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林
摘 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公共建筑作為重要活動場所,因其結構及應用特點較為特殊,若是發生了火災將導致嚴重的后果。因此,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國建筑火災的發展趨勢,并對公共建筑消防隱患及防火工作進行進一步的總結,從而為防止公共建筑火災的發生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公共建筑;消防;隱患;防火監督
1 概述
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物質商品也越來越豐富,諸如:商場、酒吧、寫字樓等各種公共建筑數量逐步增加。但是,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火災的發生率。對于公共建筑的防火監督工作也成為現階段的一個熱點問題,若是一味地按照建筑防火設計規范進行管理,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公共建筑的防火監督工作,使得很多消防隱患很難得到改正[1]。因此,消防管理部門需要制定有效的監督管理措施,從而有效提高公共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
2 公共建筑發生火災的特點
2.1 火災荷載及起火原因較復雜
公共建筑通常有著空間高、體積大及面積大等特點,且其建筑使用功能也具有多樣性,若是發生火災,煙氣流動的通道有可能發生回流。由此來看,公共建筑的火災荷載以及起火原因比較復雜。
2.2 容易蔓延形成大規?;馂?/p>
由于中庭等大空間是同建筑物的其余空間相互貫通的,其環境與室外火災條件大致相同,氧氣供應也較為充足,容易生成“燃料支配型燃燒”,進而導致煙囪效應,進一步擴大火災形勢并發散很多的煙氣,進而對大范圍建筑空間的安全產生較大的影響[2]。
2.3 滅火救援和安全疏散工作困難
公共建筑一旦發生火災,會在建筑內部充斥大量的煙氣,其能見度也非常低,且可以采取滅火與煙氣控制的部位也相對較多,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滅火工作與救援疏散工作的難度。
2.4 普通的火災探測技術的局限性
公共建筑發生火災的原因呈現多樣性,普通的火災探測技術往往不能探測出火災源。在火災發生的初期,煙氣會吸收很多的空氣而得到冷卻稀釋,待傳感器感應到煙氣或者溫度的變化時,火災已經難以控制,進而錯失最好的滅火機會。
3 公共建筑中消防隱患現狀的評價
3.1 忽視建筑設計中的消防設計
在公共建筑前期設計時,部分設計者會忽視或減弱建筑消防設計環節,在建筑工程施工時,不能按照防火要求施工。在進行施工設計時,設計者通常只關注建筑的空間布局以及外觀等方面,而忽視了消防設計方面,忽略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對于消防設計的忽視也導致了公共建筑的消防驗收不合格,但更加危險的是存在很多未經消防審核、驗收就直接使用的公共建筑,這也進一步增大了公共建筑的安全隱患。
3.2 裝修材料易燃難消
眾所周知,木料、纖維及高分子材料等均是易燃難消的材料,且是公共建筑裝修過程當中必需的,建筑裝修得越高級上述材料的使用量就越大,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火災的荷載量。若是公共建筑發生火災,其也會因上述材料的存在而進一步增大火勢,導致救災工作難以進行。
3.3 不規范防火分區,耐火等級低
現階段,部分公共建筑的防火區域劃分具有較多問題,例如:防火區域隨意劃分或是未劃分,這都為建筑的安全增加了隱患,導致公共建筑更易發生火災。還有的建筑商為了降低成本,在消防安全材料方面偷工減料,使用一些質量差、價格低的材料,這進一步增加了公共建筑的消防隱患,為消防工作帶來困難。
3.4 不重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公共建筑中的消防設備較多,其功能種類也較復雜,若要熟練使用這些設備就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和學習。現階段,公共建筑的消防管理工作通常是由物業公司負責的,但是物業公司的人員流動較大,很多物業人員剛學會使用消防設備就換了工作,而新員工又要進行新一輪的培訓,這就使得物業公司缺乏真正的有經驗的成熟的消防工作人員。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相關的工作人員就很難及時處理火災問題[3]。
4 公共建筑消防隱患及監督的優化策略
4.1 從建筑施工設計上消除火災隱患
建筑設計與建筑的使用情況息息相關,也決定著建筑的消防安全。所以,做好建筑設計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火災的發生率。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經過嚴格的設計審查程序,降低消防缺陷,避免公共建筑火災的發生。此外,消防管理部門還要發揮其行政執法機關的作用,嚴格控制各個環節,保證工程設計按照既定規則進行施工。
4.2 使用耐火等級高的建筑材料
在建筑消防過程當中,建筑材料的選擇較為重要,若要加強公共建筑的安全性,就要重視建筑材料,保證所有的建筑材料都要進行嚴格的防火檢測和審核。為了進一步保障消防安全,若公共建筑是可燃性較高的木質結構或是耐火等級較低的鋼結構,就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增強其耐火等級,如圖1所示。
4.3 對公共建筑火災危險性進行分級
為了便于進行消防部門的監督管理,能夠提前發現和解決存在的火險隱患,降低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應當充分重視公共建筑內可燃物的種類、數量以及分布情況,從而劃分公共建筑火災危險性的定量分級,根據火災危險的等級從實際角度來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4.4 完善公共建筑消防管理制度
公共建筑防火的關鍵在于制定嚴格的消防管理制度,通過制定科學有效的公共建筑消防管理制度,能夠使公共建筑消防管理工作規范化,明確各崗位的消防管理責任,根據制度嚴格進行懲罰。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做好公共建筑的防火監督工作,就必須做好有效的監督和預防措施。因此,本文針對現今公共建筑消防問題進行評價分析,并從建筑設計、建筑材料、火災危險性分級以及消防監督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闡述。通過上述研究得知,只有科學有效的監督管理措施,才能降低公共建筑發生火災的概率,從而確保人們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雍靜,陳亮,陳雙燕.建筑物火災危險性分級方法的研究[J].現代建筑電氣,2010,1(2):33-37.
[2]黃鶯,李慧民.大型公共建筑火災現狀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09,36(4):48-49.
[3]廖湘飛.高層建筑的消防隱患及防火監督策略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27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