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網絡和智能手機迅速普及,微信作為新興的自媒體,已經滲入到大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通過研究微信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推廣和使用情況,分析微信在大學校園流行的利與弊,對未來相關產品的開發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微信;大學校園;利弊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2.275
近幾年,手機和網絡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大學生群體中,微信已經滲透到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學習以及消費等都有深遠的影響。
1 微信概述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信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支持聊天、視頻、文字、圖片、支付等多種形式。據調查,微信自2011年推出以來,使用人數逐年上升,是目前使用人數最多的互聯網應用程序,尤其受大學生群體的喜愛。
2 微信在大學生群體中流行的原因
(1)方便快捷。利用微信能夠方便快捷地完成信息的傳遞。實現遠程交流,方便與同學、家人之間的交流,跨越時間、空間的限制。
(2)信息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微信以網絡為媒介,能夠實現長距離、高速度傳播,信息具有超強的時效性,信息的發送和接收都不受時間限制,可以隨時完成。互動的雙向性,利用微信可以進行互動,因此微信比傳統的網絡工具更具優勢。
(3)微信的功能強大。微信的功能不僅局限于聊天、視頻,更成為一種常見的營銷手段,微信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很多大學生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做起了微商,利用朋友圈這一免費媒介,宣傳自己的產品,這種營銷方式成本較低,適合學生操作。
(4)資費便宜。與傳統的信息發送不同,微信只有在網絡覆蓋下,其在使用過程中是不收費的,因此深受大學生的歡迎,適應于沒有收入的大學生。
微信作為一種新的交友途徑和一種新的營銷手段,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和步伐逐漸增快,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機會越來越少,微信的產生可以解決人們遇到的這個問題,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流溝通,超越空間限制,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3 微信在大學校園流行的利與弊
3.1 微信對學生發展的積極影響
(1)拓寬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微信作為新興的自媒體,以網絡為載體,能夠快速地實現資源的共享,信息能夠借助網絡快速傳播,拓寬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在學習上能夠使學生能夠了解最新資訊,更加了解社會的變化,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達到不出門就能了解天下事,在生活上,通過朋友圈,可以了解朋友和家長的最新動態,促進親情、友情的發展。
(2)擴大學生的社交范圍和視野。微信可以使大學生交到更多的朋友,開闊大學生的視野,及時了解時事新聞,獲取各種最新的知識和信息;可以毫無顧忌地與網友聊天,傾吐心事,減輕課業負擔,緩解壓力;可以發表自己對各種問題的看法和見解,覺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自己某項業余愛好的水平。
(3)加快大學生的生活節奏,提高效率。通過微信,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能夠節省大學生的時間,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時間。
(4)促進大學生的創業。大學生對于微信這一平臺比較了解。微信作為虛擬交易平臺可以省掉租賃店鋪的費用,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廣告宣傳,省去了宣傳費用,有效了解決了大學生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微信支持圖片、語言、文字形式的發送,有助于實現快速、便捷的實現與客戶的溝通,并且這種溝通不需要浪費金錢和空間。微信營銷支持全城定為搜素,有助于擴大客戶面,鎖住客戶資源,借助微信平臺進行產品銷售可以足不出戶地進行相關操作,減少了人力、物力以及時間的浪費,大學生要充分利用微信平臺進行創業。
(5)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共享源共享是基于網絡的資源分享,是眾多的網絡愛好者不求利益,把自己收集的一些通過平臺共享給廣大群眾。
3.2 微信的迅速普及給大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
資源的共享能夠有效避免各類資源的重復建設,使信息資源配置合理,充分利用,避免不必要的資源重復和浪費。
微信給大學生的生活和交流帶來了便利,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大學生的發展,但大學生過于沉溺于網絡世界中,也不利于其自身的發展。
(1)干擾學生的學習,影響課堂學習效率。微信為用戶提供了聊天、視頻、交友、朋友圈添加關注、語音對講等多種功能,容易使學生過于沉溺于微信等網絡自媒體,會干擾學生的學習,影響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部分學生甚至會在課堂上隨時隨地利用微信聊天,分散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嚴重干擾課堂秩序,大大降低了課堂學習效率。
(2)帶來更多的安全隱患。微信平臺不但可以關注學生認識的家人、同學,也可以通過“附近的人”、“搖一搖”等方式添加不認識的陌生人,大學生還沒有接觸過社會,缺乏社會閱歷,思想比較單純,很容易讓犯罪分子趁機而入,落入交友陷阱,容易上當受騙。
(3)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價值觀對人們自身行為的定向和調節起著重要的作用,價值觀決定人的自我認識,它直接影響和決定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標。價值觀對人的一生發展都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網絡傳播的信息形形色色、錯綜復雜,有很多不負責任的言論被廣泛傳播,很多消極、不健康的信息傳播負能量的信息,會對大學生產生誤導,不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4 引導大學生正確、積極使用微信等新興媒體的方法策略
(1)學校要充分利用微信平臺,在微信群進行延伸教學。學校要充分發揮微信通信的便捷性和免費性。教師可以組織建立班級微信群,討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充分利用微信可以進行圖片、文字和語音的交流,順應大學生使用微信的潮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互動平臺,通過微信師生之間進行交流,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在微信發表的動態更加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更好地因材施教。
(2)加強媒介素養教育。社會要加強媒介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媒介的職業素養是影響網絡安全、秩序的關鍵因素,媒體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責任意識的培養,社會要培養媒介職業素養,傳播正確、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信息,更多的顧慮國家和學生的利益,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做到自己的行為無愧于職業操守,目前很多媒體工作人員為了個人和企業利益,傳播一些熱度高、但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信息,都是媒介職業素養低的結果,因此,要加強媒介素養教育,提高媒介工作人員的責任心。
(3)借助媒體宣傳力度,積極開展校園活動。要充分發揮微信自媒體的宣傳力度,積極開展有益于大學生身心發展的校園活動,增強校園的文化氛圍,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積極發展。
(4)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學校要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開展相應的提高大學生安全意識的課程,據調查,在大學生存在很多上當受騙的事件,學校應給學生普及一定的安全知識,提高學生對于安全的警惕性,給學生講解一些上當受騙的案例,增加學生經驗,培養學生的自控力和拒絕誘惑的能力,讓學生了解犯罪分子的手段,不單獨與陌生網友見面,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是減少學生上當受騙的重要途徑。
5 結 論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微信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這就需要我們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發揮微信對于大學生發展的積極作用,避免其消極影響,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潘浩,陳飛宇.從高校學生管理角度看微信文化的利與弊[J].亞太教育,2015(1).
[2]厲進,信息時代網絡即時通訊軟件的發展思路與未來[J].科技資訊,2009(17).
[作者簡介]楊靜(1979—),女,漢族,內蒙古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上接P270)
[6]李章梅,起建凌,孫海清.農村電子商務扶貧探索[J]商場現代化,2015(2).
[7]張夢,起建凌.對農村電子商務扶貧的探索與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