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冰華+張子樂
一直以來,北京戲曲職業藝術學院(以下簡稱“北戲”)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藝術實踐來推動教學建設。北戲辦學特色鮮明,教學成果顯著,被譽為培養藝術人才的搖籃。

近年來,北戲不遺余力地推動校際合作、校團合作,更將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視為己任。在培養師資、加強系部建設的同時,響應國家關于傳承傳統戲曲、傳統文化的相關政策,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推動多方辦學、人才梯隊建設及文化傳承力度,最近更是將上千年流傳的民間藝術引入到高校殿堂。
2017年,北戲將傳統皮影藝術及黑龍江地方戲曲——龍江劇引入校園,在地方戲曲系開辦皮影及龍江劇兩個專業,面對全國招生,引發了社會熱議。
皮影戲,作為一門瀕臨滅絕的傳統藝術門類,在新時代能否繼續生存下去?這是很多人的疑問。在這種狀況下,將皮影藝術引入高校殿堂,北戲的這項嘗試是否太過冒險?
龍江劇,作為黑龍江省的地方戲曲雖有生命力,但對于國內多數地方來說,并不了解其有何魅力。作為一個立足北京的院校,開辦如此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是否可行?
近年來,國家將傳承傳統文化作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工作。國家政策多次提出要大力發展傳統戲曲的有效傳承、對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傳承。多年來,北戲一直致力于發展傳統戲曲文化,此次皮影、龍江劇的新專業設置,更是將傳承落實的具體體現。
北戲院長劉侗說:“北戲作為傳統藝術的基地,一直將傳承及發展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學校的立足之本?!?/p>
北戲副院長黃珊珊說:“從1952年建校開始,走過了65個年頭。學院從繼承傳統戲曲開始,到現在,我們為首都北京,乃至全國的戲曲文化傳承、民族文化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形成我們學院的特色和優勢。從十八屆六中全會到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提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幫助、支持,國家對我們寄予了厚望。目前,很多傳統戲曲都出現了后繼無人的情況,也有很多傳統戲曲培養模式上沒有規范的學歷教育。作為一所以此為本的學院,我們要勇于擔當重任,開辦皮影和龍江劇專業正是基于這種考量?!?/p>
北戲雖然地處北京,但是其眼光并不局限于北京傳統文化。作為首都,其文化功能更表現為百花齊放,容納與吸收并存。龍江劇雖然是黑龍江省的地方戲,但是它作為傳統戲曲之一,有其獨特的魅力,將它納入到北戲的專業中,更是百花齊放方針的體現。對于皮影專業,黃珊珊副院長說:“通過我們多次的調研、論證,皮影藝術中很多老藝人都年事已高,如果再不進行有效的傳承和保護,皮影這門古老的傳統藝術可能就會真的失傳。開辦這個專業意義重大,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做一些我們能做的貢獻?!?/p>
這兩個專業進入北戲之后,北戲感受到的壓力很大。但同時,這也是一種動力。劉侗院長說:“兩個專業的加入,是對北戲專業建設的豐富與補充。讓北戲在傳統文化人才培養、傳統文化傳承方面更濃厚、更全面了。盡管在這兩個專業上,北戲面臨著師資、實踐、招生等問題,但不論是皮影藝術還是龍江劇,都是我們傳統文化藝術的一種形態。通過開辦專業對它們進行傳承和發揚,是北戲在文化傳承中的一種嘗試,借此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方式進行探索,希望得到全社會的支持?!?/p>
皮影專業,非常老的新專業
