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丹
(華南理工大學醫院,廣東 廣州 510630)
健康教育對高校教職工體檢人群滿意度的影響
劉 丹
(華南理工大學醫院,廣東 廣州 510630)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對高校教職工體檢人群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門診體檢的高校教職工體檢患者90例,分為A組和B組各45例。B組采用常規教育,A組在B組的基礎上采用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優良率以及滿意度。結果A組的優良率(91.1%)以及滿意度(93.3%)均高于B組的(68.9%、7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可以顯著提高高校教職工體檢人群滿意度,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值得進一步推廣和使用。
健康教育;高校教職工;滿意度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在不斷的增強,健康體檢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也在不斷的提高。健康教育是健康體檢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強化以及塑造健康意識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1]。本文為了研究健康教育對高校教職工體檢人群滿意度的影響,特隨機抽取本院1年內門診體檢的高校教職工體檢患者90例進行研究,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門診體檢的高校教職工體檢患者90例,分為A組和B組各45例。A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26~52歲,平均(39±12.7)歲,其中婦科疾病4例、心血管疾病6例、高血壓10例、高血脂12例、脂肪肝13例。B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28~51歲,平均(39.5±10.7)歲,其中婦科疾病6例、心血管疾病12例、高血壓8例、高血脂10例、脂肪肝9例。接受治療前所有患兒家屬均與我院簽署《調查研究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組間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B組采用常規教育。包括宣傳預防保健知識,發放小冊子以及健康講座等。
A組在B組的基礎上采用健康教育。具體如下:常規教育同B組,給予患者健康教育:(1)組建健康小組:由護士長、主治醫師以及護士組成,負責體檢前后以及離院三個階段的不同工作,而后認真分析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2)評估個體情況:了解患者的遺傳史、治療史、病史、經濟狀況、教育程度、性格、職業以及年齡等,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確定課件內容,保證課件內容的豐富性以及可行性[2]。(3)建立“一對一”的溝通解答機制,及時的解答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疑惑。而后要進行隨訪追蹤調查,了解患者的滿意度,提醒患者及時復查,避免疾病惡化。可以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微信群,定時發放一些健康保健知識,在群里鼓勵患者[3]。(4)營造良好的體檢環境:如果醫院的環境秩序差,環境雜亂,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差,患者記憶產生不良情緒,甚至不配合體檢。所以醫護人員必須儀表端莊、態度專業、語言親切,最大程度的拉近與患者的距離,讓患者以良好的心態去體檢。(5)制定健康調查問卷:制定生殖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脂肪肝、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調查問卷,包括疾病的發病機制、用藥方法、危害性、日常保健以及如何預防等,了解患者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認知度,而后有針對性的給予指導。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優良率以及滿意度。制定問卷調查,滿分為100分,80~100分表示優,60~80分表示良,60分以下表示差,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4]。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滿意度的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入院宣教、態度、技術、溝通方法和健康指導。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優良率
A組的優良率(91.1%)遠高于B組的(68.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優良率(n,%)
2.2 對比滿意度
A組的滿意度(93.3%)遠比B組的(71.1%)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滿意度(n,%)
健康教育是指對于人群或者個人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進行認知干預,由專業的工作人員對患者的思維認知、生活習慣以及健康狀況進行評估,進而為患者提出針對性的健康指導[5]。本文采取了規范、專業、系統的健康指導,為每一個體檢者有針對性的制定可行的、科學的健康管理措施,切實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以及針對性。另外,在體檢過程中,要注重患者的主觀感受,加強體檢者與醫生之間的交流,拉近體檢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距離,加強體檢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患者出院后對患者進行追蹤隨訪,給予一定的院外指導,實現院內院外的和諧。
上述研究數據表明:A、B兩組采取的健康教育措施不同,發現A組不論在優良率,還是滿意度方面,均優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高校教職工體檢人群采用健康教育,滿意度顯著提高,對自身疾病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值得在臨床應用中大力推廣和使用。
[1] 鐘冬梅.健康教育對高校教職工體檢人群滿意度的影響[J].心理醫生,2016,22(32):281-282.
[2] 崔宏玉,劉 紅,鄧 婉,等.健康教育對提高體檢人群滿意度的效果探討[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6,19(2):168-170.
[3] 王秀蕓.健康教育對健康體檢人群的干預效果[J].醫學信息,2015,28(4):179-180.
[4] 劉變葉.健康教育對健康體檢人群及住院患者行為干預的效果研究[J].西部中醫藥,2013,26(4):106-107.
[5] 肖小玲.臨床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對特色服務體檢的效果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2):322-324.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94
B
ISSN.2096-2479.2017.06.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