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重點是全面實施《吉林省清潔土壤行動計劃》,突出 “一個核心”,即: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抓住“兩條主線”,即:以土壤安全利用和土壤風險管控為主線,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有針對性地保護好“三大區域”,即:以提升中部黑土核心區土壤功能、改善西部土壤生態環境,優化東部土壤環境系統為重點,保護和改善土壤環境,促進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主要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局部區域穩中有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重點要加強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摸清土壤環境底數,為全面開展土壤保護工作打好基礎 我省已經全面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成立了由環保廳牽頭,財政、農業、國土和衛計委等部門配合的專門的工作機構。明確了職責分工,制定了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人。要求各地環保部門要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配合做好土壤污染詳查工作,為今后工作打好基礎。
二是以預防為主,防范增加新的土壤污染負荷 要求各地加強區域規劃和建設項目布局論證,嚴格執行相關行業企業布局選址要求。各類新區規劃環評中,必須對土壤安全的內容進行評價,對建設用地中污染地塊開發利用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和環境影響評價,控制全省新增重金屬排放總量,防范建設用地新增污染。
三是明確土壤重點行業和區域,加強污染源監管 各級環保部門要根據實際確定本區域重點污染物、重點監管行業和企業名單,做到心中有數,加強重點管控。縣級及以上政府所在地城鎮建成區、工業園區為重點管控區域,產糧油大縣、蔬菜大縣為重點監控區域。鼓勵工業企業集聚發展,有序搬遷或依法關閉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的現有企業。加強對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及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和化學品等污染源管控,對排查和摸底中出現污染問題的企業要制定整治措施。
四是以土分類別分用途管理,實施土壤安全利用和土壤風險管控 在摸清土壤污染情況后,建立污染地塊的清單和土壤風險管理機制。到2020年底前,完成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自今年開始,各地要逐步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的負面清單,落實監管責任,嚴格用地準入,對污染的地塊根據實際進行管控和治理修復。
五是加強土壤保護基礎工作,提高環保自身能力 要求各級環保部門要成立與土壤保護工作要求和任務相適應的科室,配備必要的人員,給予土壤保護工作經費保障。加強環境監測和監管能力建設,以適應土壤保護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