對于皮影,大多數人都并不陌生。即便沒有見過真實的皮影戲演出,也通過各種古裝電影、電視劇知道了它的存在。在中國民協皮影藝術委員會的支持下,北戲開設“皮影戲表演”專業很順利。皮影藝委會主任魏力群教授、國家級皮影藝術家張向東、京西皮影傳承人王熙親自到學校調研指導。北京龍在天皮影文化園的董事長林中華介紹說:“據說,中國的皮影戲到現在有2000年的歷史,可考究的歷史從北宋開始,到現在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農耕時代出現的一種草根文化,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在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藝術在全國有十幾種不同的流派。但是各地的流派都出現了人才青黃不接、后繼無人的狀況。民間老藝人年事已高,皮影藝術面臨著生存的危機。”如何傳承皮影藝術,人才的培養是關鍵。對于北戲在高職開辦皮影專業,林中華認為這是開先河的創舉。他說:“國家在宏觀政策上對傳統文化的大力支持我們有目共睹,但是傳統文化如何發展,實處落在哪里,一直都是很難解決的問題。如今,北戲在開辦皮影戲表演專業,為皮影藝術培養大專人才,是新時期傳承皮影藝術的一個重要突破。”
〔意義〕

談起皮影專業,劉侗院長說:“這是一個非常老的新專業。對學院來說它是一個新的專業,對社會來說,它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形式。目前全國還沒有任何一所高校設置過皮影專業,我們是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皮影作為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形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受到國家的重視。但是對于人才的培養一直沒有落到實處。這件事總要有人去做,我們有責任擔當此任,推動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皮影作為一門非常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在中國的存在范圍很廣,華北、西北、東南地區都有。目前文化演出市場中所占的份額比較少,同時這門藝術在當代的劇場環境下操作起來、操演起來有一定的局限。從我們調研的結果來看,目前很多皮影劇團在演出中僅僅是操作皮影,而演員本身不唱,靠放錄音來進行表演。以前的皮影戲演出時,藝人是既能操作又能唱,身兼數職,很多藝人甚至掌握多種聲腔。僅靠放錄音來表演皮影戲,是皮影藝術衰落的表現,它已經不完整了。這門傳統藝術如果繼續這樣走下去,未來堪憂。一門古老藝術形式的傳承要有要求有標準,培養要有目標,才能培育出合格的傳承人。傳統皮影藝術與中國戲曲有相通的地方,皮影劇中的很多劇目原本就出自戲曲。在我們學院開辦專業,是利用北戲豐厚的戲曲教學資源,在皮影藝術的傳播、人才的梯隊建設上做點有意義的探索工作,是我們對傳統藝術的一種傳承方式?!?
〔專業特點與教學方式〕
北戲許翠副院長說:“北戲希望通過開設皮影藝術表演專業,讓更多的對皮影戲感興趣的孩子能夠接受系統的、專業的教育。由于是新開辦的專業,皮影表演專業核心課程教師資源短缺,北戲與唐山市皮影劇團以及北京龍在天皮影藝術團開展合作辦學,將皮影界權威泰斗請進北戲,為學生教授皮影制作、唱腔、表演等專業知識?!?/p>
一個新專業的開設,有很多籌備工作需要做。專業如何設置、課程如何安排、聘請什么樣的教師……北戲所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可想而知。學院教務處主任王雷說:“經過多方調研、研討,最后我們決定將皮影專業放在了地方戲曲系中,開設皮影戲表演的專業方向。本身皮影戲就是地方戲曲的一種,國家對戲曲表演一直實施優惠政策——不收學費,這對于很多想學皮影的孩子來說是一種激勵。為什么我們選擇在高職開辦皮影專業呢?因為皮影戲演員需要有一定的戲曲基礎,戲曲表演方面涉獵很廣,需要一定的經驗。從高中畢業生中挑選學生會更適合未來從事皮影戲的人才要求。在教學方面,我們也有一定的經驗。我們曾經為北京龍在天皮影劇團進行過短期的培訓,學員在表演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培訓的效果很好?!?/p>
地方戲曲系主任張學寶說:“一般的戲曲是演員站在舞臺上去表演,而皮影戲則是在屏幕后面表演。自從北戲決定開辦這個專業以后,我就開始專注它方方面面的信息。它很有特點,在表演形式上與眾不同。開辦的課程和教學方式方法也和其他戲曲不同。在上課的時候皮影教學需要有幕布,對光線有要求,上課要拉上窗簾。道具需要制作,對道具的制作有特殊的要求?,F在整個學院都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和相關專業人士需要緊密的溝通,我們系要與學院其他部門協商有關教室的安排,新生入學的教學設施、道具的準備,教師的聘任,教學內容、教學進度的安排等等。壓力很大,但是我們有責任將這個古老的藝術形式傳承下去,所以我們將舉全系之力辦好這一專業,希望未來它能夠成為地方戲曲系的一個主要專業之一,不斷地傳承下去?!?/p>
