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 楊立剛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惠州 516057)
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現狀
王群 楊立剛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惠州 516057)
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訪談法、數據統計法、問卷調查法對惠州市20所學校的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從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現狀調查入手,闡明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現狀,通過現狀的調查發現其中的問題,為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的高效、合理開放提供理論依據,為惠州市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提供現實的應用價值,為筆者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全面開放提供科學可行的措施與方法。
學校體育場館 開放 現狀
1.1 研究目的
此文從惠州市20所學校體育場館進行調查,調查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現狀,以解決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未來發展的策略,進一步推進筆者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空間。
1.2 研究意義
通過研究和分析,為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的高效、合理開放提供依據,為全民健身計劃在惠州市的實施提供現實的應用價值。
2.1 研究對象
此文研究對象是惠州市首批開放體育場館的19所學校及筆者工作單位的學校體育場館,共20所學校的體育場館。
2.2 研究方法

表1 學校體育場地設施滿足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和訓練現狀(n=20)

表2 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對象
2.2.1 文獻資料法
收集關于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的相關資料,對此方面的著作、書刊也進行了翻閱,掌握大量的信息。
2.2.2 訪談法
根據此研究需要,實地拜訪了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管理者,了解相關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實踐經驗與觀點以及存在的問題。
2.2.3 問卷調查法
對惠州市20所學校的體育場館開放現狀進行調查,問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
2.2.4 數理統計法
收集整理實地調查及問卷調查所獲得數據,進行常規數理統計。
3.1 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資源配置情況
(1)學校體育場館數量。
根據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結果,惠州市學校各類體育場館超過6 000個。其中,大型體育場館4座、田徑場48個、室外籃球場地超過3 000個、乒乓球場地700多個、羽毛球場地300多個、網球場地40多個。

表3 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時間

表4 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形式

表5 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有償開放形式的情況(n=17)
(2)學校體育場地設施滿足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和訓練現狀。
學校體育場館是學校開展體育教學、運動訓練、體育競賽以及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物質基礎,體育場館、器材等體育設施的滿足與否對學校體育各項工作的開展有較大影響。通過調查惠州市挑選的20所學校體育場館是否滿足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的需要,調查結果顯示,20所學校有95%認為校內體育場館完全滿足、基本滿足、一般滿足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及課外體育活動的需要,只有5%的學校認為校內體育場館無法滿足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及課外體育活動的需要(見表1)。
3.2 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現狀
(1) 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對象。
通過調查結果顯示,此次研究的20所學校基本都對外開放,但除了對教師和學生是全部開放外,對社會個人只有75%的開放率,對社會團體則只有15%(見表2)。
(2) 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時間。
該次調查結果顯示,在此次調查對外開放的20所學校中,開放的時間大多集中在平時的早晚、雙休日、節日及寒暑假。20所學校中雙休日全部對外開放,有75%的學校寒暑假對外開放,65%的學校平時的早晚對外開放,工作日均不對外開放等(見表3)。
(3)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形式。
學校體育場館中沒課時對學生、老師和社會開放,是為了滿足大眾體育健身需要,在開放過程中注重社會效益的同時,還應考慮經濟效益。在所調查的20所學校開放過程中,有3所學校對社會個人鍛煉不收費,有17所學校的部分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過程中,采用有償開放和無償開放結合的開放形式(見表4、5)。在17所對外有償開放的學校中,通過訪談結果了解到,像室外籃球場、田徑場、足球場等是無償開放的,像室內羽毛球館、乒乓球館、瑜伽館等是有償開放的。這些室內場館有專人負責管理收費,并且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收費有高有低,例如校內師生收費最低,校外社區人員收費較高,校外單位或團體則更高。另外,根據對場館租賃時間的長短時間不同收費也不同,周一至周五收費較高,周六、周日則較低,室內室外的體育場館均不一致,因此管理模式也不盡相同。
4.1 結論
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的現狀不是很理想,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開放的場地設施具有局限性、不徹底;開放時間短;與學校正常的體育教學發生時間沖突;場地器材的維護資金不足,導致器材設施陳舊不齊全;學校體育場館與參與體育鍛煉的社會人員責任不明確,管理模式或管理體制的確定、管理人員的設置、收費標準不明確;安全措施不到位等。
4.2 建議
對惠州市學校進行篩選,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放體育場館。沒條件完全開放體育場館的學校,可以部分時間對外開放。加大宣傳力度,對各學校體育場館的開放情況進行歸類,并將相關信息在公開的平臺統一公布,接受公眾監督,提高對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資源社會化的重要認識,促進惠州市學校體育場館社會化。
為了緩解大眾健身場地不足,應該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不管是學校自主管理、社區協作管理還是第三方運營管理,建立一個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劃分清楚各方權利、義務以及責任以減少健身時的各種糾紛,同時進一步保障學校體育場館資源社會化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
[1]鞏飛.蚌埠市城區中小學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現狀[D].蘇州大學,2014.
[2]胡月英.安徽省城市中小學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3]高盼.濟南市中小學體育場館資源社會化管理模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4]楊德宇.長春市中小學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
G80-32
A
2095-2813(2017)03(a)-017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