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維

云南省騰沖市第一中學
摘 要:對于籃球運動員來講,其體能情況直接關系到運動員是否可以正確應用相關技術和戰術,因此,對運動員進行營養的合理補充,能有效緩解運動員的體能,屬于運動疲勞重要消除手段。基于此,本文首先對籃球運動員能量供應進行分析,其次闡述提高和恢復籃球運動員體能的運動營養措施。
關鍵詞:籃球運動員;體能;營養措施
在競技運動持續提升背景下,促使相關運動比賽呈現日益激烈的形式,而對于籃球運動員來講,運動訓練、比賽極易發生運動疲勞情況,從而對運動員的能力發揮造成不利影響。而運動員體能情況,更是關系到比賽過程中,運動員是否可以發揮自身價值,以及比賽最終勝負情況,因此,對運動員體能采取有效的運動營養措施至關重要。
一、分析籃球運動員能量供應
對于籃球運動來講,不僅深受青少年的廣泛喜愛,而且還具有復雜多變以及速度快等特點,同時攻守雙方會伴隨情況不斷變換,要求籃球運動員具有一定的專項耐力和專項速度,同時在彈跳力以及整體力量等方面比較突出,只有在此基礎上,運動員才能更好發揮自身籃球特長。通常情況下,運動員攝氧量無法滿足此類動作需求,按照ATP-CP系統對供能特點進行分析發現,即釋放能量過程中,屬于厭氧型,且供能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1.6mol,可以維持8~15秒。而根據籃球運動節奏變換情況,需要較大能量的支持,才能得以實現。但是,由于人體ATP含量相對較少,只有分解合成相同步,才能確保達到人體ATP含量,以實現肌肉的持久活動。因此,在籃球運動過程中,向籃球運動員提供營養,能為運動員長期進行訓練和比賽提供保障。
二、提高與恢復運動員體能的運動營養措施
(一)保證膳食的平衡
在運動員的日常膳食內,應對糖和蛋白質、脂肪進行科學配比,糖在總熱量中占據60%~70%、蛋白質在總熱量中占據12%~15%、脂肪在總熱量中占據20%~30%,同時還應對其補充相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等。現階段,因為人們對于膳食產生的錯誤理解,造許多運動員出現過多攝入蛋白質、脂肪的情況,而糖總攝入量卻嚴重不足,從而造成過于疲勞的情況。所以,運動員力量訓練時,每天蛋白質需要保持(1.2~2)g/kg體重即可。由于糖的來源主要是以主食為主,運動員還可以多吃水果,或者生吃蔬菜,確保運動員可以科學攝入維生素、膳食纖維。
(二)營養措施
第一,補糖。在籃球運動員運動過程中,糖作為主要營養要素,需要對其科學進行補糖,措施主要包括:在運動之前,對運動員進行補糖,即在膳食中按照10g/kg體重進行碳水化合物的補充。與此同時,也可以在運動員賽前一周,嘗試逐漸降低運動量的方式,緩解運動員的糖含量,其補糖主要是將淀粉類的食物作為重點,然后對其輔以果糖或葡萄糖等食品。
第二,補液。因人體內60%以上均為水,而水在運動員生理功能中,可表現為以下幾點,體內新陳代謝、體溫調節、體內潤滑和臟器機能維持等,若出現脫水現象,則易誘發運動員各類問題的發生,其脫水癥狀如下表1所示。對此,籃球運動員補液工作的開展,可在預防脫水的條件下,保持其機體水平衡。例如:可在運動員進場前30~120分鐘內,通過400~600ml含水電解質、含糖飲料的攝入,并遵循少量多次的補水方式,要求運動員補液量高于失液量,切勿暴飲。
第三,1,6-二磷酸果糖。為了提升運動員的抗疲勞性,應對其進行安全運動補充,主要通過1,6-二磷酸果糖的應用,以助于實現調節作用,利用糖酵解的刺激,同時糖異生的有效抑制,從而達到促進糖利用的目的。由于FDP能對運動員的心肌起到保護作用,因此,此項措施能為運動員更好進行無氧運動和有氧運動提供保障,同時還可以緩解運動員的疲勞。
第四,肌酸的運用。當對籃球運動員進行肌酸的補充時,能明顯提升肌肉的肌酸儲備,實現提升運動員運動能力、訓練效果的目的,具體應用措施包括:訓練過程中,對肌酸進行1~2個月的補充,使其沖刺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約為2%~8%左右,力量增加5%~15%左右,保證運動員可以更好參與訓練活動,避免籃球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拉傷、肌肉痙攣等情況。
三、結束語
在對籃球運動員的體能進行分析后,可知合理搭配運動員的膳食,以及相關營養措施的合理應用,能有效緩解運動員的運動疲勞情況,需要籃球教練和運動員對其給予高度重視,真正認識到營養和訓練、體能間的關系。因此,按照營養知識,對運動員的膳食進行科學配置,有助于運動員更好參與訓練或比賽等活動。
參考文獻:
[1]王曉翔.淺析提高與恢復足球運動員體能的運動營養措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5):23-24.
[2]柴曉方,梁敏華,車新新.淺論提高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競技運動能力的運動營養措施[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2):185.
[3]葛男,高玉善,趙宏官.籃球運動員疲勞產生的耦合機制及其運動營養的跟隨補充[J].內江科技,2014(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