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婷
摘 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提出,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所以高職院校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是要結合該課程法律基礎的內容和特點,提出與依法治國結合的新思想新舉措,在實踐教學中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關鍵詞:依法治國 醫學生 思想道德 修養 法律基礎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3(a)-0189-02
高職院校醫學生要成長為社會主義“四有”新人,應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加強修養、磨煉意志、砥礪品格、陶冶情操,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法律素質是現代社會公民必備的素質。
1 增強法治觀念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議》指出,必須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性、基礎性工作。質言之,應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全民形成對憲法、法律的信仰和追求。要健全法治宣傳教育機制,通過推行普法責任制、以案釋法等制度,切實提高普法實效。作為醫學高職院校的《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授課老師更應該讓大學生在課堂中深入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精神,進一步提高對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制度的認識,從整體上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增強維護法律尊嚴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提高醫學生法治觀念,是要真正將法治融入到醫學生的腦中、心中、生活中并體現到大學生的日常行為中。
2 樹立法治意識
思想政治課是學校思政工作的主渠道,我們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主陣地。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進行法律素質教育,對學生進行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思政課教師要深入研究并亟待解決的問題。
法律意識是一種觀念的法律文化,對法的制定實施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意識同人們的世界觀、倫理道德觀等有密切聯系,具有強烈的階級性。不同階級的法律意識各不相同。法律意識的增強,有助于他們依憑法律捍衛自己的權利,更好地履行法律義務,并對法制的健全、鞏固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推進,公民法律意識成為法治進程上的觀念先導,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在大學生中開展法制教育,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使他們懂得遵紀守法的意義。在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加強法律意識培養的力度,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我們的思想政治課只有不斷地與時俱進,引導學生追求自由、探索真理,激勵學生尋求美德、探索正義,才能夠不負這個不斷奮進的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讓我們在教學的改革實踐中,在課題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新方法、新途徑,使他們的法律知識不斷豐富,法律意識逐步增強,人文素養日益豐富。
3 自覺尊法守法
“要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這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要求。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繼續弘揚憲法精神,充分發揮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引導廣大公民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提升社會主義法律素質,在全社會倡導法治、凝聚共識。
法制教育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艱巨的任務。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法制教育,越來越顯示出它在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的重要位置。首先從穩定局勢看,需要深入普法,進行法制教育。當前,我們全國各地政治形勢、經濟形勢是穩定的,社會治安也是基本穩定的,這是主流,是必須充分肯定的。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講授“社會主義法律的運行”,可以分層次講解,首先先講解法律制定,它是如何貫徹科學立法思想,從完善立法體制、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再講解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再次講解法律執行,貫徹“嚴格執法”思想,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等方面,最后講解如何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讓學生全方位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制建設。
4 了解醫事法律知識
高職醫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要培養專業的醫學知識,還要掌握和養成符合時代發展的人文素質,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其中法律素質是不可或缺的一項人文素質。紐約中華醫學基金會的 《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對全球各國家的醫學生提出了七項基本能力或素質。第一項 “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 中的第一條要求就是 “認識醫學職業的基本要素,包括這一職業的基本道德規范、倫理原則和法律責任。” 我國教育部和衛生部也聯合印發 《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 (試行) 》 文件,其中指出,“樹立依法行醫的法律觀念,學會用法律來保護病人和自身的權益。 ” 可見,醫學法律素質在醫學生整體素質中占據重要地位。然而,高職醫學生法律素質培養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醫學生法律意識不強,法律知識匱乏,基本的法律思維能力和法律實踐能力缺乏。
高職醫學生首先應該具備作為大學生應有的法律基礎素質,同時也要具備在未來醫療執業活動中的特殊醫療專業法律素質,又可稱為高職醫學生的醫事法律素質。所以結合學院不同醫學專業,在思想政治課程《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基礎》中融入醫學法律知識,幫助學生了解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運用法律思維、提升醫學生在職業生涯中的法律能力。
高職醫學生的醫事法律素質教育不僅是醫學院校人文素質培養的基礎性工作,更是高職醫學生未來執業法治化的保證。所以高職醫學生醫事法律素質培養是指高職醫學類教育過程中培養醫學生掌握認識和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和素養的各種活動的總和。高職院校醫學生醫事法律素質培養應體現在:醫事法律素質教育與醫學專業教育相結合、醫事法律素質教育與醫事德育教育相結合、法律素質教育與醫學實踐教育相結合、醫事法律素質教育與普通法律教育相結合,在今后的醫事法律素質教育中貫徹以上四個結合,真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中的講話精神,結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法律基礎的內容和特點,在實踐教學中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高職醫學院醫學生素質教育,培養具備較高法律素質的醫學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 十八屆四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號角——光明日報和中國政法大學共同主辦、“明政智庫”承辦的首屆“法治中國論壇”發言摘登[N].光明日報,2014-10-30.
[2] 石悅.醫事法律人才培養中實踐性法學教學模式之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2):20.
[3] 馮玉芝.淺談醫學生醫事法律素質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09(3):27-28.
[4] 許平.大學生法律素養培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