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學英
(南寧市武鳴區婦幼保健院,廣西 南寧 530100)
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蘇學英
(南寧市武鳴區婦幼保健院,廣西 南寧 530100)
目的對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方法本院于2016年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開展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并選取2016年6月~12月本院內手術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即觀察組;另選取2014年7月~2015年2月未開展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的手術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即對照組。觀察比較兩組護理差錯事件情況、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情況。結果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質量控制小組對手術室進行護理管理,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降低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提升護理滿意度,利于良好的護患關系的建立,值得應用。
手術室管理;質量控制小組模式;應用效果
在臨床護理中,護理管理屬于重要環節,具有輔助、督促的作用,合理、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和水平[1]。當前臨床上,有關護理質量控制的管理方法較多,且存在不同應用效果,總體來說應把提高護理人員素質作為主體,將完善規章制度及大力度的督促措施作為輔助。質量控制小組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將質量控制工作細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進而提升護理質量,現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12月本院內手術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即觀察組,年齡18~70歲,平均(43.5±8.8)歲;包括急診手術25例,擇期手術30例。另選取2014年7月~2015年2月未開展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的手術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即對照組,年齡19~68歲,平均(43.5±8.2)歲;包括急診手術50例,擇期手術40例。本次研究已取得患者家屬同意,并且兩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未采用質量控制管理模式。
觀察組開展質量控制管理模式,內容如下:①建立質量控制小組,安排具有責任心、經驗豐富以及法律意識的護士組建質量控制小組,包括護理教學組﹑消毒組﹑壓瘡護理組﹑文書檢查組及質量檢查組,并對每組安排1名手術室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及手術室設備使用方法熟練掌握的主管護師。質控小組開展科護士長-質控員-專科組長的四級質量控制管理體系,對科室內護理質量進行管理和控制,由護士長全面負責監控;主管護師負責監督小組成員范圍內的護理質量;護師負責手科室內手術操作的配合和護理質量;②專業培訓,對質量控制組成員及手術室內醫護人員進行培訓,講解質量控制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醫護人員的對質量控制管理模式的認知,同時組織醫護人員間的交流和討論,以便明確自身職責;③質量控制措施,護士長結合科室內的護理特點制定符合質量控制小組的對應護理質量評估標準,組織每個質量控制小組根據自身的經驗討論質量評估標準內容,以便得出合理、科學的質量評估標準。同事由每組質量控制小組的主管護師依照質量評估標準對科室內護理質量進行檢查,若發現異常問題應及時向護士長進行反饋,對出現的異常問題進行探討、分析,以便給予對應的解決措施。組織每周例會,目的在于評價每組質控效果,鼓勵全部成員提出建議,對工作表現良好者給予適當獎勵。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質量管理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觀察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標準:安排院內專家評審小組對護理質量予以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管理質量越好[2]。使用模糊數字評分法對護理滿意度予以評價,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好[3]。
護理不良事件包括不明確手術器械數量、急救箱藥品不全、漏簽醫囑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護理質量管理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
觀察組護理質量管理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評分(±s,分)

表1 對比兩組護理管理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評分(±s,分)
組別 護理管理質量評分 護理滿意評分對照組(n=90) 74.11±5.43 86.53±6.75觀察組(n=90) 89.35±9.25 98.21±8.41 t值 13.479 10.275 P值 0.000 0.000
2.2 對比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觀察組發生1例護理不良事件,其發生率為(1.11%),對照組發生7例護理不良事件,其發生率為(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手術室屬于醫院的特殊科室,其是搶救危急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對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故手術室內的護理工作尤為重要,和患者生命健康具有直接影響,但由于手術室具有較大的護理工作量和較高的護理難度,進而造成科室內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增大,稍微馬虎就有可能造成差錯的發生,嚴重影響手術室護理安全和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同時還易引發護患之間的矛盾而形成護患糾紛。所以,在手術室護理中應開展具有科學、合理、積極的一種護理管理模式,從而提高護理管理質量。在臨床上,以往常規護理管理模式是以常規護理目標為主要導向的一種護理管理活動,存在較為模糊的護理目標,表現出缺少針對性、個體性的護理管理模式,同時少數護理人員沒有專業性的護理意識,使得護理工作以形式存在,導致護理管理機械化,進而難以滿足當代人們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無法促進醫院的整體發展。但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屬于一種新興護理管理模式,其是通過建立質量控制小組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實施管理,使得護理管理職責得到明確劃分,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質量控制管理模式開展期間,能夠明確手術室質量管理標準,促進手術室護理管理有章可循,進而使得各項護理工作的質量評估標準得到明確規定,逐漸改掉以往護理質量管理的被動性,成功實現護理管理質量檢查的主動化和標準化。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管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和王素云[4]相關研究結果相符,進一步證實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開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充分體現了護理人員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采用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對手術室進行護理管理,能夠明顯降低護理差錯事件的發生率,幫助患者取得良好的護理質量,同時還可以促進護理滿意度的提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值得應用。
[1] 周新春.手術室護理管理中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0):385-386.
[2] 伊學珉,朱學玲.“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1):140-141.
[3] 張俏霞,吳衛娟.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9):420-421.
[4] 王素云.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9):94-95.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1
B
ISSN.2096-2479.2017.06.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