進一步指導患者康復護理并檢查器械功能,同時把康復進展反饋給家庭醫生。以患者為中心,利用租賃中心平臺,家庭醫生、康復理療師、社區護士共同協作,促進患者康復,盡早回歸社會[2-3]。
4.2 減少醫療支出,社會資源利用最大化
康復訓練的患者只是在特定階段需要康復器械,如股骨頸骨折的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會用到輪椅、拐杖、扶手架,如果每種康復儀器都會買,不僅會增加患者的醫療開支,還會造成資源的浪費。租賃中心的出現既可以解決患者康復器械的問題,又能為患者提供專業的康復指導;不僅整合了社區衛生服務的醫療資源,還減輕了患者的醫療負擔,使社會資源利用最大化,大大提升了社區衛生服務能力。
4.3 良好的社會效益
租賃中心開辦兩年來,收到社區居民的熱烈歡迎和好評,前來租賃器械的患者越來越多,居民滿意度進一步提高,樹立了良好的社區衛生服務形象。近期,上海市閔行區殘聯人聯合會正與閔行區古美街道洽談合作意向,殘聯會向租賃中心提供更多醫療器械,具體事宜還在商榷中。因目前租賃中心僅對本街道內居民開放,暫時外區街道居民無法租賃,外區街道也紛紛表示效仿該模式,為更多居民提供康復指導和免費器械租賃服務。
[1] 陳利群,王 蓉,曹曉玲,等.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對社區社區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響[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1,25(9):19-20.
[2] 陳夏堯."十一五"智力殘疾兒童康復養護試點機構培育工作初見成效[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9,24(9):831.
[3] 姜貴云.康復護理學[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1):13.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92
A
ISSN.2096-2479.2017.06.188.01
錢鶯
曹曉玲(1970-),女,上海人,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社區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