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CEO馬克·扎克伯格3日宣布,將在全球再雇3000余人,這些新雇員將和現有的4500人組成網站社區運營團隊,在世界范圍內監控每周所有用戶上傳的數以百萬條的內容,更快地發現并處理那些包含仇恨犯罪和傷害兒童內容的視頻和帖子。
扎克伯格說,近期發生的這類事件令人心碎,臉書一直在反思如何能讓社區變得更好,如何更容易發現問題并盡快做出反應。他表示,臉書將在技術層面做出保障,促使用戶更容易辨別暴力內容是否有違標準,更方便向執法機構報告。
臉書是全球最大社交網站之一,近年來包括自殺、虐童、強奸以及各種犯罪的視頻內容頻現該網站,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也成為扎克伯格團隊面臨的嚴重挑戰。新的決定將使該網站的審查人員接近8000人,這大概將是全球最大的內容審查團隊了。
如何阻止互聯網上的有害信息傳播已經成為全球性難題,過去該問題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比較突出,西方發達國家總的來說沒有太多緊迫感,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斷對非西方國家的網絡審查采取批評立場。鼓勵網上信息流通的絕對自由一度是美國對外的政治口號,美國為此與中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發生過摩擦和沖突。
最近幾年,網上謠言對歐洲社會動蕩和美國大選亂象起了十分醒目的推波助瀾作用,要求加強管理互聯網的呼聲在西方呈現此起彼伏之勢。特朗普一路競選直到入主白宮之后,一直是“假新聞”和“網上謠言”的死敵。扎克伯格此次向有害視頻大舉開刀,進一步強化了西方社會“管理互聯網”的聲勢。
雖然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它剛普及20年左右,在人類社會治理的長河中,它是地地道道的新東西。怎么管理既虛擬又真實的網絡社區,各國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尤其讓人頭痛的是,互聯網技術快速代際交替,管理模式的搭建速度總是跟不上互聯網模式變異的速度,而且互聯網是全球化最徹底的領域,法律的邊界和適用性都不斷在這里受到爭議。
中國是互聯網治理比較堅決的國家,并為此不斷被西方輿論扣上“壓制言論自由”的帽子。不過回頭看,今天中國的網上秩序已經有了清晰輪廓,中國互聯網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則逐漸走向世界的前列,網上支付、共享單車等甚至把美歐也甩在了后頭。
由于時間太短,現在恐怕不好對如何治理互聯網才是對的下結論。大家都是邊學邊管理,邊管理邊總結,互聯網無疑是通往未來的路,誰都想發展好它,誰都無意壓制、扼殺它,但誰也不敢無度地放任它,讓它把自己的國家搞亂了,各國都在尋求既要繁榮互聯網、又確保它健康有序的最佳值。
中國肯定是互聯網治理相對成功的國家之一,因為事實擺在這里:中國互聯網產業是全球最發達的之一,而互聯網又沒有對國家現有的秩序造成顛覆性挑戰。中國的互聯網治理契合了本國現實,它雖然迄今沒有給我們帶來太多掌聲,但卻帶來了很多實惠。
接下來很可能輪到西方和其他一些國家就治理互聯網發力了,它們或許會至少部分參照中國的案例,研究各種取舍的利弊,不再那么意識形態化地看待中國經驗。
現實的成功比什么都重要,中國始終要把實現互聯網的有序繁榮與發展作為網上治理的宗旨,把本國社會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外界的有些評價會一時離譜,但世界對中國互聯網治理的整體認識不可能永遠偏離它的實際成就。▲
環球時報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