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利
(常熟市中醫院呼吸科,江蘇 蘇州 215500)
AECOPD患者無創通氣撤機后早期排痰訓練聯合深度呼吸的質性研究
陳 利
(常熟市中醫院呼吸科,江蘇 蘇州 215500)
目的研究AECOPD患者無創通氣撤機后早期排痰訓練聯合深度呼吸對COPD患者排痰及肺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無創通氣撤機后進入穩定期的AECOPD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三組,分別是A組排痰訓練組、B組深度呼吸訓練組、C組深度呼吸訓練與排痰訓練組,各20例,ABC三組患者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分別給予排痰訓練、深度呼吸訓練、深度呼吸聯合排痰訓練,訓練3周后,對三組患者的排痰量、肺功能進行測試。結果訓練后,三組排痰及肺功能情況均有改善,C組肺功能顯著優于A、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深度呼吸聯合排痰訓練能夠有效改善穩定期AECOPD患者的肺功能情況,縮短住院時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排痰訓練;深度訓練;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病情伴隨患者過程長久,并且容易反復發作,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疾病。AECOPD是一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癥狀,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多痰,痰液增多,患者體內的痰液不能及時有效排出是容易導致患者死亡[1]。臨床治療主要以消炎,止咳化痰等方面為主[2],通過有借助排痰機排痰,有效效咳嗽、增加飲水量、深度呼吸等方式促進痰液的排出[3]。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護理的AECOPD患者60例,并在無創通氣撤機后進行早期的排痰訓練聯合深度呼吸,臨床表現良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無創通氣撤機后進入穩定期的AECOPD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齡(68.3±11.4)歲,所選患者均符合COPD診斷標準,無心臟病等其他情況,按照隨機分配法,將其分為三組,分別為A組為深度呼吸訓練組,B組為排痰訓練組,C組為深度呼吸聯合排痰訓練組。三組患者性別、年齡、肺功能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訓練方法
ABC三組患者都給予常規的藥物治療結合常規的護理方式,與此同時,醫院為患者設定專門的排痰訓練室,由專業專職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教授訓練,幫助所有患者均能完全掌握排痰并能做到有效排痰為止。
A組患者:借助振動排痰機對患者進行排痰訓練。首先找到痰液堆積處,可以借助聽診器在患者肺部尋找有濕羅音的地方做好記號或者借助X線光片在肺部病變部位做好標記。接通電源后,調節振動排痰機的叩擊速度,不易過快或過慢,一般為26~36圈/s,把叩頭放在之前做好標記的地方進行振動排痰,連續叩擊10~15 min,1次/d。患者在排痰之前深吸一口氣,屏氣,在短促用力咳嗽將痰液排出體外。
B組患者:進行深度呼吸訓練。①科室給患者提供氣球,采用吹氣球方式進行呼吸功能訓練,3次,/每次時間10 min左右。②捧腹大笑訓練。讓患者保持站立姿勢,把手放在腹部和胸腔交界處,模仿捧腹大笑動作,同時讓患者雙手抱腹做下蹲動作,將肺內氣體迅速排出體外,然后讓患者做深呼吸和自然呼吸動作,之后在繼續進行捧腹大笑,訓練時間不要持續太長,一般在5 min左右為宜。③深吸慢呼訓練,讓患者保持站立姿勢,使患者雙手緊貼胸和腹腔交界處,使患者在較短時間內進行深呼吸然后在從口鼻中慢慢將氣體排出,訓練時間不要太長以2 min左右最佳。訓練過程中盡量讓患者快速用口鼻共用吸氣,并盡最快速度將氣體吸入體內,之后通過口鼻共用將氣體自然排出體外,2次/d,每次時間不宜太長或太短,15 min鐘左右最佳。
C組患者:使用深度呼吸訓練結合排痰訓練,方法和次數和AB兩組相同。
1.2.2 評定方法
對患者干預前和干預3周后的排痰量、肺功能情況進行評定并作對比。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對數據進行分析[4],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干預前后排痰量變化情況
三組患者在經過干預訓練之后排痰量均減少,C組較少量最多。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訓練前后排痰量比較(±s,mL)

表1 三組患者訓練前后排痰量比較(±s,mL)
組別 n 訓練前 訓練后A組 20 14.23±1.29 7.31±1.72 B組 20 12.8±1.78 8.34±2.79 C組 20 11.9±1.32 6.45±1.06
2.2 三組患者訓練前后肺功能比較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訓練前后肺功能比較(±s)

表2 三組患者訓練前后肺功能比較(±s)
組別 n FEV1% FVC% MVV(L)A組干預前 20 50.31±2.98 51.78±1.24 53.21±1.85干預后 20 58.83±5.23 63.18±2.45 64.07±1.89 B組干預前 20 51.63±3.28 54.21±1.67 55.32±1.54干預后 20 60.25±2.04 65.23±2.59 67.22±2.18 C組干預前 20 50.76±2.89 54.20±1.37 54.10±1.76干預后 20 68.28±2.75 67.91±1.72 67.28±2.12
一般的普通鍛煉很難有效對呼吸肌進行鍛煉,但是進行深呼吸等訓練可以對呼吸肌進行訓練,能夠發揮良好的效果。深吸慢呼訓練、深呼吸體操訓練和負荷呼吸訓練等干預都被認證能夠提高高年人的肺活量[5]。有研究者研究發現,通過呼吸排痰訓練,能夠明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捧腹大笑訓練能夠降低呼吸系統平滑肌的緊張度,使之放松,降低呼吸阻力,增強人體呼吸功能。吹氣球和深吸慢呼都屬于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可以擴大肺活量,增加心肺功能的功能,有益于身體健康。通過表1和表2可以看出,B組患者使用深度呼吸訓訓練,患者排痰量和肺功能都有變化,干預后患者排痰量明顯減少。C組患者使用深度呼吸聯合排痰訓練,患者肺功能改善更顯著,明顯比AB兩組效果更好,從而說明,深度呼吸聯合排痰訓練能夠更好地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對于無創通氣撤機后的AECOPD患者進行深度呼吸聯合排痰訓練的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更快減少排痰量,更快的改善肺功能,加快身體健康的恢復,可以在臨床上大量推廣應用。
[1] 劉慧英,周小玲.改良集束化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1):40-41.
[2] 崔金波,萬群芳,吳小玲,等.NRS2002預測無創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臨床結局的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19):10-15.
[3] 姚 蓉,梁宗安,楊雪玉,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急診早期規范化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綜合臨床,2010,26(3):254-256.
[4] 劉鵬珍,劉艷芹,宋春鈺,等.氨溴索霧化吸入聯合振動排痰儀對COPD排痰療效的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4):745-746.
[5] 方紅艷,孫 林,萬 珊,等.老年COPD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及預防對策[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4,9(4):473-476.
本文編輯:趙小龍
R563
B
ISSN.2096-2479.2017.06.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