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華+張吉成
2001年他從部隊轉業從警,離開部隊前是一名炮兵,人稱“老炮兒”。16年來,他堅持“上山下鄉”,在慕田峪長城腳下的渤海所村當了一名村警。長時間泡在村子里,“老炮兒”變成了“老泡兒”。他就是北京市公安局懷柔分局渤海派出所民警趙玉忠,鄉親們親切地稱呼他“老趙”。熟悉老趙的同事們知道,做了16年村警,老趙心里總是惦記著三件事。
第一惦記著村里老少的平安

2015年,“一村一警”試點工作安排在懷柔區最大行政村渤海所社區的渤海所村。老趙作為片兒警,自然義不容辭。為完成好此次試點工作,趙玉忠協助制定試點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計劃,規范了警務室10種工作臺賬,成立了村專職與義務巡防隊、黨員服務隊,組建了農村調解組織,還動員村里購買了保安服裝和自防器材。趙玉忠細心探索“一村一警”試點工作模式,從試點到正式啟動的一個月他沒回過家。為了征求安全防范的建議,他逐家逐戶地走訪,還制作發送了2600張警民聯系卡。
趙玉忠借鑒城區動態監控系統的成功經驗,推動技防建設向農村社區延伸,協調相關部門為社區安裝了40個監控探頭,并對社區技防設施進行整合,建立平臺進行動態監控。2015年6月底,轄區連續發生8起停在路邊的電動自行車、三輪車電瓶被盜警情。趙玉忠與所里同志密切配合,利用三級電子視頻監控,加班加點梳理了1000多分鐘的監控錄像之后,最終鎖定嫌疑車輛。會同刑偵部門經過3天的摸排、跟蹤、蹲守,終將5名犯罪嫌疑人抓獲,受到轄區百姓的交口稱贊。
2015年12月9日,渤海鎮鐵礦峪村一民房被盜,丟失文玩、家具、煙酒等物,總價值20余萬元。老趙連續5天查看三級電子視頻監控,最終確認了犯罪嫌疑人,與刑偵支隊共同將3名嫌疑人抓獲歸案。
老趙的渤海所社區自2015年以來發案8起,全部偵破。警民協作成功勸阻攔截電信詐騙案件12起,避免經濟損失41萬元。他配合村兩委調解各類糾紛44起,幫助群眾解決困難75件,實現了轄區無群體性事件,無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無火災事故,重點管控人員無重新犯罪。
因為工作,老趙曾經一個月沒回家,長時間泡在村子里,大家開始叫他不挪窩的“老泡兒”。
第二惦記著村里30多名困難戶
2012年7月21日午后,一場意料之外的大雨不期而至,下了一個多小時,仍然沒有停的意思。看著窗外如注的大雨,正在所里值班的趙玉忠坐立不安,作為一名社區民警,此時他最不放心的是管片里的30多名困難戶:渤海所村患有嚴重疾病的老盧家里怎么樣了?他家房齡超過100年的老房下這么大的雨還能行嗎?撤出來沒有?會不會有危險?沙峪村70多歲的孤寡老人老魏家里怎么樣?一連串的問號在趙玉忠腦子里閃現。不行,我必須馬上去看看。他二話不說,穿上雨衣,拿起車鑰匙,帶上一名輔警頂著大雨直奔管片。
雨比之前下得更大了,烏云下天空變得更加陰暗。趙玉忠駕車直奔老盧的家。進了院子,眼前那所破舊老屋在風雨中顯得岌岌可危,趙玉忠幾步跨到門前,騰的一下推開低矮的房門,屋子里又黑又潮,老盧兩口子蜷縮在炕頭,戰兢兢地望著被推開的房門。看到趙玉忠,老盧迷茫的眼神里顯露出一絲驚喜、一絲期待和感激。“下這么大雨,這里危險,趕快撤!”說話間,趙玉忠脫下雨衣披在老盧身上,拉起來就往外走。在與村干部聯系后,他將老盧兩口子送到了村委會暫時安頓好,又帶著輔警趕到下一家。晚上8點鐘,趙玉忠把管片里的32戶困難戶全部轉了一遍,把該安頓的都安頓好了,才返回所里。而此時,老趙已經累癱了。
老趙非常用心地去體會和感受群眾的困難。他得知村民于海洋的女兒于欣彤患先天性肝衰竭,由于家庭困難,遲遲沒有入院治療。于是老趙提議村黨總支、村委會向社會各界發出了“救治小欣彤,人人獻愛心”的捐款倡議,不到一周的時間,就募集了3萬余元的捐款。
這期間,老趙自掏腰包500元,又號召其他駐村民警每人捐款500元,還通過微信發到朋友圈為小欣彤募捐2萬余元。最終,女孩成功換肝!生命得以延續!
小孫是趙玉忠管片渤海所村的孩子,自小父母離異。上中學后,小孫多次與校內學生打架,成為渤海中學有名的“問題學生”。兩年前,趙玉忠了解到這一情況,就下決心,一定要把這孩子拉回正道。他先通過走訪小孫的父母、老師和同學,深入了解他的各方面情況,定下了多方肯定、積極鼓勵、矛盾化解、親情感化的解決思路。此后,趙玉忠主動與小孫談心,真誠的溝通漸漸地打消了小孫的戒備心理,終于他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生活中,趙玉忠充分挖掘小孫誠實、仗義等優點,以此來激勵他,對他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積極地給予表揚和肯定,使小孫逐步對自己建立了信心。同時積極與小孫父母溝通,使家人進一步轉變對孩子的態度和教育方法,使小孫能更多地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也讓小孫理解父母的難處,使小孫逐漸返回到人生的正路。
第三惦記著村里的“小手拉大手”
責任區的工作要求點點滴滴不疏漏,政策法規要求人人知曉,人人有意識。但在趙玉忠負責的責任區,人員不集中,而且有很多人員并不是長期在家,有的村子跑了好幾遍,宣傳了好幾遍,還是很多人對政策、對一些防范意識淡漠。怎么辦?結合實際,趙玉忠發動中小學學生,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利用這一有利的宣傳渠道,把一些工作做到家家知曉、人人清楚。
在每學期的開學之初,趙玉忠主動和學校取得聯系,開展“送法進校園”的活動,第一時間把與轄區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傳授給學生,同時發動每名學生做好宣傳員,把學習來的法律知識傳授給家長。

9月是懷柔區渤海鎮板栗收獲的季節,群眾都忙于收栗子、賣栗子,家中有可能出現被盜現象,辛苦一年的血汗錢被洗劫一空。老趙開展防盜講座,利用學生的宣傳,有效提高了家庭的防范意識,轄區被盜現象逐年減少。
進入冬季,轄區群眾基本上以煤火取暖,煤氣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為此,趙玉忠特別在冬季開設預防煤氣中毒知識講座,親自給學生演示如何制作小風斗,如何檢查煙道,通過孩子這一紐帶向群眾宣傳預防煤氣中毒知識。
老趙的“小手拉大手”活動,減少了派出所的人力物力投入,達到了加大宣傳度、知曉度,事事有人知、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效果。
這就是老趙,變了制服顏色、變了工作角色,不變的是質樸、熱心。他常說:作為一個“村警”,只有把“上山下鄉”當作生活的一部分,不放過一處,不放棄一家,不放松一刻,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老趙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鄉親們的口碑已經說明了一切。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