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峰
摘要:舞蹈表演是一門綜合藝術,舞蹈演員通過情感體驗獲得的某一情感指向應該是舞蹈表演的動機,在某種表現欲向肢體運動轉化的那一刻,產生了演員的表演欲態(tài),演員的情感活動是舞蹈表演的先導,舞蹈表演是情感活動的結果。
關鍵詞:以舞傳情;情真意切;情感表現力;重要性;引人入勝;舞韻長存
一、以情帶舞,以舞傳情,情真意切
舞蹈起源于人的生命,是人類生存、勞動的積淀,是人類文化經驗的積淀,是情感的宣泄,人們全部生命的感覺經驗都傾注在舞蹈里面。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人們擊地而舞,鏗鏘而歌,在空地上,塵土飛揚,喊聲沖天,是那么盡情、那么投入、那么感人。舞蹈表演藝術是以舞蹈動作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著重表現語言文字或其他藝術表現手段所難以表現的人們內在深層的情感世界,包括細膩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鮮明的性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自身內部的矛盾沖突,從而創(chuàng)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動的舞蹈形象,以表達舞蹈作者舞蹈編導和舞蹈演員的審美情感、審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審美屬性。說到底,舞蹈表演是人體反映心靈動態(tài)的藝術,而心靈動態(tài)又是社會動態(tài)的真實寫照。從舞蹈家內心之情,外化為具體可見的形象,再通過其所表現出的情感,喚起觀眾的共鳴。這樣一個藝術傳達過程,必須以情帶舞和以舞傳情,進而達到情景交融,引人入勝。情與舞的統一創(chuàng)造了既有真實感又有形式美的舞蹈形象,進而引起觀眾的審美興趣,產生了情感共鳴,無論舞蹈藝術家用何種形式進行表演,都是在以"情"動人,通過特殊生活內容的表述,體現舞蹈藝術家的"喜"、"努"、"哀"、"樂"之情,使群眾在欣賞中情不自禁,產生共鳴,表現出與"情"共舞。一個演員上臺表演前要有心理準備,要"帶情感出場",通過一種無聲的語言實現演員與觀眾的交流。內心的震撼是舞蹈最想傳達的內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展出了人物情感世界,注入最真摯感情的舞蹈藝術才是最具感染力的。情感是舞蹈生命的動力,通過舞蹈藝術抒發(fā)人物內心世界的表現形式,要求把生活作為基礎原型,用高于生活的眼光呈現給觀眾真正的藝術,在普希金所說的“熱情的真實”中享受到藝術的真實,正確理解在表演行為中如何釋放情真意切的表現力。舞蹈表演藝術是美的藝術,是善于抒情的藝術,是人們內心情感世界最動蕩不安的時刻出現的一種形體活動,是以抒發(fā)內心情感為主的藝術樣式,是情感世界到達極致的表現。在精美的舞蹈藝術構思中,把深厚的感情、生動的形象、豐富的想象統一和融合起來,促使塑造的形象舞蹈化,以喚起觀眾的心靈美感。
二、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現力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的最終目的都落在人類感情表現的極致二字上,有了情感世界的極致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精美的舞蹈表演,產生生動、真實、鮮明的藝術形象,才能將情感的極致推向高潮,達到宣泄情感、傳達思想目的,具有深刻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情感表現作為舞蹈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部成功舞蹈作品,在創(chuàng)作之初就已經被賦予了其獨特的情感色彩,然后在表演過程中,由表演者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來展現給觀眾,情感表現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觀眾欣賞心情,表演者要深度研究作品,尋找情感的共鳴,要通過對背景音樂和作品本身進行深度學習,了解舞蹈作品所要反應的人物、事件和歷史文化背景,將自己放在創(chuàng)作者的背景下去學習和理解。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與作品產生情感上共鳴的目的,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讓表演者更加自然去完成作品中的情感體現。