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
就在港珠澳大橋主橋的海底隧道段展開最后階段的合龍工程時,香港接線觀景山隧道工程出現故障。香港《東方日報》4日稱,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成為國家戰略,港府也表示要做龍頭及“超級聯系人”,但作為兩大跨境基建的港珠澳大橋及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卻好事多磨,加上“一地兩檢”懸而未決,“香港能否搭上大灣區的順風車,其實并不樂觀”。
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已有9名工人死于意外。據香港《星島日報》4日報道,職工盟與工黨、建筑地盤職工總會等,3日公開3月底工作臺倒塌導致兩死三傷意外時的情景。他們稱,意外發生時涉事工人正在拆除臨時工作臺,認為是因為工作臺的設計有問題,才導致翻海浪時失衡。工會批評路政署至今調查緩慢,仍未打撈工作臺。路政署表示已成立獨立調查小組。
位于內地水域的港珠澳大橋主橋海底隧道段全長6700米,其中5664米為沉管段,2日已完成對接。工程團隊正展開后續的焊接、混凝土澆筑等一系列工序,大橋主體工程有望在6月底全線貫通。不過在12公里的香港接線方面,路政署2日晚發稿稱,觀景山隧道工程在距離全線貫通只差幾米時遇上機械故障,無法運作;待裝配工作完成后,承建商才可恢復最后一步的工序。路政署最新預計,香港接線工程可于5月內全線貫通,比預期延遲一個月,但“按目前進度,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仍可望于今年年底完成,并具備通車條件”。
事實上,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進度一直滯后,被一些人認為拖了內地及澳門的后腿。香港《東方日報》4日稱,相比港珠澳大橋一波三折,另一跨境工程高鐵更令人憂心。“一地兩檢”并非新東西,十年前啟用的深圳灣口岸就有此安排,香港人員到深圳境內執法,從來沒有人認為這是“井水犯河水”,如今因為高鐵總站在西九,內地人員需要在香港境內執法,卻引起一連串爭議,“萬一明年高鐵通車時仍未通過一地兩檢安排,高鐵將失去意義”。文章說,香港就是這么奇怪的地方,明明是一國之內,偏偏有人“逢與內地合作的計劃必反”。其實,內地早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各國爭相與之做生意,反觀坐享近水樓臺之利的香港卻把與內地經濟融合視為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說穿了都是本土及“港獨”思潮在作怪,“過了此村便沒有那店,香港再糾纏于什么‘被規劃,結果就是徹底‘邊緣化”。▲
環球時報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