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提起樂信集團,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陌生。但說起分期樂,很多年輕人一定津津樂道。分期樂——年輕人信用消費平臺,2013年成立于深圳,四年來,已經成為國內知名的消費金融平臺。
2016年10月17日,分期樂正式宣布升級為樂信集團。從最初的校園分期品牌轉型為年輕人消費金融品牌的分期樂、針對互聯網理財人群的子品牌桔子理財,以及資產管理開放平臺鼎盛資產,通過新的業務布局,樂信集團將成為集電商、信用評估、金融合作、資產管理于一體的互聯網消費金融集團。
截至2016年年底,分期樂商城注冊用戶突破1200萬,全年樂信集團總交易金額近300億人民幣。而這一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與整改也逐步推進,行業發展在艱難中前行。
目前,消費金融領域在各個不同的渠道都存在著許多競爭參與者。P2P平臺轉型做消費金融,銀行系開始擴展消費金融業務,這片市場似乎酣戰激烈。那么,一出生就定位消費金融的樂信集團如何殺出這片紅海呢?
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專訪時,樂信集團創始人兼CEO肖文杰表示,在紅海的戰場中打贏是一個重要的挑戰。樂信集團的優勢在于,一是有豐富的消費場景;二是這幾年也在幫助用戶積累信用;三是在未來如何分層分級的去抓住這些用戶,樂信有一定的經驗。“你要精準的評估每一個用戶面臨什么樣的風險,如何定價覆蓋他的風險。我們有風控上的優勢,我們具備數據和風險的分析能力,可以很好地完成這部分工作。”
江西青年的創業之路
回顧創業之路,肖文杰的每一步都規劃在先,這可能是他帶領樂信集團發展到今日的基礎所在。謀定而后動的性格,在肖文杰創業之前已經顯露出來。
2004年某天,正在讀大三的肖文杰,讀到當天的頭版頭條《中國首富陳天橋帶領盛大登陸納斯達克》。作為《傳奇》的忠實玩家,他驚訝于自己每天玩的游戲,居然造就了一位中國首富。“這是新經濟和新商業的魔力。”當時,他意識到,新的經濟——互聯網經濟將成為主流。而他,將來一定要做與之相關的工作。
因為當時的江西沒有互聯網企業,肖文杰只能去其他地方的網絡公司實習,積累經驗為未來就業做準備。因為江西離深圳很近,2005年他到了深圳,經歷了多次社招篩選,最終進入了騰訊財付通。
2004年騰訊剛剛上市,在肖文杰看來,騰訊是當時最好的互聯網公司,所以他就一直想加入騰訊。后來,他從基層員工一直做到產品總監。
“我是一個規劃性很強的人,進騰訊之前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工作五年必須出來創業。創業的決心一直沒有變化。那個時候房和車都有了,積蓄也有一些,我覺得可以放手一搏,給自己一個機會。”肖文杰終于將信念付諸于行動。
實際上,在騰訊的最后一年時間里,肖文杰就在反復探索要做什么項目,至少有10個項目不斷地思考,進行可行性論證。“根據我對商業的理解,和我的核心能力,到底有哪些機會可以嘗試。我想過很多創新的模式,當分期樂項目的想法成型之后,我仔細做了整個模型,去線下做調研、統計、分析,證明這個模式的成功率最高,失敗率最低。”
于是,2013年五一,肖文杰把所有籌備分期樂前期的準備工作都做完,就開始召集團隊進入研發過程,當年10月,分期樂商城上線。
“學生們過完十一假期,我們正式開始推廣,10月13日開始落地。初期目標只是要跑通商業模式,跑通推廣模式,讓它變得可復制。總共驗證了兩個月,第一個月,我們在10個學校里面做;第二個月,我們走出10所學校,走向整個廣州市。2014年春節后,我們啟動了5個城市,在這個過程中,A輪融資也同步進行。”肖文杰回憶起創業之初的流程,至今仍歷歷在目。
彼時,互聯網金融的概念也很新鮮。為什么肖文杰就看重消費金融呢?他告訴《投資者報》記者,在他看來,跟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國內的消費金融可謂是剛剛起步。國內的共識是,拉動中國傳統經濟的馬車里,出口和投資已顯乏力,接下來更加穩定的增長要靠消費。未來中國的消費率提升10個百分點是絕對可以看得到的。消費金融因為能夠有效刺激消費,成為國家鼓勵的方向,迎來井噴的發展態勢。
而從行業規模來說,互聯網金融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不是蘋果,是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遠遠超過BAT。“但BAT的估值是什么樣子的呢?騰訊一家比工商銀行都要高,本身互聯網是一個新的經濟概念,投資人更容易給一個更高的估值。但如果我們看賺錢的能力和市場的機會,金融領域的規模是遠超大家想象的。”肖文杰對于互聯網金融的認識讓他搶得先機,才有了今日的樂信集團。
分期樂商城的擴張升級
