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代艷
山縣飛仙關鎮鳳禾中心學校
摘 要:外閱讀是小學生課外、校外活動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改善建議對提高小學生閱讀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诖?,本文提出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一、關注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需要的對象也就是興趣的對象,然而閱讀興趣是學生開展閱讀、主動閱讀、在閱讀中學習的最好內驅力。
低年級學生階段正是對所有事情都充滿好奇心的最佳階段,作為教師或者家長以及學校和社會都有責任一起關注這個特定階段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必須全方位經營和指導小學生初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
(一)新穎的教學內容
閱讀教學的過程應該是激趣樂學的過程,讓學生感到閱讀的快樂,比從中獲得知識更為重要。而新穎的教學內容是吸引學生閱讀的必要前提,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夠自覺地投入其中受到感染與熏陶。對于個別不愛讀的課文,教師要注意從中發掘有情趣的教學內容,創新的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聯系起來,讓學生去品味、欣賞。并且改變原來的詞、句、段、篇的分析思路,注重對文本的整體把握,避免將課文分解為單調乏味的知識點。
(二)創新的教學形式
教學形式的多樣可以帶給學生新的感覺,同時這也與學生的認識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相吻合。并且新穎的教學形式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課文時,可以讓他們角色扮演,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課文中人物特點和文章內容,低年級的課文教材內容大都配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并且大部分插圖就包含有聲情并茂的故事情節。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看圖說話,自己描述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然后圖文對照讀課文。這樣的方式既能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培養,又能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對讀懂課文,理解字詞句都是利大于弊的。這樣靈活的教學方式不但你能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而且能讓他們更加透徹的了解課文內容。
(三)豐富的教學活動
對于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方面,教師在教學內容講授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做活動的方式來培養,例如,分角色朗讀閱讀;學習拼音和識字時利用些口訣記憶的法,讓學生通過比賽的方式進行朗讀;也可在閱讀內容學習過程中穿插著一些音樂和歌曲讓學生感受閱讀的快樂。
二、開展對話式閱讀教學
開展小學語文“對話式”閱讀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特點所決定的。由于小學語文閱讀課程更加強調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不應當用自己的思想來左右學生的閱讀實踐。開展“對話式”語文閱讀,可以在尊重小學語文教材特點、尊重小學生學習規律的基礎上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閱讀能力、培養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能力,利用閱讀機會,更好地進行反思和批評,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皩υ捠健毙W語文閱讀能夠有效培養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自己的心得,能提高自己的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運用綜合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一)平等的師生關系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以及參與者,應該參與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而不能僅以施教者身份給學生講解課程內容。對話式閱讀要求師生之間關系平等,在此基礎上進行對話。這就要求擺脫以往老師個人講解,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教育模式,形成一種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應該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蹲下來走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做他們的學習伙伴,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這是閱讀教學中師生互動、師生互補、平等對話的前提。這種民主氛圍的營造,還需要教師從“父母或權威的自我狀態”中解脫出來,使自己適當“稚化”。所謂“稚化”,就是使教師的語言和行為適當學生化,學生在教學中干什么,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去。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在學習中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鼓勵學生與學生進行對話
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小學生由于不同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特征能夠在閱讀中獲得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信息線索,鼓勵學生與學生對話,交流分享閱讀收獲,能夠讓閱讀教學更加豐富、有效。
為此,在小學語文的對話式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或者班級合作學習的形式,鼓勵學生就文本中的某一問題或閱讀中的某一感受交換看法。
例如,在課文《七顆鉆石》中,可以讓學生對小姑娘的水罐中出現鉆石的神奇故事交換自己的心理感受,并對小姑娘的行為表現進行分析,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出小姑娘身上具有的愛心、孝心、善良等優良品質,并讓大家在討論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
(三)重視多向對話
“沒有溝通就沒有教學”,只有對話,才能相互溝通,只有溝通、合作才有對話,才有師生間智慧的碰撞,心靈的交會,對話是溝通而其實質則是互動。對話式語文閱讀教學呈現出四種不同的互動形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自我內心獨白,在對話精神的作用下,教師、學生就教學內容進行平等地交流、真誠地溝通,互相借鑒,互相吸取、互相補充?!皩υ捠健闭Z文教學則十分重視主體間的互動關系,重新尋回失落已久的生生對話權。它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彼此對話、相互交流。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個體之間、學生個體與群體之間思維的碰撞和交融,來共享知識、共享經驗、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語文世界的精彩與美妙。借助對話,學生由傳統意義上的邊緣人地位被拉回到中心地位,語文課堂由此呈現出生動活潑的動態局面。
參考文獻:
[1]周玉春.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0,(33):71.
[2]張麗蓉.淺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性[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2,(10):26.
[3]仇曉寅.試論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3,(01):180.
[4]龔艷.說說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3,(16):78.
[5]李愛蓮.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4,(53):38.
[6]杜濱兵.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4,(08):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