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君君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鎮五一中心學校
摘 要:目前小學高年級段學生預習現狀不容樂觀,被動預習、不會預習等現象較為嚴重。為改變這種現狀,筆者積極實踐,嘗試采取明確要求、激發興趣,合理安排課堂示范預習,科學設計課前預習作業,根據課文巧安排等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指導預習。
關鍵詞:明確要求;科學合理;示范預習;預習作業
學生預習準備越充分,學習時就處于主動地位,使課堂上的學習過程簡縮而有效。那么高年級學生將如何做好課前預習,并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呢?下面就這一問題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要學會讀書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因此要讓學生掌握讀書的技巧。如:在讀第一遍時找出本課的生字讀準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并通過查找工具書等途徑弄懂詞語的意思。讀第二遍時應了解課文所寫的主要內容和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讀第三遍時應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給課文劃分段落層次。第四遍時可以與課后練習中的相關問題相結合,解決不了的做好記號等待老師的講解。在教學《窮人》一課時,我是這樣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的:首先查找作者生平簡介、寫作的時代背景;其次找出本課的生字生詞,同時根據讀書的次數問題就越深入也就有了以下的問題:
1.課文中的窮人指的是誰?
2.桑娜和漁夫各是什么樣的人?
3.課文中通過什么事描寫了窮人的什么品質?
4.通過預習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二、會用工具書
工具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可分為解釋詞語、了解圖書內容、提供文獻線索、查索參考資料等幾方面,學會使用工具書就能在工具書中找到一些擴展的知識點,對新的知識能讓你更深的了解并能更好的靈活運用。
如在教學陸游和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時我是這樣給學生們設計的預習作業:
1.這兩首詞的作者分別是誰?查找兩首詞的寫作背景。
2.陸游酷愛梅花,因為它象征著氣節,這首詞托物寄意,表現了作者的什么氣節?
3.古代文人常借物明志,陸游借梅花的品格自抒懷抱。我還知道周敦頤自喻( )贊美潔身自愛的品格,于謙( )作比喻,表達自己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陶淵明的人格和( )交融為一體,因為它象征著高潔的品格。
4.毛主席和陸游的這兩首詞都是寫梅花,但他們所描寫梅花的特點和品格的共同點與不同點都有哪些?有了這些問題學生才會有目的性的借助工具書查閱資料,而不是盲目的、應付的草草了事,預習的效果也會有所提高。
三、檢查與互動
有了預習的方向學生也就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當然如何把學生預習興趣提到最大化的關鍵是體現在第二天教學中的檢查與互動中,教師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展示預習的成果,與此同時適當結合一些課外延伸的題進行歸納總結。如在教學《窮人》時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展示預習時搜集的材料的同時我還在最后出示了這樣的問題:這是一位( )的漁夫;這是一座( )房屋;這是一張( )的漁網等。又如在教學陸游和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的最后我又補充了這樣的問題:
1.學了這兩首詞后,請用自己的語言形容一下你心中的梅花:( )的梅花( )的梅花( )的梅花。
2.學完兩首詞再來理解“反其意而用之”的意思?
在檢查與互動的同時教師還應給予肯定的評價語以更好地鼓勵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也正因為對預習產生了興趣才會慢慢養成預習的習慣。
經過一段時間的“預習習慣”的培養和教學實踐,使學生在思想上提高了對課前預習的認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展了學生思維,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對課前老師布置的預習作業也能夠積極的、嚴肅的、認真的去完成。學生們課前預習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正在逐漸形成。通過這一段的教學反思與實踐,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促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四、科學設計課前預習作業
1.設計預習單,逐步指導。當學生在課堂上能熟練預習作業后,此時把預習環節逐步放到課前。那怎樣才能確保預習質量呢?科學的預習作業設計直接關系到預習的實效。學校實施的導學案中的課前導學部分對于學生來說缺乏一定的挑戰性,于是另外給每人發一張“預習一點通,學習真輕松”的預習單,分成幾個環節:不動筆墨不讀書,即讀文畫詞標小節;詞語大聯盟,即寫新詞、擴詞、寫反義詞、近義詞;好句我來品;探索與發現,即針對所學課文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解決問題,還發現了哪些有價值的內容。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發現學生在預習中自己也設計了一些內容,如會畫上一幅畫,配上幾句幽默的話,甚至自己創作的詩句。
2.設計作業超市,自主選擇預習。在“預習一點通,學習真輕松”上的題目對有些學生來說要求有點高,于是我將預習作業劃分了幾個層次:抄寫類作業、思考類作業、拓展類作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學習需要,選擇不同內容的預習作業。如學困生,可以選擇“抄寫類作業”,他們最需要的是夯實基礎知識,穩扎穩打。中等生可以選擇“思考類作業”,有一點難度,又不會嚇倒他們而產生畏難情緒。優等生,也要刺激他們的表現欲和滿足他們挑戰自我的心理要求。可以選擇“拓展類作業”。比如在課文中寫感悟或者批注,收集資料,拓展閱讀。不同的作業都要在相應的層次上給予相應的等級評價。
總之,預習時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之一,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有質量的預習不僅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使學生在語言表達、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提高,特別是對于可塑性強的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使他們終身受益。因此,對小學生加強預習習慣的引導和養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任務也是艱巨的,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參考文獻:
[1]宋艷.淺談小學語文快樂課堂[C].2015年9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5(09).
[2]王明霞.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安全意識[C].當代教研論叢,2015(09).
[3]安美紅.優化小學語文作業提高小學語文質量[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465.
[4]李必英.小學語文作業個性化設計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