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麗
(廣西梧州市藤縣塘步鎮衛生院,廣西 梧州 543302)
個體化健康教育對門診高血壓患者的影響
吳遠麗
(廣西梧州市藤縣塘步鎮衛生院,廣西 梧州 543302)
目的探討個體化健康教育對門診高血壓患者的影響。方法將門診高血壓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宣教,實驗組采用常規的宣教外,給予個體化健康教育指導。比較兩組患者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血壓控制、護理工作滿意度及服藥依從性的情況。結果實驗組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血壓控制、滿意度及服藥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病的認知水平,提高服藥依從性,降低血壓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提高了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個體化健康教育;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多發性慢性疾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高血壓病患者一般常伴隨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及視網膜等器官組織的損傷[1]。對門診就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使其逐漸提高防治高血壓的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改變不良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壓,預防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門診就診的高血壓患者120例,診斷標準符合WHO(1999)高血壓病治療指南制定的診斷標準。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齡35~75,平均年齡(53±1.2)歲,病程2~20年。高血壓Ⅰ級38例,Ⅱ級47例,Ⅲ級35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冠心病7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者年齡、病情、文化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宣教,實驗組采用常規的宣教外,給予個體化健康教育指導:(1)首先建立高血壓患者個人檔案,內容包括門診日誌、個人基本資料、健康體檢表、高血壓隨訪表等。(2)結合高血壓患者的心理狀態、知識需求、遵醫行為等進行一對一的個體化健康教育。(3)根據高血壓患者的知識層次水平、理解能力、疾病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如講解、示范、演示、或使用教學模具、圖片、書畫、幻燈片等。(4)發給健康教育處方,包括飲食、運動處方,中醫食療處方,高血壓病的基本知識,血壓分級及控制目標,用藥指導,測量血壓的方法等內容。(5)提供門診聯系電話及咨詢電話。(6)常規每月隨訪1次,有不適隨時就診,護士應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隨訪及復診的情況,必要時電話隨訪。(7)個體健康教育內容包括:①心理指導: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針對性指導,關心和尊重患者,耐心傾聽其內心訴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其心理負擔,從而提高其依從性。②疾病基本知識: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指導患者控制體重、限鹽,食鹽攝入應逐步減至每日6 g以下,重度高血壓每日應少于3 g,吸煙者戒煙,限制飲酒,指導患者學會自我觀察病情,不適及時就診。③飲食:指導患者平衡膳食外,增加鈣鉀的攝入,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如魚類、瘦肉等,多吃豆類及其制品。④運動指導:結合患者的愛好指導其選擇相對穩定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太極拳等,不宜進行舉重和靜態用力以及憋氣的運動項目,以免發生意外。⑤服藥指導:根據每個患者的藥物不同,而進行不同的服藥指導,加強服藥依從性指導,不可隨意減藥或停藥。⑥血壓監測及復診知識:定期測量血壓是了解血壓控制效果的基本方法,家庭自測血壓能更好地提高病人治療的依從性[2]。為患者及家屬演示正確測量的方法,要求其學會正確使用血壓計。指導患者按時復診,并將平時自測血壓的結果在復診時供醫師參考,為治療提供依據。⑦行為指導:吸煙者勸其戒煙,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進入血液后會使周圍血管收縮,致血壓升高。避免過量飲酒,因長期大量飲酒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飲酒還可使口服降壓藥的療效降低[3]。⑧家庭指導:加強家屬對患者的重視和關心。(8)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進行調查,比較兩組患者對高血壓病知識掌握情況、血壓變化情況、護理服務滿意度及服藥依從性情況。干預時間為6個月。
1.3 評價指標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評價個體化健康教育的結果。內容包括高血壓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血壓變化情況、護理服務滿意度及服藥依從性情況。(1)在高血壓病相關知識調查項目中選擇“知道”和“不知道”;(2)在滿意度項目調查中將滿意分為“滿意”、和“不滿意”;(3)服藥依從性叛斷采用CPAT評價標準[4],提出了以下四個問題:①是否忘記服藥;②是否因癥狀不改善而停藥;③是否因藥物副作用而減藥或停藥;④是否按醫囑服藥。如四個問題均為“否”,說明依從性好,如有一個問題為“是”說明依從性不好。
1.4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n(%)]
2.2 兩組患者血壓變化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壓變化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壓變化情況比較(±s)
項目 實驗組 對照組 t P收縮壓 146±3.3 158±5.6 14.30 <0.05舒張壓 79±3.8 91.3±5.8 13.74 <0.05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 [n(%)]
2.4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比較 [n(%)]
健康教育是以傳播、教育、干預為手段,以幫助個體或群體改變不健康行為和建立健康行為為目標,以促進健康為目的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及過程[5]。個體化健康能全面評估每位患者的健康狀況和存在的健康問題,針對患者個人的特點進行不同內容、不同層次的健康教育。如針對患者的年齡、心理狀況、病情、文化程度、生活方式、經濟狀況等進行個體化宣教。首先宣教患者最急需的知識,如疾病的基本知識;需要改變的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的行為習慣,如高鹽、高脂飲食、吸煙、過量飲酒等,其次是飲食、運動和藥物方面的知識,測量血壓的方法和監測血壓的重要性等進行指導,做到有的放矢,保證健康教育的個體性和連續性。提供電話咨詢服務方便了患者,拉近了和患者的距離,建立了患者信任感。電話隨訪式健康教育是隨著醫學護理模式的轉變而出現的開放式健康教育的良好方式[6]。個體化健康教育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自覺監測血壓,能積極配合治療,提高了患者的遵醫行為,從而提高依從性。同時,加強了護患之間的溝通,有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高血壓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滿意度及服藥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個體化健康有助于提高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度,降低血壓水平,提高了患者服藥依從性和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1] 劉惠珍,謝 靜.人性化護理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0):47-78.
[2] 施 榕,李士雪.社區預防與保健[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02-306.
[3] 施 榕,李士雪.社區預防與保健[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11-314.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J].中國心血管雜志,2004,32(12):1060-1064.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6.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