對于面臨的困難,王雷主任說:“在我們院校,專業基礎課、公共課的教學都是沒有問題的。困難主要來自核心課的教學。學院不可能拿出皮影戲教師來,我們就與中國民協皮影藝術委員會、唐山皮影劇團、北京龍在天皮影劇團等聯系,最后決定專業課老師由他們來提供。其他的專業基礎課,比如我們的戲曲專業的教學——基功老師、身訓老師、把子老師、表演老師都由我們來提供。皮影專業有自身的特點,一個好的皮影演員,不僅要會表演,還要會制作皮影。”
地方戲曲系副主任張寶學說:“戲曲專業基功課程對于皮影戲表演來說非常重要。如果這個人自身練習過戲曲中的翻打,有了切身感受,當他操作皮影的時候,他可以憑著感受去操作道具,操作也會更真實、自然。對于皮影專業中各種課程需要安排多少時長,目前還需要具體的溝通。皮影戲有自己的特點,往往需要在全國各地演出,劇目雖然相同,作為皮影戲演員的配音在北京可以唱京劇,到了河北就要唱河北梆子,到了唐山要唱評劇,到了安徽則需要唱黃梅戲……所以皮影專業需要涉獵的范疇很廣,要學很多劇種,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所以我們要和皮影的有關專家、領導,一起為這個專業量身定制,有針對性地制定一個特別詳細的教學計劃。”
〔招生〕
開辦新專業,北戲首先面臨的就是招生方面的壓力。黃珊珊副院長說:“北戲對于人才培養一直強調的是孩子職業能力的培養,未來畢業要一方面能就業,另一方面,要能就好業。因為今年是第一年招生,面臨的困難很大。社會上對皮影演員的認知度不夠,所以我們不遺余力地到各地去宣傳招生。我們對開辦這個專業很有信心?!睂iT負責學院招生的向芳老師說:“唐山市藝術學校(中專)有皮影專業,我們從那里招收了幾名畢業生。在招生考試的時候我們聘請唐山市皮影劇團的兩位專業演員、北京龍在天皮影劇團的團長等專業人士來做評委,希望能招收到熱愛皮影專業的適合的學生?!?/p>
北京龍在天皮影劇團的林中華說:“自從北戲開辦大專專業培養皮影藝術未來的人才這一信息被宣傳,很多人來電話向我們咨詢。相信這個專業會越辦越好,未來的前途非常光明?!?/p>
龍江劇專業:院團合作
龍江劇是一個年輕的地方戲曲劇種,其歷史還不到60年。1959年,周恩來總理在“東北三省協作區會議”上提出要發展東北地方戲曲,龍江劇就此誕生。龍江劇是以二人轉和拉場戲為基本元素,吸收東北民間歌舞,經逐步發展所形成的戲曲形式。
黑龍江省龍江劇院楊曉全院長介紹,戲曲是“唱念做打”的藝術,而龍江劇則是“唱念做舞打”。其中的舞,主要是指東北秧歌、手絹舞、扇子舞等東北地方特色舞蹈。可以說,龍江戲在演員的基本功,也就是身段、把式、基舞功等方面,與其他戲曲藝術形式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
楊院長學京劇出身,對京劇藝術的認識和理解十分深刻。京劇的博大精深,戲曲基本功的規范和嚴謹,在所有的戲曲藝術形式當中是首屈一指的。而培養了中國許多戲曲藝術大師的北戲,無疑是最尖端的戲曲藝術學府之一。楊院長認為,龍江劇十分年輕,在藝術特征和程式以及基本功方面來說,很多東西還不成熟。把學生送到北戲學習,能夠讓學生們在戲曲基本功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六年課程結束后,正趕上龍江劇藝術人才接續,既能為龍江劇帶來優秀的新演員,又能讓學生們馬上學以致用,時間點配合得非常的合適。楊院長相信,龍江劇的振興,最關鍵的還是要靠人才。把學生送到北京最高的學府去深造,是為了培養尖端人才。經過北戲專業的培訓,這批學生在畢業的時候,一定能夠成為龍江劇院的藝術骨干力量,是龍江劇的未來和希望,他們優秀的表現,一定能為龍江劇的發展繁榮以及從地方走向全國,做出很大的貢獻。
〔意義〕
從2016年開始,北戲與黑龍江省文化廳簽署了三項人才培養的合作協議,陸續為黑龍江省在北戲的中專開辦了京劇表演班和評劇表演班。
劉院長說:“北戲去年為黑龍江省開辦了京劇班、評劇班,今年開辦龍江劇班,完成了我們對黑龍江省三個主要的劇種全方位的支持——未來人才的培養。龍江劇是黑龍江地區的地方劇種,全國唯一的一個團,和我們北戲相隔1000多公里,北京也沒有這方面的文化,但我們還是堅持按照和黑龍江文化廳簽署的協議把它辦下來。這些合作基于北戲現有的教學資源,戲曲的基工教學、身訓教學、舞蹈教學、聲樂教學這些資源,幫助他們在人才培養方面做一點工作,這也是北戲這樣的學校應該做的事?!?
