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紅旗路中學 湖北 咸寧 437000
摘 要: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一件事情有興趣才會產生發自內心的動力,在教學中也是一樣,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本文結合實際教學中的經驗體會,談一談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習興趣
隨著化學學科從初中過渡到高中,知識難度增大,對學生的要求增高,學生學習難度明顯增大。而提高學習興趣往往是在這一過渡中對學生最有利的支撐,在高中化學學習中極具重要性。從國外的一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中,我們可以借鑒和學習一些有價值的方法,運用到當前教育過程中。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教師要有選擇性的摒棄之前單一、落后的傳統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思路清晰、思維活躍、學習意志堅定,在學習化學中充滿主動性,自然有利于學習的成功。
一、提高自己的心理水平
作為當前高中生,化學學習是高考所要面臨的必考科目,同時也是自身必須要掌握的一門理綜學科。所以當自身對這門學科興趣不高的時候,必須要努力提高自己對該學科的興趣,從興趣培養的角度來實現對該學科的提升。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理需要水平。因為每個人在內心都有著不同的心理需要,就拿化學學習來說,有的人認為這只是為了滿足學習的需要。而有的同學則認為這是其未來解決生活中一系列問題以及踏入社會之后必須掌握的技能。所以每個人的心理需要不同,對該學科的興趣就會有所差異。故而自身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需要水平,將化學學科不僅僅作為一門高考必考學科,也將其作為自己未來從業的基礎和所具備的技能,并且試圖將其作為解決生活中化學問題和現象的途徑,這樣將會提高自己的使命感,也會將心理需要水平提升,從而自己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也會很自然被激發出來。
二、將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
除了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以外,作為學生也應該在課下主動將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因為當自身將化學當作自己的興趣,或者是自己未來的職業選擇之后,就會有一種力量驅使自己更加努力學習該學科。所以可以在課下依據課本材料,將教材中提到的生產、生活、科學技術以及社會生活中所有提到的化學知識與課堂上教師講解的知識進行結合,這樣將會找到彼此之間的共通點,也可以利用教師講解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比如現實生活中為什么會出現煤氣中毒現象,其基本反應是什么?當發現家中燒水的水壺底部都是水垢的時候,為什么用醋就可以輕松的擦拭掉?這些實際上都是教師在課堂上將結果的知識,而作為學生應該做到的就是將化學與自身的生活緊密結合,然后明白化學實際上就在生活當中,與自身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甚至國家的進步、工業農業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更新都離不開化學知識。只有在自身的意識中樹立化學學習的重要性,感受到其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才能更好地促進自身化學興趣的培養與養成。
三、巧妙的教學問題是激發興趣的核心所在
在高中化學教學課堂中進行問題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實現主動的學習探索,使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產生學習的動力、獲取豐富的知識。首先,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情境的創設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它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問題情境的有效性,就要以學生實際的認知規律以及學習水平為基礎,結合教學內容以要求,創設問題情境。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后,學生就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實現自主探究和學習,尋找問題的答案,進而使學生成功的融入到教學課程中去。其次,引導學生主動質疑。除了教師的提問,學生的質疑也是獲取知識、激發興趣的關鍵所在。對高中化學而言,其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即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不斷的鼓勵學生進行質疑,使學生敢于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形成“不盲從、敢質疑”的想法,這種方式對于學生形成獨特的見解具有極大的幫助。但是,當學生的觀點和想法表達的不正確的時候,教師還要給予及時的糾正和引導,以此來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思維。總之,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和提問,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究能力、認知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進而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四、新穎的教學方式是調動興趣的重要基石
教無定法,教而有法。在高中化學教學課堂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不斷地對教學結構進行優化,并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在課堂中,多媒體的使用能有效地挖掘化學理論知識中的趣味性、直觀性以及形象性。知識的直觀化、知識的寓教于樂,都切實地將原本枯燥的學習變得愉快而輕松,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被極大地激發出來。其次,“設懸念、巧誘導”法。教學情境的創設是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學情境的作用,教師就要積極地抓住學生的求異、求知、求新的心理,緊緊圍繞化學課程的特點,巧妙的將理論知識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實現教學上的“設懸念、巧誘導”,并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游戲教學法。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游戲對孩子來說就是學習,而學習對孩子來說就是勞動。”例如,在講鐵離子的檢驗時,教師就可以設計趣味實驗游戲“傳遞密信”,即利用KSCN與鐵離子會發生化學反應的原理,讓學生自己動手,將原本“空白”的紙張顯示出字跡,以此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探究欲。例如,在學習金屬鈉的性質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設計小魔術:用水“點燃”紙。讓學生在顛覆了“水火不相容”的理念的同時,掌握了具體的化學理論知識。
參考文獻
[1]畢華林.高中化學新課程內容選擇與知識體系構建[J].化學教育,2006,27(1):21-23.
[2]馮曉麗.興趣-情境-創新:國外大學教材特點和功能的基本軌跡-以美國高校理工類教材為例[J].高教探索,2014(2):93-95.
[3]葉兆平.淺談高中化學學習興趣培養[J].保山師專學報,2006,25(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