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群亮
企業報是企業形象的一面旗幟。它以記錄者和教化者的雙重身份,傳達企業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戰略,反映企業的宏大歷程和動人瞬間,折射企業員工的工作狀態和精神風貌,同時也以獨有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與塑造企業及員工的獨特氣場。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歷來重視企業報的輿論引導和價值創造作用。公司企業報《火車頭》自1956年創刊以來,始終定位于“圍繞中心、引領風向、成風化人、凝心聚力”基本坐標,發揮宣傳陣地優勢,助力企業百年發展。在公司引入高速動車組等高端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項目以后,《火車頭》通過全面創新辦報思路與路徑,增強輿論傳播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企業快速成長培植了豐厚的輿論土壤與精神支撐。
主題宣傳:
打造匯聚思想共識的教育園地
企業報的運作圍繞企業各項工作,這是其與生俱來的基因。緊扣企業發展脈搏,識別并傳達發展主題,是《火車頭》的核心任務。
從企業中心工作中定主題。公司每年召開工作會議,對企業全年工作進行深刻分析、謀篇布局,這是定位宣傳主題的最有效路徑。2005年,時速200公里動車組、青藏鐵路客車和直線電機地鐵車輛三大重點項目全面展開,推進三大項目成為當年公司工作會議的重磅主題。《火車頭》開設“決戰三大重點項目”連版專欄,通過權威言論引導員工思想,跟班作業采寫鮮活動態,及時捕捉精彩故事和動人瞬間,全力加大輿論引導和氛圍營造,這些“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宣傳激發了廣大員工的工作激情,扎實助力高端項目的推進。2016年公司經營業績要再上新高,研發、市場、制造和管理業務板塊均面臨艱巨任務,《火車頭》從工作會議報告中提取“奮斗為本”“工匠精神”“管理創新”等關鍵詞,展開“以奮斗者為本”“我心中的工匠精神”“向華為學習”等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深挖奮斗內涵,選樹高鐵工人精神代言人,切實提升企業員工對標提升的意識和行為落地,激發各系統、各單位員工的創新奮斗熱情,為企業年度經營目標的完成注入了強大正能量。
從企業核心價值倡導中定主題。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自公司引入高速動車組等高端項目,如何深度提升全員質量意識和質量行為,成為《火車頭》的宣傳施力點。在高端項目實施初期,以“深化認知、轉變觀念”為重點,開展“質量與責任”主題宣傳,引導企業上下認識高端項目的重大意義及重大挑戰,并著力提升員工質量意識、管理精細化意識、研發制造標準意識三種意識;隨著項目的推進,以“眼睛向內、對標先進”為重點,開展“向不良習慣說不”主題宣傳,宣傳先進作業案例,曝光員工不良行為,啟發員工學習先進為我所用,聚焦問題著力整改;當項目進入深推階段,以“牢記擔當、真抓實干”為重點,開展“從怎么看到怎么干”主題宣傳,深化全員苦干巧干、匯智聚力的自覺意識;隨著項目趨于穩步推進,以“全員質量提升、標準融入全過程”為重點,啟動“標準在心中,責任在手中”主題宣傳和全員深度討論,將企業反思的角度從產品向管理、流程和具體工作縱深,切實推動標準、質量意識和行為快速融入企業全過程、全要素。
“言論+”引路:
打造企業輿論風向標
企業報言論是細化傳達企業重點工作思路的重要載體,是企業面向員工的發言人,其作用在于提醒疏通、針砭時弊、解疑釋惑。《火車頭》利用一切重大事件、重要節點策劃刊發言論、引導輿論,并通過“言論+”模式,有效釋放價值創造力。
言論+觀念轉型,培育與高端裝備制造相匹配的員工素養。2006年,高速動車組項目進入攻堅期,與高端、先進技術配套的是新的觀念、方法和習慣。一場以優秀制造文化為目標攻堅戰全面展開,其主要載體是“向不良習慣說不”全員大討論。《火車頭》迅即刊發《向不良習慣說不》重磅言論,以直面問題、自揭陋習的態度,坦誠曝光企業發展面臨的痛點,向全員清晰傳達企業從硬實力到軟實力全面轉型升級的決心。與此相匹配,傳統作業的積弊陋習和反面案例被連續曝光,引發員工強烈的思想震動和反思討論,隨著活動的深入,《火車頭》連續刊發《向這樣的不良習慣說不》《怎樣向不良習慣說不》,將工作從“怎么看”推進到“怎么干”,員工從“不回避、不隱瞞、不放過”向“差一點不行,一點不能差”自覺轉變。2007年底,隨著時速200公里動車組項目的圓滿完成,《火車頭》策劃刊發《離國際先進水平接軌還有多遠》系列反思回望式評論,并發動員工談體會、提建議。全方位的輿論引導營造了全員找問題、補短板的生動氛圍,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保證。
