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黃琴
(湖南工程學院,湖南湘潭411104)
男女本科生初次就業質量的理想與現實比較
——以C大學本科生為例
張婷,黃琴
(湖南工程學院,湖南湘潭411104)
研究利用C大學本科生就業數據對比了男女本科生初次工作地點、單位類型、崗位類別和月工資的理想和現實,并進一步分析和探討了男女本科生就業理想與現實差距可能產生的原因。
男女本科生;初次就業;理想;現實
就業市場上,就業期望體現勞動者預期的自我評價,每一位大學生對于就業質量都有自己的要求期待,那么學生們的就業現實狀況是否能符合他們原先的預期呢?本研究通過對C大學男女本科畢業生的工作地點、單位類型、崗位類別、月工資等方面的主觀期待與客觀現實進行比較分析,并展示男女大學本科生自身對就業理想與現實不符的主要原因分析,并展示男女大學本科生自身對就業理想與現實不符的主要原因分析。
(1)調查設計。本研究的數據資料來源于“C大學就業問題研究”,該問卷由C大學長期從事一線就業指導與就業工作的教師與專家編制,并經過了多次修改才運用到調查中。問卷由五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重在了解畢業生的個人背景和家庭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院系專業、政治面貌、家庭所在地、父母的職業、所受教育程度、家庭經濟階層等。第二部分主要是調查學生的就業觀念。內容涉及被調查者的期望工作類型、薪酬水平、工作地點、職業選擇標準等。第三和第四部分是關于畢業生的就業準備和擇業過程。第五部分調查的是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和就業質量。
(2)樣本。研究共收集了2078個有效樣本,其中男生占了58.3%,女生占了41.7%,符合C大學男女人數比重。
(3)變量。本研究的自變量為學生的性別。因變量為學生的就業理想和現實情況。具體包括工作地點、單位類型、崗位類別、月工資。其中,工作地點選項包括:大城市、中小城市、縣城、鄉鎮、農村。工作地點選項有:黨政機關、學校或其他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外資或合資企業、民營私營企業、其他。崗位類別有“管理崗、專業技術崗、一般職員崗、村官”等幾個選項。月工資,以元為單位直接填金額。
(1)工作地點的理想與現實。調查將工作工作地劃分為大城市、中小城市、縣城、鄉鎮、農村五類。表1展示了男女大學本科畢業生期望和實際就業地分布。在最期望的工作單位地點中,超半數的女性選擇了中小城市(53.2%),37.1%的人選擇了大城市,6.8%的選擇縣城,鄉鎮和農村是冷門選擇。男生的理想工作地點的選項中,大城市是第一選擇的占48.2%,選擇中小城市的為42.1%,選擇縣城的為5.7%。雖選擇去農村的男生整體比重不高,但還是多于女生。在現實的就業地點上,選擇去大城市的女生為32.5%,男生則為35.8%;54.8%的女生選擇了中小城市,與期望值相比相差不大,男生則高出了期望值5.6個百分點。而在縣城、鄉鎮和農村就業的男、女大學生均高于期望值。

表1 男女本科生初次就業地點的理想和現實
(2)單位類型的理想和現實。數據結果表明(如表2所示),女生中,35.3%的學生選擇學校或其他事業單位作為自己就業時的首選;25%的人選擇國有企業,排名第二;選擇外資合資企業的有18.7%;14.8%的人選擇了黨政機關;僅有4.2%的人選擇民營私營企業。而男畢業生第一理想單位的是國有企業(37.3%);其次是外資或合資企業(17.5%);接下來依次為黨政機關(14.6%)、學校或其他事業單位(13.9%)、民營私營企業(12.8%)。男女理想單位類型相差較大的為學校或其他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實際到學校或其他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外資合資企業就職的女生比例分別為24.3%、12.9%和15.5%。與女生理想就業單位類型相比,除外資合資企業外,現實就業均有較大差別。男生到國有企業、外資或合資企業、黨政機關的分別為30.2%、10.6%、8.4%。整體而言其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不如女生明顯。

表2 男女本科生初次就業單位類型的理想和現實
(3)崗位類別的理想與現實。在對崗位的期望上,調查數據顯示(如表3所示):女生的就業崗位選擇高度集中于管理崗位(48.7%)和專業崗位(39.4%),將輔助崗位作為就業首選的女生則寥寥無幾,僅占6.8%。男生同樣集中選擇在管理崗和技術崗上,但選擇首選為專業技術崗位(46.1%),選擇管路崗的比重為41.7%,輔助崗位和女生相差不大。
對比女本科生崗位類型的意愿和現實,專業技術崗位的比例分布相差無幾,實際比預期低0.7個百分點,但將近一半女生最理想的管理崗位實際僅有16.8%的人就業,而超過40%的女生最終選擇了原本不是很受她們青睞的普通職員等輔助崗位。男生的就業崗位的意愿和現實情況在管理崗和輔助崗位落差較大,最終從事管理崗位的僅為16.6%,從輔助崗位的高出期望值21個百分點。但比起男生,女生在管理崗位和輔助崗位上的落差更大。

