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長春
遼寧省盤錦市遼東灣實驗高級中學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內容覆蓋面比較廣,知識更新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也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高中信息技術課的學業水平測試是以筆答試卷的形式進行,許多教師認為高中信息技術上機房課是沒有必要的。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標要求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根本目的。信息技術課程不僅使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技能,形成個性化發展,還要使學生學會運用信息技術促進交流與合作,拓展視野,勇于創新,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明確信息社會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倫理與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與責任感,為適應未來學習型社會提供必要保證。
雖然原則上在小學、初中就已經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但由于信息技術教育的特殊性,很多同學上了高中之后才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接觸到電腦,因為高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呈現了參差不齊的狀態,給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一、培養興趣,調動積極性
信息技術上機課不僅是讓學生們掌握某一軟件的操作方法,更是要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能夠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例如,表格的操作與應用一課,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實現考試成績的匯總與分析。在這里,學業水平測試的知識點是表格的操作與應用,但實際問題的解決才能讓學生帶著興趣去主動學習?;谶@樣一種思想,課堂中我便用“分析期中考試成績”為例,給學生們講解教務處是如何對學生成績進行統計和分析的。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大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很好的調動起來,積極參與到討論之中,并且跟隨我一起操作。因此,我認為上機課的實例能否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吸引學生的興趣是關鍵。如果剛一上課,學生們的興趣沒有被快速吸引過來,那么整堂課對于學生來說,恐怕是一場無聲的“折磨”。
二、上機課的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上機課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任務驅動法。在上機課中,我每節課都運用這種方法。但是,最終的效果卻沒我想象的那么好,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對作業的完成情況速度差距大。對于同一操作練習,我明顯的發現有些學生很快可以完成,有些就遲遲不肯動手。對于任務驅動教學法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我認為,首先從如何布置任務入手。布置任務要分層次的適合不同階段的學生完成。對于操作能力較弱的同學,可以讓他們將上課講的操作在練習一遍;對于那些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給他們布置稍微有難度的操作題,或者讓他們運用這節課所講的知識,達到舉一反三??傊趯W生練習的時間內,要讓每個學生在自己能力范圍中“有的做”、“可以做”。在讓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我還發現,有些同學的積極性不高。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取適當的獎勵措施,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
三、作業展示與總結
上機課,主要的活動就是運用計算機操作軟件完成一件作品。當同學們將作品完成之后,教師要組織同學們進行作品的展示,適當的時候,還要讓同學們分享制作的經驗。這一過程,也是對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作品展示的過程也是了解學生掌握情況的一個過程。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看看學生哪里還比較模糊不清。學生交流完之后,接下來就是老師的工作了。要及時總結課堂效果,并對同學們的完成情況做出評價。指出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表現好的同學做出適當獎勵。
四、保證課堂學習效率
信息技術課的課時在每個學校大致的狀況是每周一節,那么如何保證同學們提高學習效率呢?目前上機課大多數會遇見幾種情況。
(一)上機課的問題
上機課時學生從外面蜂擁而入,找自己認為是最好的位置,叫自己要好的同學座在自己旁邊,有時還會發生爭位置,甚至有些學生還會因為座位發生爭吵。偌大的機房就會顯的非常嘈雜,需要好幾分鐘才能安靜下來。學生都喜歡跟自己談的來同學座在一起,為了上課聊天方便,也便于他們做些小動作,如玩游戲、吃零食,影響了機房的整潔衛生,擾亂了課堂秩序。在老師嚴厲督促之后,才慢慢開始安靜下來,才能進行正常的教學。
(二)建立機房管理制度
要上好一節信息技術上機課不容易,主要問題還是紀律。但是,如果課前就給學生們規定好上機紀律及獎懲措施后,課堂也就完全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了。在第一節上機課前,就要向學生宣讀上機課的規章制度,讓學生知道在上機課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帶什么、不該帶什么。并讓他們知道違紀的后果,杜絕學生的不良行為。讓學生按學號對號入座,這樣對我們的管理非常有利,很容易知道人數到齊了沒有,哪位同學沒到,一清二楚,對于機器出現的情況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定位到某個學生,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避免學生聊天的情況發生。
在課堂紀律的管理上,方法要恰當,如對于一些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私下交流比當眾批評效果要好。課堂紀律是我們教學正常實施的前提條件,做好上機課的教學組織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管理好學生,能使教學有序、有效的進行。
(三)小組合作學習
機房的機器一般都是整齊排列,小組合作學習也是經常采用的方法。
1.設計階梯性的任務,通過幾個難度不同系數任務,層次可以分基礎型、提高型和拓展型,讓學生去完成。如在電子郵件收發這節內容,基礎型任務我們可以讓學生完成收發郵件,了解郵件的收發原理,以及收發電子郵件采用的哪些協議;提高型任務我們可以讓學生去嘗試“收件人”、“抄送”和“密送”的區別;拓展型的我們可以讓學生利用客戶端軟件收發電子郵件。
2.分小組合作,好的學生完成任務的速度較快,當他完成任務之后,如果無所事事,這些信息技術能力較好的學生,將會做一些與教學無關的事,有時甚至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紀律。我們的方法是鄰近的二、三個同學一組,這樣便于相互探討。
3.教學素材選擇要與學生現實生活緊密相關。每節課的教學都要有相應的素材,這是這門學科特點決定的。在素材選擇上我們要考慮與學生現實生活相聯系,這樣有利于學生深切體會到信息技術給他們帶來的變化,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要上好一節信息技術課不容易,機房課可以讓學生對這個學科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當今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