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首席記者 陳麗冰
習近平調研北海,奏響發展三部曲
□ 文/本刊首席記者 陳麗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考察(圖片來源:新華社)
這是一場別有意義的考察調研之旅。2017年4月18日,中國外交部宣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于5月在北京舉行;緊接著在4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便親自來到“一帶一路” 有機銜接門戶廣西考察調研,并將考察的首站定在了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早期始發港——北海。
全局上謀勢,關鍵處落子。自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建設遍地開花結果。而此次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前夕到北海考察調研,可以說既凸顯了北海在建設“一帶一路”中的地位,同時也奏響了北海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三部曲。
“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商貨流通,稱為神明。”這是《后漢書·孟嘗傳》中記載漢代北海合浦郡商貨流通的情景。早在2000多年前,北海就是中國桂東南、粵西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
青銅器、陶器、金銀器、水晶瑪瑙、琥珀松石……如今,在北海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既見證了北海合浦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早期始發港的悠久歷史,同時也彰顯了如今北海,乃至北部灣地區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底蘊和重要地位。
4月19日,習近平主席在參觀了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詳細了解漢代北部灣地區對外通商交往史后,肯定了博物館圍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展出的文物有特色,表示博物館建設不要“千館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內容要突出特色。同時還指出,北海具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底蘊,我們現在要寫好新世紀海上絲路新篇章。
從中國地圖上看,北海地處廣西南部、北部灣東海岸,毗鄰中國廣東,背靠中國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西南地區走向世界的重要海上門戶。而此次習近平主席對北海的考察,可以說既肯定了北海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優勢和地位,同時也為北海突出自身特色,進一步寫好海絲新篇章明確了方向。
港口作為水路交通和物流的核心樞紐,對促進“一帶一路”海陸相通、發展向海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北海作為廣西面向東盟開放的重要沿海城市,擁有北海老港區、石步嶺港區、鐵山港港區和大風江港區等優良港區,是發展大型深水碼頭、臨港工業區和大型石油儲備庫的理想之地。
那么,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如何發揮北海海洋資源和區位優勢,深化同以東盟為重點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呢?此次習近平主席在考察調研北海時,就反復提及要打造好“向海經濟”、“向海之路”。
其中,習近平主席在察看鐵山港公用碼頭,聽取北部灣港口規劃建設介紹后表示:“鐵山港有區位優勢,發展前景廣闊,將來是北部灣經濟區一個重要依托。要建設好北部灣港口,打造好向海經濟。我們常說要想富先修路,在沿海地區要想富也要先建港”。
這一指示道出了北海鐵山港當前在推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以及“一帶一路”建設中所具備的優勢和扮演的角色。作為廣西北部灣港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海鐵山港水深、灣寬、無回淤,岸線長,是承接產業轉移、發展港口物流、布局重大臨海工業、拓展對外貿易的重點區域。2016年,該港口貨物吞吐量已從2010年的117萬噸,增長到2200萬噸。與此同時,得益于北海鐵山港地質承載力強、適宜連片開發的優勢條件,鐵山港(臨海)工業區正在著力培育船舶修造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海洋重工、南洋修造船廠、登泰船廠等修造項目建設,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乃至廣西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北海市委書記王乃學表示,北海作為“一帶一路”的門戶和樞紐,要加大力度建設北海港口群,特別要盡快實現鐵山港口岸真正對外開放,拓展海上國際運輸航線和班次,加快發展石化、新材料、海洋旅游、海洋漁業等產業,大力發展向海經濟。
位于北海市近郊約15公里處,是一處景色優美的濱海濕地——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在那里,可以行走于延伸向濕地深處的木棧橋,欣賞到海邊大片的沙地紅樹林,以及群鶩飛天,藍天碧海,紅日白沙的詩意畫卷。
據了解,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海洋衛士”之稱。而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內擁有一片3000多畝的紅樹林,以及百種鳥類、昆蟲、貝類、魚、蝦、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棲息,是中國罕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4月19日傍晚,習近平主席來到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實地察看紅樹林生長和保護情況后,他指出,要做好珍稀植物的研究和保護,把海洋生物多樣性濕地生態區域建設好。
在這一指示精神下,緊接著在4月22日,北海市委便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強化生態意識,努力把北海建成中國的生態空間和后花園,真正把北海建設成為中國人民向往的“深呼吸”的濱海花園城市。
“我和我的團隊將進一步做好濕地生物的研究和保護,把海洋生物多樣性濕地生態區域建設好,多與東盟國家開展海洋合作,特別是紅樹林保護與開發方面的合作。”北海市海洋局副局長彭在清說,進行紅樹林的保護和適度開發合作是國際海洋合作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期待把保護區打造成一個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紅樹林保護交流的重要平臺。
千年潮未落,風起再揚帆。從2000多年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到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再到如今習近平主席到北海考察調研,北海一直在努力扮演好自身獨特的角色。同時也相信,在擔當新的歷史使命中,站在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前沿的北海會順應“一帶一路”建設新要求,一如既往地激發活力,奏響“一帶一路”主旋律的北海音符。
·聯系編輯:787248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