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方蘊
(山東濰坊煙草有限公司寒亭營銷部,山東 濰坊 261100)
【摘要】文章闡述了煙草企業開展學習型組織創建活動,實現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和優化配置在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中的作用,對學習型員工團隊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思考和對策。
【關鍵詞】學習型;團隊建設;競爭力
如何建設學習型員工團隊?如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是企業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共同面臨的一道新課題。近年來,煙草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文件精神,深入開展“三個建設”、“創先爭優”活動,努力建設一支“以人為本、忠誠企業、奉獻社會”的學習型員工隊伍。
一、學習型團隊建設的作用
學習型員工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開展學習型員工、學習型團隊、學習型企業的建設對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強化員工執行力
目前煙草企業的體制改革、管理創新正在向縱深發展,專業化的管理架構和運行方式,勢必對基層企業的思想觀念、工作方式和行為方式帶來深刻影響,亟需干部員工轉變觀念、深化認識。
(二)發揮員工創造力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人是生產力三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人才資源是推動一個國家發展的最寶貴資源,人才優勢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競爭優勢。以信息革命為標志的知識經濟的空前發展使人力資本價值空前高漲,人力資本已經超出物質資本和貨幣資本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據統計:到2020年,我國人力資本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15%,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3%,人才貢獻率達到35%。
近幾年來,煙草企業員工的思維方式、知識結構、學歷層次、年齡構成等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批批本科生和研究生陸續進入了煙草企業,這些年輕的知識型員工除了具有一般的員工的共性特點外,在價值觀念、心理需求及行為方式等方面具有顯著的特點。
這些知識型員工通常具有較高的需求層次,往往更注重自身價值的實現,想充分展現個人才智,盡力追求完美的結果,并強烈希望得到企業或社會的認可。其擁有遠高于一般員工的職業選擇權,如果現有工作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個人成長機會和發展空間,他們也會尋求新的職業機會。因此,在創新管理和實現愿景的活動實踐中,增強員工學習型團隊建設意識,構筑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的平臺,發揮知識型員工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是煙草企業當前面臨的緊迫任務。
(三)提升企業軟實力
一個企業需要員工對她的認同感、歸屬感、榮譽感、忠誠度。好的企業文化需要日積月累,不斷沉淀,形成豐富的底蘊和人文氛圍。學習型組織將動態的學習作為企業的生命線,充分注重培養企業員工的開拓創新意識、參與意識和協作精神。要求企業的組織結構本身應具有良好的適應彈性,以確保煙草企業在知識經濟大潮的變革中,能夠不斷培養組織內部與外界的交流與協調能力,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外界環境,增強煙草企業的應變能力,保持煙草企業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四)增強團隊凝聚力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彼得·圣吉博士指出:“學習型組織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進步的組織。在這個組織中,人們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創造真心向往的結果,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考方式,全力實現共同的抱負,并不斷一起研究如何共同學習。”團隊學習和共同愿景的建立是在組織內部創造出一種相互信任、不斷創新、共同進取的良好氛圍,有利于增強員工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有利于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發展,為煙草企業員工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創新機會。
二、學習型團隊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一書中提出了發展教育的四大戰略,其中第三項戰略是“把美國變成人人學習之國(昨天的學生——今天的勞動者都要學習)”;第四項戰略是“把社會變成大課堂”。其管理理論是“學習型組織”理念的濫觴。美國的杜邦、英特爾、蘋果電腦、聯邦快遞等大企業主動要求并贊助麻省理工學院成立有關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學習中心,并要求麻省理工學院幫助自己的企業脫胎換骨,改造成“學習型組織”。日本的大企業對“學習型組織”的理論和實踐也非常重視,在麻省理工學院開設的有關講習班中,三分之一學員來自日本企業。在美國排名前25家企業中已有80%按照“學習型組織”模式改造自己。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業中已有40%按“學習型組織”模式進行徹底改造。
彼得·圣吉的研究成果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流傳于中國企業界高層及有關高校,在企業界和高校研究機構中產生了廣泛深刻的影響。煙草行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南,以履行社會責任為己任,以先進的前沿管理理念構筑公司的管理體制和機制,以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抓手,全面推進“兩個轉變”,在員工隊伍建設上提出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業精神,弘揚“誠信、責任、創新、奉獻”的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理念,推進精益化管理、標準化建設,把企業建設成為具有科學發展理念、持續創新活力、優秀企業文化、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國際一流競爭力的現代企業。
三、學習型員工團隊建設的原則與方法
學習型團隊建設首先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相統一,認識和實踐相結合。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鍛煉在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用理論指導實踐。
二是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以用為本。圍繞用好、用活人才來培養人才、引進人才,把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作用作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務,積極為各類人才干事創業和實現價值提供機會和條件,使員工創新智慧競相迸發。
三是堅持一專多能的原則。鼓勵員工崗位成才,自學成才,做精通本崗位的能手和專家。兼顧員工的興趣和愛好,充分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爭做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四是堅持考核考查原則。要以考督學、以考促學、以考評學,讓員工有壓力、有動力、有毅力,堅持不懈、自覺自愿地參加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五是堅持激勵機制原則。美國知識管理專家瑪漢·坦姆仆激勵模型理論認為金錢財富對企業員工的吸引力雖然重要,但是如果能盡量滿足員工的個體成長、自我價值和業務成就需要,則對他們的激勵將更為有效。科學的、量化的、可操作強的績效考核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員工的心理需求,具有正面的激勵作用。
四、結束語
未來五年,將是我國煙草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煙草人才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感,積極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人才競爭,主動適應國家煙草發展方式的“兩個轉變”。積極創建學習型組織,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業精神,弘揚“誠信、責任、創新、奉獻”的核心價值觀,努力完成項工作與任務。
參考文獻:
[1]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瑪漢·坦姆仆.如何激勵知識工作者[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