分期樂最早從校園起步,相繼打造了3C數碼、運動戶外、洗護美妝、教育培訓等多個消費金融場景。
起初,肖文杰以及分期樂不為大眾所知,他內心還犯嘀咕,“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怎么會沒有競爭。”之后,校園分期業務的商業價值被很多人注意到,僅半年時間,就有100多家平臺進入。“市場太擁擠了,后來也出現了很多行業亂象。” 他說。
而隨著校園貸現象的出現,校園分期平臺一度備受爭議。與此同時,監管環境趨嚴,多地陸續出臺校園貸整治方案。但分期樂并未完全放棄最原始的用戶和業務,并且持續為這些用戶提供不同階段的金融服務。
目前,分期樂已升級為樂信集團。肖文杰認為,提供給大學生的金融服務,利率也應該控制在較低的水平。目前,分期樂商城分期消費的綜合服務費率大致與信用卡分期持平。
只有滿足用戶不同的場景需求,才真正有發展的后勁。就在去年10月,分期樂升級為樂信集團,打造了集電商消費、大數據風險管理、資產管理、金融合作、互聯網理財于一體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生態,發展目標是實現對校園、白領、藍領等主流移動互聯網消費人群的覆蓋。截至2016年年底,集團總服務用戶已超過1500萬。
上個月底,樂信集團在深圳舉辦2017年合作伙伴大會上,肖文杰表示,“樂信幫助年輕人設立了第一個信用賬戶,且陪伴用戶一直成長,在用戶不同生命階段,為他提供不一樣的消費金融服務,始終保持我們對用戶的服務品質和價值。比如,一個大學生的消費需求可能就是一個智能手機,但當一個學生面臨畢業,他可能需要租房、以后可能要買車等等。未來我們會持續不斷地跟蹤這些用戶,給他提供更好的消費金融服務。”
樂信集團旗下包括:分期樂商城,互聯網理財品牌桔子理財,金融資產開放平臺鼎盛資產等。
分期樂商城憑借大數據風險評估體系,為用戶提供分期購物消費模式;同時向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數十家銀行信用卡持卡用戶開放分期購物,服務于中國最具成長性的信用消費人群,幫助4億信用卡持卡群體更有品質地消費。
桔子理財專注于小微優質消費金融資產,成立于2014年6月,為互聯網理財人群提供理財服務。桔子理財平臺交易資金存管于廣發銀行,由太平洋保險承保賬戶安全服務。
鼎盛資產是打造了海量小微的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服務于銀行、金融機構、電商及其他合作伙伴,提供專業的技術研發、信用評估、資金供給、資產管理等一站式互聯網金融服務。
肖文杰去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樂信集團四大業務目前已經全面實現盈利,而且是規模化的盈利。他說,以業務規模論,樂信集團在深圳已經成為僅次于騰訊的第二大互聯網公司,同時成為僅次于騰訊和大疆的第三大科技公司。
消費金融的紅海之戰
有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存在300多家消費金融公司,競爭愈加激烈,誰都想分一杯羹。在網貸平臺由監管定義為小額分散的信息中介平臺以后,更多平臺轉型到消費金融領域,很多銀行也對消費金融非常看好,部分消費金融公司還擁有牌照的優勢。消費金融領域的戰爭悄然打響。
那么,樂信集團如何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發展機會呢?在肖文杰看來,金融是分級的市場,全球范圍內也沒有一個金融市場能夠被壟斷。
“金融是一個現代資產管理,我們也會有我們的拒絕率,這部分人的需求其他平臺來服務。反過來看,如果他要去服務被拒絕的人群,他就要用足夠高的定價來覆蓋他的風險,定價一高反過來優質的用戶不會選擇他,用戶就分層分級了,你知道為什么銀行利率那么低,年化只有四五個點,為什么有那么多小貸公司能夠存活,因為銀行不會借給他。”肖文杰認為,用戶和平臺是在相互選擇中逐漸實現最優解。
“如何在紅海的戰場中打贏,對樂信集團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挑戰。樂信集團的優勢在于,一是有豐富的消費場景;二是幫助用戶成長,積累信用;三是懂得在未來如何分層分級的去抓住這些用戶。”肖文杰認為,正因為分期樂與用戶一同成長,因此可以準確評估其信用,在讓用戶擁有更好體驗的同時,分期樂的核心優勢也凸顯出來。
“有差異化的利率,又與個人風險相關,意味著你要精準地評估每一個用戶是什么樣的風險等級,如何定價覆蓋他的風險。我們風控上的優勢,以及數據和風險的分析能力,可以很好地完成這部分工作。這是我們整個公司做的方向,美國的信用卡公司能夠殺的出來就是他具備差異化定價能力,市場擁有天然的分層分級的喜好。”肖文杰對樂信集團的未來保持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