教務處主任王雷介紹說:“這兩個班得到了黑龍江省文化廳的大力支持和重視。而龍江劇是一個典型的黑龍江省的地方戲,面臨缺少青年演員的現狀。經過多方協商,決定從今年開始在地方戲曲系中專部開設龍江劇專業,合作辦學。龍江劇是地方戲的劇種,戲曲演員需要從小培養,所以我們最終設置在中專開辦龍江劇專業,與黑龍江省的京劇班和評劇班一樣,都是6年學制?!?/p>
“國家很重視傳統戲曲藝術,對于教學更是鼓勵校際合作、校團合作。”我們院校這幾年對校際合作、校團合作非常重視,尤其是劉侗院長上任以后更是全面開花,與北方昆曲劇院合辦的昆曲班、北京曲劇團合辦的曲劇班,德云社合作的相聲班、中央芭蕾舞團的舞蹈班……合作辦學的項目越來越多。與黑龍江省文化廳合辦的京劇班、評劇班、龍江劇班更是跨省的合作,意義重大?!蓖趵兹缡钦f。
〔招生與辦學方式〕
在龍江劇的招生方面,地方戲曲系主任張寶學介紹說:“從龍江劇招生就能看出龍江劇的特點。不論京劇、評劇、梆子,其他戲曲首先考慮的是學生的嗓子,龍江劇第一考慮的則是形象,很重視舞臺形象,這個劇種從舞臺表現上來看,要讓觀眾看著很美,這是它的特點。龍江劇在表演的時候滿臺生輝,不像其他劇種在舞臺上以某一個主角演唱為主,而是人人能唱,更能演?!?/p>
招生負責人向芳老師說:“我們與龍江劇團進行聯合招生,專業考試的考委由雙方共同組成,黑龍江省龍江劇藝術中心楊曉全院長任主任考官。龍江劇是黑龍江傳統劇種,在黑龍江有很廣泛的群眾基礎,此次招生主要以黑龍江地區為主,兼顧東三省、內蒙古等地。招生情況很不錯。”
在辦學方面,許翠副院長表示,這兩個專業,在北戲是首次開設,目前還處于摸索和學習階段。北戲希望通過與權威專家以及專業院團的學習探討、合作辦學,為中國戲曲藝術的發展以及人才的培養,做出一定的貢獻。
與皮影專業一樣,龍江劇專業在核心課方面的教師也需要外聘。劉院長介紹,在教學上,龍江劇團會出一些專業師資、劇目師資,過來協助北戲一起來辦學。將來,龍江劇這樣的教學應該在三四年級以后,要大量進團實踐,和我們慣常的辦學(本校自主招生的)機制不一樣。
克服困難,充滿信心
2017年開始,北戲同時開辦兩個新專業。對于北戲來說,是對傳統文化傳承的一份承諾,更是一份始終堅持的責任感。
兩個專業的開辦,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面對困難,北戲人選擇了勇于承擔,并對此充滿信心。
黃珊珊副院長說:“我們對教學計劃作了很詳細的安排。北戲的教學特點是強調學生的藝術實踐。每一個專業的學生進入學校后,通過一段時間的正規課程學習,開始通過實踐進行進一步的學習。為了讓這些學生未來能夠就好業,我們除了安排他們到劇團實踐外,未來也會把一些原創項目,放在我們學校的演出計劃中來。對于這兩個專業的未來建設,我們充滿信心?!?/p>
教務處王雷主任說:“我們趕上了好時候、好政策。國家對傳統文化支持力度很大,我們的專業申報都很順利。有國家的支持,學院領導的重視,我們對這兩個新專業的未來很有信心?!?/p>
地方戲曲系主任張寶學說:“從2010年籌備地方戲曲系以來,已有7年的時間了,我無時無刻不想著把地方戲曲系做強做大。隨著龍江劇和皮影兩個專業的加入,地方戲曲系呈現了一個我一直做夢都想實現的盛況。今年9月地方系共有評劇、河北梆子、北京曲劇、龍江劇和皮影表演 5個大的專業方向。這是我們調整專業設置的一個嘗試。雖然有困難、有壓力,但是我們北戲的每一位教師,都對未來充滿了信心?!?/p>
(編輯·宋冰華)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