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宏
1996年年僅20歲的雷洋文走上教育崗位,在常寧市一所偏僻的農村學校——塔山瑤族鄉中學任教初中物理,這是他教育生涯的第一站,2003年9月調入常寧八中至今。二十多年來,他像農民忠實地守候著自己的園地,不斷地播種、耕耘、收獲。從“常寧市學科帶頭人”“衡陽市骨干教師”到“湖南省優秀科技輔導員”,再到“全國中小學繼續教育網優秀教研員”,雷洋文感恩于自己與教育的每一次美麗遇見。
愛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015年11月1日早上8點整,雷洋文收到了學生的一封信,信上是這樣說的:“在我近15年的讀書生涯里,我最記得的、最佩服的、最愛戴的,仍然是你……你是第一個去我家做家訪的老師,老師,你知道嗎?再過一年,我也踏入教師行業,這份職業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如期而至。最近與你的聯系都讓我受益匪淺,學生此生中能遇到一個像你一樣的老師,怕真的是修行千年才得此機會……今天是重陽節,也是老師的生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學生寫信給您。祝您生日快樂,學生永遠喜歡您!要是有機會,學生盼著能與老師共聚重陽,舉杯謝師……學生:尹意蘭,2015年10月20日晚于長沙。
時光荏苒,雷洋文的教師生涯已有二十多個年頭,這樣的信件他已經不知道收過多少了。也許從踏上講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使命。他關愛單親家庭孩子,留守兒童,學困生,用真情和愛心澆灌每一顆幼苗,學生稱他是大哥,他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用大愛鑄就崇高的師德,教師稱他為“最美教師”。
湖南常寧市八中創建于1996年,現有40個教學班,學生2200余人,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廣大農村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外出務工人數逐年增加,使農村留守兒童增加起來。雷洋文創建“心靈安全島”,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并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2014年九月五日,雷洋文的QQ收到了這樣的一段留言:“雷老師,還記得我正式認識您的第一天,您在黑板上寫下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語句。您說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境界,但是修身、齊家卻是一個幸福家庭的根本。我們學習的不僅僅是教科書,也不單單是讀書,修身是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沒有良好的品格,做任何事情都是不成功的。正式上課的第一天您寫下了‘人間正道是滄桑的話語,您讓我們自己去悟。您說‘心善一切皆美用好的心態去面對你所看到的事物就會是美好的;您說‘厚德載物人的品德有多高就決定著你能承受多大的財富或榮譽,德才決定著地位;您說‘有所為才有所位你只有付出,才會得到,才會有自己一席之地;您說‘生活是一面鏡子;您說‘生活就是過日子,好與壞都是過;您說‘包容與堅持是生活之道。”這是常寧八中165班周穎同學對雷老師的感激之言。用語言播種,用筆墨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學生,他的心已深深的根植在教育這方沃土上,不斷付出并不斷收獲著。
2015年9月,八年級學生周珂同學,她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對生活產生失望,不愿與同學交往,性格孤僻。從常寧市一重點中學轉入常寧八中,雷洋文為她制定了輔導計劃,建立起信任的良好關系,運用傾聽、真誠的無條件積極關注、共情等方式,使她消除了對老師的戒備,敞開心扉,說出真實的情況和情緒體驗,使她壓抑已久的情緒得到一次很好的宣泄。雷洋文引導她認識自我、改變自我,創建她與同學之間交流的平臺。建議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給予她特殊的關愛,也提議家長給予她家庭的溫暖。通過幾次交流和心理溝通,幫助她認識到自己過去在認知方面存在的問題。經過一期的心理輔導,她成為了一個認真學習,積極向上的女孩,2016年6月考上了常寧市重點高中。她媽媽給雷老師的留言這樣寫道:“雷老師您是我女兒最重要的人生導師,重造了我的女兒,您是我們一家的恩人。”