言論+凝聚力,培育企業和員工同生共存、興衰一體的合力。2008年,隨著高速動車組項目的順利推進,公司進入發展新階段。為讓員工進一步認清未來方向,明確發展所需,公司啟動“靠什么贏得未來”主題教育活動,《火車頭》連續發布《靠什么贏得未來》《為我們的使命自豪》《聚精會神練內功》等權威言論,解讀企業承擔的國家使命、行業擔當和企業責任,從端正態度謀發展、眼睛向內找差距、全員爭當實干家等多個維度,闡釋高端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的必備要素,同時發動公司各系統結合項目推進深入討論,為全員“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心一意謀發展”注入了強心劑。2012年,鐵路市場迎來了調整期,面對經營形勢變化,公司黨委開展了“廠興我興,廠榮我榮”主題教育,《火車頭》迅速刊發《共同維護公司利益》《時刻牢記肩負的責任》等言論,引導員工增強與企業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的意識,由于選題切合正在發生的現實,員工討論熱烈推開,起到了凝聚人心、匯集合力的作用,助力企業順利度過了調整期。
典型選樹:
尋找引領企業風尚的代言人
人人都是明星,打造全時段典型宣傳模式。《火車頭》將宣傳“終端”深入一線班組,開展“尋找最美四方員工”活動。按照“期有身邊典型,月有服務之星,季有標兵,年有勞模”的節奏,形成全時段典型宣傳模式。僅2016年,《火車頭》就宣傳一線員工100多名、團隊60多個,使全員感受到身邊時時處處有榜樣。最美員工的選樹也為企業形象傳播創造了條件,具有廣泛社會和行業影響力的“大國工匠”寧允展和“國企敬業好員工”高速動車組設計團隊,正是最美員工“墻內開花內外香”的成功案例。
聚焦行業特性,見微知著立精神。高端軌道裝備制造業的屬性決定了企業員工必須把“將標準刻進骨子里,把規矩融進血液中”的精益理念化于心、融于行。2014年,公司兩名一線員工王后生、于暖暖嚴格執行自檢互檢,發現外協廠家供應的齒輪箱存在鋁屑。公司黨委作出加強此類典型宣傳的要求。《火車頭》第一時間發布《王后生、于暖暖好樣的》等言論進行引導,并連續通過專版對案例進行深入挖掘宣傳,引發企業上下熱議。隨著學習和弘揚高鐵工人精神、工匠精神宣傳活動的展開,《火車頭》從愛國、創新、民族自信、精益、服務等五個維度出發,選樹了一批最能代表新時期國企精神的員工代表,為員工樹立起行之所依的優秀標桿。
提煉楷模品質,推進典型選、樹、學。2015年,公司把握員工周勇獲“全國勞模”稱號的契機,啟動“向周勇同志學習”主題教育活動,《火車頭》迅速開展“向周勇學習學什么”“向周勇學習怎么學”“向周勇學習怎么做”系列專題討論,用典型事跡報道、員工訪談體會等形式深入挖掘周勇“進取精神”“主人翁意識”“團隊品格”三種優秀品質。隨著公司另外兩名員工寧允展、郭銳受到社會關注,《火車頭》將活動拓展為“向周勇、郭銳、寧允展學習”大活動,推動廣大員工向優秀典型對標看齊,營造了“遠學先鋒模范、近學身邊工匠”的良好風氣。
講述故事:
做有溫度的時代記錄者
講述企業故事,既要有長、深、重的“大部頭、大制作”,給企業人以充足的自信,又要有短、平、快的“豆腐塊、小清新”,給人以可感可觸的啟迪。“大故事、小切口、大思想,小故事、大主題、深寓意”正是《火車頭》的故事講述路徑。
扣準共振點,講述企業發展宏大故事。企業的節點由全體員工共同創造,也是最能激發員工共鳴的共振點。《火車頭》把握公司新產品上線運營和改革開放30周年、企業建廠110周年等重大事件重大節點,講述企業轉型升級、技術研發、管理創新的故事,涌現出《從追趕到領跑》《二十年磨一劍》《為了380的研制》等一批故事精品。通過對大事件的梳理,報紙再現了企業創新發展和幾代企業人攻克難關的艱辛歷程,讓員工從歷史發展中深刻領悟到承擔的使命,為企業積淀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文化尋根,傳承企業的文化根脈。多年來,公司開展大規模的文化“尋根”活動,對各時期的企業精神內涵開展全面提煉,形成了火車頭精神、拓荒精神、大提速精神。2010年是公司建廠110周年,《火車頭》開展規模浩大的“110年精神尋根”,通過“四方檔案”“影像看四方”系列活動,追溯企業發展脈絡、訪談經歷企業變遷的老員工,重現110年創業歷程,“八一號”的月牙板、蒸汽機車領域的七個第一、企業改制……通過群言群像的挖掘,近百個故事被重新講述,以“提速精神”為內核的“棘洪灘速度”和以“攻堅精神”為內核的“高鐵速度”成為公司的兩大經典文化地標。
速寫基層,升華平凡崗位的動人情懷。《火車頭》堅持用人文視角講平凡人的故事,這當中,既有技術帶頭人的攻關故事,又有普通電焊工的成長故事,還有發生在一線員工中的動車蛋糕、熊貓血愛心接力、春蕾幫扶等人文故事。通過把鏡頭多對準普通員工,把版面多留給基層一線,讓故事更接地氣,更聚人氣,更有穿透力。
(作者單位: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