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強
福建泉州安溪第八中學 福建 泉州 362402
摘 要:將課堂閱讀教學作為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切入點,是非常重要的,在實踐過程中,實現教學內容的多樣化,積極引導、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努力提高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保證教學質量和完成教學計劃的重要手段。筆者將結合在校教學經驗,對當前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反思;措施
閱讀教學對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無論是議論文、散文還是科普性文章的閱讀,都是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的一劑良藥。如何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地實施下去,需要語文教師找到課堂閱讀教學的突破口,以領路人的身份引導學生步入作者所構建的文學世界當中,體驗字里行間的魅力和作者的真摯感情,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在當前教育背景下,課堂閱讀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
1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反思
1.1閱讀內容單一,閱讀材料有限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材料往往包括必修課本和現代文、古詩詞、戲劇類三種類型選讀課本,而實際的教學計劃迫于升學的壓力卻只涉及必修課本和古詩詞課本,這就造成了課堂閱讀內容單一的現狀,也造成了閱讀資源的浪費。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一些有思想、有靈魂的讀本、雜志完全可以作為學生的閱讀材料,例如讀者、特別關注等,應當引起語文教學小組的重視。
1.2課堂閱讀教學目的不明確
高中語文教學的目標受限于提升學生成績,課堂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也受到總的教學目標的限制,因此,造成了課堂閱讀教學進退兩難的情況:開展閱讀教學,教學計劃無法完成;不開展閱讀教學,學生閱讀能力得不到提升。此外,課堂閱讀教學的目的往往也無法立足于學生的興趣愛好,而是服從于語文教學小組的安排,忽略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1.3學生忽視閱讀任務
迫于各科學習的壓力和迫切提高成績的心理,學生往往會將閱讀任務居于次要位置,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對三大科和理(文)綜的學習上,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這也是無可厚非的,身為人師,我們也能理解;但事實是語文試卷中,閱讀分數所占比值很高,而且失分的情況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忽視閱讀學習,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答題能力,而且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2提高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2.1創建和諧的教學環境
課堂閱讀教學要創造文章中的氛圍,把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合理的設計和引導,創造出與文章相稱的文化背景來,用音樂、詩詞、設問等,讓學生與文章融為一體。例如,在教授《蘭亭集序》一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各書法大家臨摹的文章,或者播放有古典色彩的歌曲等,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融入教學情境中。
2.2教師要從文章作品本身入手,做足功課
《人生》是路遙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小說中的任務形象豐滿而又貼近現實。“他把眼前這個小世界和外面的大世界一比較,感到他在這里不必縮頭縮腦生活”。這是高加林的心理活動,為什么他會有著這樣的想法,他又想要干什么大事業?教師一定要做足文章、作品的功課,圍繞其內容設置幾個有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并展開深層次的討論。
2.3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究式學習,將閱讀作為每日任務去完成,改變以往學生被動聽課、被動做筆記的習慣,鼓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提前熟悉作者寫作想要表達的主旨思想。在新教育背景下,教師也要與時俱進,進行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創新,對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并在每節課后進行課堂總結和自我反思,在引導學生的同時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和文學素養。
3結語
讓學生在高中就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學生會受益無窮。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工作,讓學生從沉重的學習壓力中解脫出來,激發起他們閱讀的興趣,進行自主式學習,對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的改革要“以生為本”,通過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朱艷敏.高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實踐探討[J].語文建設,2016,(35):7-8.
[2]蒲政倫.構建多元課堂教學情境激活高中語文閱讀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8):70.
[3]陳麗.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路徑探究[J].新西部(理論版),2016,(15):167-146
[4]吳志華,柳海民.論教師專業能力的養成及高師教育課程的有效教學途徑[J].教師教育研究,2004,(03):27-31.
[5]王毅.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0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