“誰愛學生,學生就會愛誰:誰付出愛心,誰就會贏得了教育。”這段看似淺顯易懂的話卻包含著雷洋文的真誠師心,他用愛心和行動呵護感化每一個孩子,讓學生得到溫暖,找回快樂。
教學: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教育是一種不在于傳播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的教學藝術。”雷洋文說:“我們的課堂不能實行滿堂灌,搞題海戰術,這樣就扼殺了學生的長遠利益、甚至影響了人的終身發展。我的課堂設計理念就是把“快樂學物理”的理念融入物理教學中,營造氛圍和意境,激發學生飽滿的學習情緒,促進同學們旺盛的精力,積極的態度,主動在快樂的課堂活動中自主學習,享受物理學習所帶來的每一份快樂,使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競爭,樂于學習,
實施新課改這么多年來,雷洋文一直在尋找什么是新課改。在一次參加了全國物理骨干教師培訓,黃國雄教授一句:“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就是課改,讓學生在快樂中高效學習就是課改。”讓雷洋文茅塞頓開!狀態怎么改?一切奧秘在課堂,雷洋文就以雞蛋為例,和大家一起領悟新課程理念。在一節課上采用了趣味實驗——“豎雞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雞蛋勻稱光滑的曲線是它難以豎立起來的原因,也是它的魅力所在。課前雷洋文模仿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引入新課,“誰能把雞蛋豎起來嗎?”不一會功夫,一個同學拿起一個雞蛋輕輕往桌子上一敲,雞蛋殼破了,雞蛋豎起來了。雷洋文表揚了這位同學,并叫這位同學到講臺給同學們演示,臺下“噓!噓!”一片。“本來沒有什么稀罕。”雷洋文說,“你為什么不這樣做呢?”教室笑聲一片,呵呵。簡單的故事里面蘊含著開放性思維方式的重要意義。正如哥倫布所揭示的那樣世界上很多事,往往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沒想到。如果你想到了,你就有可能做到。不點不破,一點即破。
為了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實踐,雷洋文提出了難題“能不能不改變雞蛋的形狀就把雞蛋豎起來呢?”于是學生又開始探索著,可同學們一直無法豎起,于是雷洋文和同學們一起探究怎樣豎雞蛋。課后,很多學生說他們喜歡物理課。一位學生在課后記中寫道:“我癡癡的回憶著我親自豎起的雞蛋,笑得是那么滿足,我想象幾天后心中還會有那種喜悅,笑容也會經常綻放在我臉上的。”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欲,雷洋文的課堂送給同學們最珍貴的禮物就是——體驗。
2012年11月2日,應勝橋中學的邀請,雷洋文上了《重力》這一課。一位從不做題的學生,在他的課堂中兩次到黑板上做題,也許這位學生現在對物理課僅僅是感興趣。聽課的老師說原來物理課還可以這樣上。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雷洋文的課堂,學生們是歡樂的。課后,許多學生在他的QQ里這樣留言:“物理在我的眼里是十分深奧的東西,但您卻把我引入了一個快樂的課堂,讓我領悟到了物理的無窮魅力。”“在他幽默的教學中,我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物理,老師也成為了我的知心朋友。”“聽物理老師的課,我們思想活躍,快樂、他在教我們知識的同時也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如何愛國。”雷洋文的“快樂課堂”換來了學生對物理的理解,對物理的興趣,能有這樣的學生,他說他知足了。
雷洋文曾說:“水有三種狀態,人生也有三種狀態,水的狀態是溫度決定的,人生的狀態也是自己心靈的溫度決定的,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應該是互聯互通的。”很多專業的物理常識,雷洋文總把他們描繪的富有生活情調:“溫度計的使用”——只有深入人的內心,并停留幾許,方能感知他人冷暖;“電流表和電壓表有兩個量程”——“一個紅心兩手準備”,大事不慌張,小事不大意;“保險絲的作用”——在關鍵時刻,犧牲小我,成就大我;“刻度尺測長度”——要想評說別人的長短,你得堂堂正正做人,標標準準做事;“慣性”——習慣決定成敗;“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人不能孤立生活,需要借助別人傳遞影響;“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集中信念,熔化一切困難……
