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琴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六四醫院,山西 太原 030007)
疼痛控制護理對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
孫麗琴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六四醫院,山西 太原 030007)
目的對疼痛控制護理對創傷性骨折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討。方法將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創傷性骨折患者54例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為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疼痛控制護理的手段,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的關節功能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術后骨折愈合時間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創傷性骨折患者采用疼痛控制護理的手段可以很好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減少并發癥與不良反應的發生,有效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加快患者恢復的速度。
創傷性骨折;疼痛控制護理;術后康復
創傷性骨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主要以四肢骨折為主,通常是由車禍或者高處墜落傷導致的。本次研究通過于我院進行治療的創傷性骨折患者54例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通過回顧分析其臨床資料來對比分析不同護理方法對術后康復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通過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創傷性骨折患者54例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27例患者,男14例(51.85%),女性患者為13例(48.41%),年齡27~72歲,平均年齡為(45.23±3.46)歲,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27例,男15例(55.55%),女性12例(44.44%),年齡26~73歲,平均年齡為(47.24±4.26)歲,觀察組采用疼痛控制護理。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常規的護理方法包括按時叮囑患者按照醫囑服藥,按時查房等。觀察組患者采取疼痛控制護理,(1)應用物理疼痛控制法,為患者肢體實施輕柔的按摩,要注意避開其創口,也可以在手術創口周圍皮膚上敷冰袋,這對于患者的血液循環有益[1];(2)并發癥的護理:經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病患,由于手術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容易引發并發癥。故此,在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應密切的觀察病患的癥狀變化,避免和降低并發癥的發生;(3)適度按摩,保持手法輕柔,盡量避開傷口,避免患者出現感染。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關節功能評分、住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
觀察組患者的關節功能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術后骨折愈合時間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間關節功能評分、術后骨折愈合時間與住院時間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間關節功能評分、術后骨折愈合時間與住院時間的比較(±s)
組別 n 術后48 h關節功能評分 骨折愈合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 27 2.43±0.29 12.26±2.13 12.23±1.36對照組 27 3.69±0.37 19.23±3.48 19.21±2.79 x2 / 1.73 2.64 3.56 P / P<0.05 P<0.05 P<0.05
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下,創傷性骨折的發生率也表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骨折就是骨頭斷裂,且容易因感染而導致各種并發癥出現,對病患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方面造成嚴重的威脅,需要盡早的進行治療預后,幫助患者提高治療效果。
由于創傷性骨折患者的病癥特性較為復雜除了臨床治療以外相應的護理干預也非常關鍵,故此尋求較好的創傷性骨折的臨床護理方式,有利于改善其臨床癥狀,提升其生活質量。通過此次研究選取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創傷性骨折患者54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徐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關節功能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術后骨折愈合時間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傳統的護理模式僅僅考慮到了對疾病的護理和醫囑的遵守,沒有充分考慮每個患者的實際情況,存在潛在的護理風險,而采用疼痛控制護理,通過體位調節、物理疼痛控制法以及并發癥的預防能夠有效的幫助患者減輕疼痛,促進骨質的愈合,有效的避免和減少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患者的臨床住院時間及骨質愈合時間,利于患者的身體快速恢復,在臨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疼痛控制護理在創傷性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臨床預后效果,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效果十分顯著,值得我們在臨床上進一步的推廣和使用。
[1] 葉彩霞,劉家瑞,陳 捷,等.改善性疼痛護理對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日常活動能力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2(10):106-108.
[2] 楊 芳,劉合花,劉 明,等.骨折患者術后疼痛50例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4,8.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6.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