培養(yǎng)審美情趣,增強情感表現力,審美情趣是一個人判斷事物真假美丑的水平和標準,增強審美情趣,能讓我們更多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豐富我們的情感體驗,這樣在理解作品本身上就可以更加輕松,而表演者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作為舞蹈情感表現的初始點,我們也要通過日常的練習使身體達到掌握自如的程度,做到剛柔并濟,才能使舞蹈的情感表現方式更加熟練。舞蹈表演者要用精湛的舞蹈動作來構成鮮明的舞蹈藝術形象,從而反映生活中的人和事、思想和感情,展現舞蹈作品的魅力。由此可見,若肢體動作是骨,那么情感的表達是舞蹈藝術生命的靈魂。一段完美的舞蹈表演并不是大量的訓練和彩排就能完成的,更重要的是舞蹈本身那種發(fā)自內心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是闡明舞蹈最直接的表現方式,在塑造舞蹈形象時,我們可以通過面部表情來讓舞蹈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讓觀眾通過表演者的情感的變化來感受舞蹈藝術美感的變化,并且讓觀眾融入其中,可以說,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是相輔相成的,當我們通過肢體的柔美和張力來表現舞蹈的藝術時面部表情則能很直接將舞蹈進行升華,我們在舞蹈表演中需要利用想象進入情感狀態(tài),然后運用氣息和表情來傳遞內心所要表達的情感,把技巧情感化和藝術化,賦予技巧生命力將情感巧妙地融合其中,只有這種發(fā)自內心體現真情實感的又有技巧融合的舞蹈作品才會深深地打動著觀眾的心靈深處,才能讓觀眾感受到舞蹈的靈魂,給觀眾帶來情感上震撼,讓觀眾感受到舞蹈帶來的藝術美感。
三、技藝結合,引人入勝,舞韻長存
舞蹈表演是用肢體訴說情感的,舞蹈不是講故事,不是啞劇,不是運動的雕塑,不是高難度的雜技,也不是音樂的陪襯或解釋,而只是舞蹈表演。舞蹈動作都是人體的自然生活動作,經過提煉、加工、美化而來的。舞蹈中的每個動作無不包含情感,如果沒有豐富的情感,舞蹈起來就不可能美,就不可能打動觀眾,只有將情感融入到每個動作中,才能賦予舞蹈生命,才能打動觀眾并與觀眾產生共鳴。在舞蹈藝術作品中,技藝結合引人入勝是極為重要的角色。應當說,審美客體含情量的多少,常常決定著作品的藝術生命。高超的技藝對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表現手段。因此舞蹈家們經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努力提高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藝術表現能力,舞蹈技巧只是演員表現手段的基本能力,只有把它和藝術表現能力結合起來,才能成為表現社會生活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表現手段。舞蹈表演最重要的特性是動作性,凡舞必動,不動不能成舞。但又非凡動皆能成舞,只有經過提煉美化、節(jié)律化的動作才可能成舞,這就需要講究"動而合度"。舞蹈藝術的動,除了要求具有形式美外,在內容的表達上也有個合度的問題,這就是合乎舞蹈反映生活的規(guī)律,正確處理再現與表現、形似與神似的關系。一個舞蹈演員要有藝術創(chuàng)造力,藝術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具有在熟練技巧能力基礎上的舞蹈藝術獨創(chuàng)性,具有獨特的風格和能發(fā)揚獨特所長的舞蹈作品,才能在舞蹈百花園中獨領風騷,長流久遠,風采獨具,才能舞韻長存。
總的來說,情感表現作為舞蹈表演的靈魂,在舞蹈作品中占據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我們每一個舞蹈演員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研究作品并讓舞蹈作品達到升華,感動自己,感動觀眾,通過千變萬化的姿態(tài)和表情來表現藝術形象,用表情去詮釋形象并產生震撼人心的舞蹈藝術作品,將情感融入其中,引起觀眾的共鳴,成為一部完美的舞蹈作品。
參考文獻:
[1]孫景琛 ,《舞蹈藝術淺談》,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年11月 .
[2]平心,《舞蹈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
[3]汪薇.我國舞蹈藝術的美學特征[J].大舞臺.2014(01).
[4]易菲.藝術意境論探微[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