物理學科作為一門一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物理學最突出的特色,作為有特色的課堂物理實驗的設計是教學的重要支撐。在“快樂學習,快樂生活”的理念指導下,雷洋文的物理實驗開展的有聲有色:與干冰面對面,體驗分子聚合,魔力小車,與機器人“手牽手”,氣體火箭,懸浮小球,魔力塔,體驗過山車等實驗教學科目深受學生喜愛。對于實驗的重要,雷洋文說:“沒有特色實驗教學創新就會成為空中樓閣,縱觀我參加的各項比賽,取勝的唯一法寶就是我挖掘了有價值的創新實驗,以開放的思維思考著一切可能的方法和途徑。在課堂中我的自創實驗和自制教具不僅僅有助于物理教學,更重要的是可以激活學生的創造熱情,也給我帶來了成就感。假如將我的實驗從課堂中抽出去的話,無異于抽掉了一堂課的靈魂。”
“在教研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正是具有這樣的科研精神,雷洋文很重視帶頭開展教學科學研究。2008年9月他將將高效課堂理論與課堂教學實踐結合起來提出了“快樂課堂”。如教學《慣性》時,他讓學生去體驗絆腳石,體驗緊急剎車;在教學《科學之旅》時,他讓學生體驗豎雞蛋的樂趣。盡管他接手的班級總是最差,但其任教的學科常獲常寧市教育教學質量一等獎。輔導學生1人次在物理科學奧林匹克學科競賽獲全國一等獎;2人次獲湖南省一等獎;9人次獲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6人次獲衡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自己也三次獲常寧市青年教師教學比武一等獎;2014年參加衡陽市教學能手大賽獲一等獎;2015年參加全國首屆教師文化藝術節獲說課類一等獎,他的快樂課堂理念受到聽課教師及專家一致好評;2013年9月被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聘為初中物理教研員;2014年聘為衡陽市骨干教師;2015年12月被聘為常寧市初中物理特約教研員;2015年擔任湖南省首批優質空間課堂首席專家。
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個高尚的人交談,因此讀書不應是應付,而應該是發自內心對知識的渴求。閱讀與寫作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教學之余,雷洋文廣泛涉獵,哲學,人文,科學,歷史等各學科的知識都要讀懂讀通。這些知識的儲備也促進了他專業寫作能力的提升:撰寫的論文《科學之旅教學案例》發表在《光明日報》副刊《新天地》2011年第十期;《振動激起心靈共鳴》發表在《學茒新報》;2011年設計的《探究酸雨對塔山山嵐茶的影響》獲第26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銅獎;撰寫的論文《談農村中學物理課的探究性學習》獲湖南省2011年教育教學科研論文評選二等獎。課余他還喜歡寫點教育新聞,近五年來在《湖南省繼續教育網》發表通訊1篇,《湖南教育網》發表通訊1篇,《衡陽教育信息網》發表通訊8篇,《常寧教育信息網》發表通訊43篇。
作為一名高級教師,雷洋文幫助了很多的青年教師,讓他們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成長。自任高職以來,雷洋文在本校上了無數的示范課,每期參加教研活動均超過20次。2011年1月,雷洋文被聘為“常寧市物理教師培訓1班”班主任;2012年3月被常寧市教育局選調到各鄉鎮“送課下鄉”27節。在青年教師幫帶活動中,常寧市八中采取“師徒結對”幫帶措施,他負責幫帶的青年教師易曉暉在2011年衡陽市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指導青年教師劉貽劍老師輔導的《走進天堂山國家森林公園》獲2010年衡陽市優秀課外活動一等獎;他的“徒弟”廖原琳老師也成為了學校骨干。雷洋文還推動團隊,學校的課題研究工作,給物理教學帶來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氣象,從而整體提升了學校內物理教學研究的工作。
“孤獨的時候可以靠著你的肩/數著那繁星點點一遍又一遍/我愿苦苦為你,等待一萬年/多想與你在最美的時刻,遇見。”好的教育是教師與學生的一次次的美麗遇見。在今年五月的一次卓越教師分享會上,雷洋文這樣坦誠心跡:“把每一個孩子放在心上,用心慢慢點亮教育路途中的每一盞燈,用小小的燈光溫暖每一顆執著前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