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索風營發電廠,貴州 遵義 563000)
【摘要】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可避免會面臨許多不可控的因素,對企業造成風險。因此,企業必須建立財務風險管控體系,強化自身應對風險的能力,降低風險對企業造成的損失。為此,本文提出了一套應對財務風險的管理方法和體系,建立科學的風險監控機制,完善決策流程,實現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管控。
【關鍵詞】財務;風險;管理
1研究背景
1.1概述
財務風險源于企業的財務管理,表現為預期收益和實際收益不一致,除了某些情況下會讓企業獲得額外收益,更多情況是使企業遭受實際上的虧損。財務風險是伴隨著財務活動而至的,理論上是不可消除的。但良好的企業風險管控體系可以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正確評估和有效控制,降低財務風險對企業造成影響。
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研究過程,本質上是對企業自身財務管理模式的評估和提高過程,通過財務風險管理,可以降低企業現金流的波動,使資金和經營狀況更加具有可預測性。這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的正確性是有突出影響的。
1.2財務風險定義
在國內外的研究中,對財務風險的定義有所不同,通常而言,財務風險指的是由于債務等杠桿因素引發的風險。如到期債務、EBIT等。這方面的風險具有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
從宏觀角度而言,財務風險是企業所有財務活動中各個環節的風險的疊加。如企業的投資、融資、收益分配等。從管理體系角度而言,后者更具有可控性和可預測性,可以通過建立一套風險管理體系,最大限度地規避已有管理方式存在的漏洞,從而減少由此導致的損失。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何種定義,由于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僅能減小而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是并存,且相互影響的,在進行財務風險方面的研究是,必須刨除經營風險的因素。
2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2.1普遍存在的財務風險原因
由于我國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起步較晚,并非所有企業都對此有一套完善的體系,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往往會存在以下問題:
財務體系結構不完善,由于股權分配不合理,控股股東在董事會中占有巨大的優勢,使企業財務活動失去監管,監事會、獨立董事等制度淪為擺設。被監管者和監管者都是代表同一利益,財務體系結構陷入了崩潰的境地。
部分企業的經營者對財務風險缺乏了解,使企業缺少對財務風險的監管和控制。事實上,一套有效運轉的企業風險管理體系,是可以對財務決策錯誤進行有效糾正,并保證正確的財務決策得以執行。對于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是必須的。此外,對于風險的評估和預判是企業經營決策重要參考,也是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如果缺少監控和評估,財務風險將被至于失控的狀態,風險隨時會被暴露,使企業蒙受巨額損失。
2.2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架構
在進行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架構建立前,需要量化以下指標。
2.2.1融資風險
控制融資風險最主要的措施應當為保證資金鏈,在當前金融環境下,資金鏈的來源不能出現單一化,除了繼續增加從一級市場獲得的融資外,可以采用信托工具、發行融資產品、優化負債與資產的配置等方式,保證生產的進行,并降低融資成本。
2.2.2資金流動性風險
資金流動性風險的控制,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債務在資產中的占比,減少資產負債率,并將資金流動比率控制在0.6至1之間,實現資金流動的良性循環。同時,要及時調整資產的配置,及時處理閑置資產,通過轉讓、出租等方式,令閑置資產產生效益。
2.2.3資本運作風險
資本運作應當以收益率為最終要的目標指標。對于已經處于虧損的資產,應當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進行轉讓和退出,尤其是經過評估后已經認為缺乏盈利前景的資產,更加應當實現剝離。同時,對現有的資產進行重組,提高資源整合度,以使正在盈利的主業能獲得重組的現金流和資產支持。
3風險管控步驟
針對上文提到的存在問題,本文制訂了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步驟如下。
首先,企業要對財務風險進行規劃,考慮自身的風險容忍度,參考企業經營策略,制訂相應的規劃。規劃的內容,應當是全面的,并且有針對性的,在保證各部門資金流通的效率的同時,識別出其中的財務風險,再根據預先制訂的應對措施,環節財務風險。一份好的風險規劃,可以幫助決策者預判,并順利規避已知的風險。
其次,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應當有識別的環節。企業可以從財務的全流程和全周期入手,列舉出企業財務系統各個環節的風險,再結合資產負債表等財務報表,辨識出資產中的財務風險。
再此,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建立具有真實監管能力的財務系統,是當前迫在眉睫的工作。董事會、監事會、審計部門間要進行重新分配,重視流動性資產審計,控股股東要全力支持審計部門,給予充足的權限,使財務的各個環節都能處于監管下。從國內外的成功經驗來看,有效的財務制衡,往往是減少財務風險的有效措施,而財務制衡在當前我國企業中已經初步建立了相應的體系,將其運轉起來,實現其應有的功能,就能順利實現財務風險控制。
最后,一套與業務流程相結合的財務管理體系,是實現財務風險控制的有力保障。如果將業務流程和財務管理體系割裂,財務管理體系就會處于空轉狀態,無法順利實現其功能。企業的業務流程是以效率優先的,而監管則與效率相矛盾。為了緩解這一對矛盾,企業可以將財務管理體系規范化,使財務流程可以輕易地執行,縮短財務流程的周期,在保證業務的效率之余,實現流動資金和財務決策的監管。
4結論
財務風險在企業運作中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是借助一套有效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是可以實現最大限度的規避。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并不完善,大部分企業都面臨這巨大的財務風險,這些風險一旦暴露,往往就已經對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對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水平的措施,具有較強的普適性,可以顯著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石本軍.LG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6
[2]王林.優化中小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對策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6
[3]張天陽,何紅丹.我國民營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會計之友(上旬刊),2009,(05):9798
作者簡介:陶靜(1986.06-),女,本科,初級會計師,現從事財務出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