表3 男女本科生初次就業崗位類型的理想和現實
(4)月工資的理想和現實。表4呈現的是男女本科生對于月工資的理想和現實。女生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值主要在3000~3999元,所占比例為39.8%;但現實就業的女大學生起薪在這一區間的僅為29.8%。期望在2000~2999元這一工資區間的女生比例僅為18.2%,但是其簽約工資中所占比重卻達到42%。此外有16%的被研究對象實際起薪是2000元以下(期望人數的比例僅不到1%);6.9%的就業證薪資在4000~4999元,而期望的比例是18.8%;簽約薪金在5000以上的占6.6%(期望人數占總人數的22.3%)。男生的主要期望值同樣在3000~3999元區間,且其現實高于理想值;在2000~2999元區間中,男生的期望值為9.8%,但現實卻有29.6%的薪資待遇在此區間中。

表4 男女本科生初次就業月工資理想與現實
為了解調查對象對理想與現實差距存在的主觀認識,問卷還一步詢問了學生對自身將要從事的工作與期望不相符的主要原因的看法。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在10個可供選的答案中,女生選擇較高的是“缺乏求職經驗”,然后依次是“主觀期望值偏高”、“專業能力有限”。12.8%的女生將導致自己的就業意愿和現實的原因歸于“滿足父母的期望”,這在一定的程度上說明了父母和女生個人在就業期望上存在差距。另外,女生有4.7%和5.9%覺得“缺乏社會資源”和“性別限制”是決定其初次就業理想與現實不符的關鍵因素。男女朋友的作用也不可小視,認為由于“和男女朋友在一起”而導致原來的就業期望與現實不符的女生占6.6%。同時,分別有10.5%、9.3%的女生認為從“長遠考慮”和“綜合素質不高”是引起其就業理想與現實不符的原因。而男生選擇較高的同樣為“缺乏求職經驗”,但排第二的為“滿足父母的期望”,“專業能力有限”第三。接下來分別為“主觀期望值偏高”、“和男女朋友在一起”、“長遠考慮”、“缺乏社會資源”。

圖1 統計結果
從男女初次就業的理想和現實情況看,當前女大學本科就業地區的首選并非大都是最發達的大城市,以中小城市作為首選工作地的女本科生比例高出大城市作為就業首選地的女本科生22.3個百分點。男生工作地點的理想選項里,選擇去大城市工作的占了最大比重,雖然實際去大城市就業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3點多個百點分,但由于女生原本去大城市的理想期待與現實間的落差并沒有像男大學生那么大。去二三線中小城市工作可能是女生們為了規避大城市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和生存壓力而做出的更為理性的預期。實際就業地點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在已實現就業的女本科生中,54.8%的就業者在中小城市,與期望在此地區就業樣本總數相比,高出1.6%。畢業生就業地區流向從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發展,這可能與本次調查的高校所在地為三線城市,本省生源較多,且離省會較近,交通便利,是求職和生活時的最佳備選地區。因此,也吸引著外地生源學生。
從就業單位類型來看,學校等事業單位是女生就業的第一選擇,這可能與學校等事業單位工作環境較好、工作壓力相對較小有關。國企則對男生的吸引力更大,外企則以豐厚的待遇、科學管理、完善的培訓吸引著一部分大學畢業生。值得一提的是,黨政機關作為曾經的熱門選擇,此次排名卻靠后,這可能與當前的公務員考試過熱有關,調查中,不少大學生表示,在國家黨政機關工作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不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職業。另外,實際到私企、民企就業學生也不少,這一定程度上說明,盡管學生對其認可度不高,但在就業形式日益嚴峻的今天,學生更注重工作的獲得。此外,從崗位類別的選擇看,男女大學生的理想和現實均有差距,但比起男生,女生在管理崗位和輔助崗位上的落差更大。在薪資待遇上,與期望起薪相比,大學生的實際起薪整體下降,該現象的出現可能與高等教育大眾化形勢下,大學生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和供求失衡有關。
從男女對比來看,女生選擇“主觀期望值偏高”、“缺乏求職經驗”、“專業能力有限”、“綜合素質不高”、“從長遠考慮”等自身原因的比例高于男生,而將就業理想和實現的差距原因歸于“滿足父母的期望”、“和男女朋友在一起”、“缺乏社會資源”等外因較少。由此可見,女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漸趨冷靜,能夠直面現實,將就業質量理想與現實不符的原因更多地歸結于個人因素,能夠比較客觀的評價自身。
[1]范皚皚,車莎莎.大學生的就業預期與就業選擇[J].教育發展研究,2014,(23).
[2]申怡,熊鴻軍.后危機時代大學畢業生就業期望的實證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3,(10).
[3]黃敬寶.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對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J].北京社會科學,2012,(3).
[4]鮑威,李炳龍.誰失業、誰就業、誰升學——2003年-2009年中國高校學生畢業后發展路徑選擇的觀察[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2,(1).
[5]賴德勝,孟大虎,李長安,等.中國就業政策評價:1998-2008[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6]畢偉林,錢威.后危機時代大學生就業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9).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deal and Practice of the Primary Employment Quality of Male and Female Undergraduates——Taking C undergraduates as an Example
ZHANG Ting,HUANG Qin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Hunan 411104,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mployment data of undergraduates in C undergraduates,compares the ideals and reality of male and female undergraduates,and further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e ideal and realistic gap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undergraduates.
male and female undergraduates;nitial employment;ideal;reality
G717.38
A
2095-980X(2017)03-0155-02
2017-02-18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大中專學生就業創業研究專項課題“高校特殊群體畢業生就業力培養研究”(XJK012BJC006)的研究成果。
張婷,碩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發展。
黃琴,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