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基層動物及其產品檢疫工作
1997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是指導我國動物檢疫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據。有了法律的保障,近20年來,我國動物疫病防控中的動物檢驗檢疫工作得以快速發展。結合當前社會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動物防疫法》重新修訂、《動物檢疫管理辦法》正式頒布,使目前動物疫病防控和檢驗檢疫工作得到進一步保障。但在現實中,基層的動物檢疫檢驗工作依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視的客觀問題。影響基層檢疫的因素有很多,比較突出的問題有檢疫困難大、檢疫率不達標、檢疫操作不規范、不檢疫等。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希望能對基層動物檢疫檢驗工作的改進和完善有所幫助。

1.動物疫病。根據權威部門發布的信息,全世界已經發現300多種動物傳染病,其中已經確定有100多種可以傳染給人類;一些染病畜禽的糞便也會通過環境傳染給人。當前我們的農貿市場有少數不法商販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在市場上非法銷售私自宰殺患有傳染疾病的畜禽;這種只追求利益而不顧廣大群眾安危的無良行為,是我們動物食品市場的毒瘤,也是我們要重點打擊的對象。
2.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在飼料中過量添加微量元素,導致動物無法吸收釋放,只能遺留在體內,這樣的畜禽產品就成了疫病傳染源。被污染的食品、飼料中存在的農獸藥殘留物如不能及時釋放分解,將會隨著食品鏈進入到人體內,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并對家畜的生產性能造成嚴重的影響。
3.檢測手段和市場法規的綜合影響。目前在我國很多地區動物產品常規檢疫檢測設備比較落后,有的地區還在依靠檢查員的感觀進行檢查,這種落后的檢查手段已嚴重制約了執法質量。因此。相關的法律法規還需要完善健全,人員培訓和技術設備還需要及時更新補充。

1.對違法經營動物食品的行為給予嚴厲打擊。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機關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的規定加大執法力度,對食品流通領域加強監管,要出重拳打擊違法行為。與此同時還要對畜牧業的飼料、投入品嚴格監管,對違法行為進行大力度查處。另外,還要嚴格執行動物運輸檢驗檢疫的相關規定,重點做好入場屠宰動物產地檢疫證明的驗證回收和宰前檢疫工作;在屠宰后要嚴格 把好檢疫關,加強對肉制品市場的監督檢查,防止上市銷售不合格肉產品。
2.大力宣傳畜產品安全的重要性。加強科學宣傳、正確引導消費、維護正常生活秩序,組織多種形式的學習培訓宣傳,普及動物食品從業者的常識和法律觀念;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宣傳教育,大力推進廣大群眾對畜產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對人民群眾普及食品安全的常識;從自身做起,自覺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抵制違禁食品。
3.加快完善健全動物食品安全法律體系。保障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的根本是有完整地法律體系,要根據目前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畜牧產品安全法律法規。
4.健全動檢機制,從源頭抓好動物養殖環節的疫病防治工作。
根據畜牧法、動物防疫法、動物免疫標識追溯制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應重點落實以預防為主,抓實動物基礎免疫。重點抓好基層重大疫病的強制免疫工作,加快完善防控重大動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制度建設,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疫病的發生和流行。另外,還要積極引導養殖戶轉變落后畜禽養殖方式,積極推行科學養殖、健康養殖;加大對經營者的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推動動物產品的標準化規范化生產;完善動物疫病防治和動物食品市場等方面的監督和服務。
(李遵瑞 臨沂市蘭山區半程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