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艷勤
導 讀:四月的鳳岡,茶香醉人。
因茶聞名、因茶致富的夢想,在這里得以實現。
十余年的堅守和努力,造就了“東有龍井,西有鳳岡”的佳話,“鳳岡鋅硒茶”成為中國馳名商標。
在2017年4月15日公布的《2017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鳳岡鋅硒茶以品牌評估價13.53億元,排名全國第45位,成為全國最具品牌發展力的三大品牌之一。
鳳岡縣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茶圣陸羽《茶經》記載:“黔茶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文中所提夷州,就是今天的鳳岡縣。如今,綠色,成為鳳岡經濟社會發展的底色和動力源泉。茶業,正改變著鳳岡人民的生活。
昔日的鳳岡縣,被貼上“大農業縣、工業弱縣、財政窮縣”的標簽,從蠶桑到烤煙,從獼猴桃到野木瓜,從養雞到養豬,全縣上下做了很多努力,終因是大眾化、特色不明顯、優勢不突出,除烤煙產業得以基本穩定外,其它產業效益并不突出。
窮則思變。近年來,鳳岡縣加快發展“綠色、生態、鋅硒、有機”生態產業,把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圍繞富民增收目標,提出“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理念,著力將以茶葉產業為主的生態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實現了“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有了田壩村“水路不通走旱路”的經驗后,鳳岡縣以此為起點,因地制宜,提出了“建設生態家園,開發綠色產業”的發展戰略,從2003年大力發展茶產業以來,茶葉規模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茶園種植面積從不足3萬畝發展到現在的50萬畝。荒山變茶園,有效提高了鳳岡縣森林覆蓋率,實現了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
經過多年的努力,鳳岡縣年茶葉產量已達3.5萬噸,實現產值25億元,綜合產值46億元。茶葉加工廠達234家,有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32家,市級龍頭企業44家,QS認證企業78家,有機認證茶葉加工廠9家。種茶農戶達64500戶,涉茶從業人數24萬人,共解決茶葉采摘就業人員8萬人,茶葉加工企業就業人員2200人,營銷就業人員5800人,茶莊就業人員540人。先后榮獲“中國富鋅富硒有機茶之鄉”“中國十大最美茶鄉”“全國重點產茶縣”“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等榮譽稱號,奠定了鳳岡鋅硒茶的地位。
“有女不嫁干田壩,三天兩頭吃蕎粑”,一句自嘲的民謠曾是鳳岡縣田壩村群眾貧困生活的真實寫照。如今,這里成為因茶致富的典型。

田壩茶海晨霧
產業扶貧茶業先行,讓農民脫貧致富,是鳳岡縣歷屆黨委、政府不變的夢想。把發展茶產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通過發展基地建設、項目精準扶持、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利益聯結、干部結對幫扶等模式,有效推進了茶產業精準扶貧。通過大力發展茶產業,突出茶旅一體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把茶葉做成富民產業和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積極探索“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就業、創業。
同時,為解決資金投入難題,該縣將茶產業作為支農資金整合的平臺,用有限的項目資金,引導財政支農資金向茶產業集中,帶動了社會資本向茶葉產業聚集,有效解決了產業發展投入難問題,推動了茶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農村基礎設施全面提升。
通過多年的努力,茶業成為該縣脫貧攻堅的“利器”,因茶脫貧農戶達到1.5萬戶,茶農人均收入比未種茶前平均增收1500元—2000元。
茶葉安全,一直以來都是鳳岡茶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隨著茶園面積的快速增加,茶葉市場的不斷擴大,鳳岡把鋅硒茶葉質量安全當作生命線,當作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像保護眼睛一樣維護鳳岡鋅硒茶品牌。
為保證茶葉安全,該縣投入上千萬元資金對茶園安裝太陽能殺蟲燈,黃色、綠色的殺蟲板,監控攝像頭,實施茶園綠色防控工作,對茶園實施全天候監控。
通過推進標準化茶園的建設,建立茶葉生產和加工標準體系、茶園標準化建設、生產加工標準化建設,特別是通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統防統治,規范茶青市場和茶園投入品等市場管理手段,促進茶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監督,進一步加大了茶葉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通過建立茶葉質量檢測體系、視頻實時監控系統,嚴格控制農藥的投入使用,構建茶葉企業和合作社、村委會村民組、鄉鎮、縣直機關部門為網絡的“五級防控”網格化管理架構,進一步保證了茶葉質量。

鳳岡縣永安鎮田壩茶園
鳳岡縣茶葉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汪孝濤說:“要讓茶葉真正做到綠色,讓百姓喝上放心茶,茶葉質量的源頭把控,法規、監管、引導、扶持缺一不可,鳳岡遍布在茶園里的太陽能殺蟲燈和黃、綠板,攝像頭,就是為守衛鋅硒茶葉質量安全采取的積極措施。”
堅持安全生產,為鳳岡茶葉走出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6年1月,鳳岡富鋅富硒茶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地理標志產品。2008年建立了茶園建設與管理、茶葉加工技術、茶葉質量安全三大標準化體系,成為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縣。2010年,創建全省首家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并連續三年榮獲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殊榮。2016年,簽訂出口茶葉訂單200噸,訂單金額達到4000萬元人民幣。
在品牌打造的過程中,鳳岡縣對33家茶葉企業授權使用《鳳岡鋅硒茶》公共品牌和地理標志。積極貫徹落實“東有龍井·西有鳳岡”品牌戰略,“東有龍井·西有鳳岡”品牌一炮打響。通過充分學習借鑒西湖龍井的先進經驗,推出“鳳茶出山”,與西湖龍井聯姻,做大做強鳳岡鋅硒茶品牌,大大提高了鳳岡鋅硒茶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走出一條具有鳳岡特色的茶業發展之路。
綠色,是鳳岡的底色,是百姓的幸福希望。
鳳岡縣抓住全省“大生態”戰略和遵義以文化旅游強市的契機,因地制宜,明確目標,強力推進鳳岡縣茶旅一體化發展。提出“以茶興縣、以茶揚縣、以茶富民”的目標。圍繞茶旅一體發展,按照“黨支部+管委會+公司+鎮政府”模式,組建了“中國西部茶海之心景區管理委員會”,探索出了一條“科學化管理、規范化運行、社會化服務、商業化運營”的“茶旅一體”發展之路。
將茶產業與旅游業相互耦合,以茶為主題,以旅游業為內容進行一體化發展。將茶園建成旅游景區,將茶產品開發成旅游產品,從茶民俗、茶文化中挖掘出特色旅游產品,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茶旅互動“的良好局面。近年來,鳳岡進一步支持瑜伽旅行社發展,開發瑜伽旅游精品,打造全國瑜伽培訓基地,讓養生瑜伽與禪茶文化、養生溫泉成為“東有龍井·西有鳳岡”文化品牌高地。
如今,鳳岡縣已成為“中國生態旅游百強縣”。茶海之心旅游線路被評為“中國最佳茶旅線路”,九堡十三灣和仙人嶺入選“中國30座最美茶園”。隨著茶海之心田壩景區提檔升級,一條條自行車騎行車道、山上沿線電瓶車觀光車道及觀光索道等建設,讓茶海之心景區正在朝著國家5A級景區穩步邁進。以茶旅一體化為特色的全域旅游加速崛起,延長了產業鏈,提升了茶葉附加值,使茶葉真正成為帶動全縣經濟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增收的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