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石紅



【摘要】 目的:為有效治療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探究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用于臨床血糖控制治療的可行性。方法:選取經常規用藥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一般組給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組予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對兩組治療情況進行記錄比較,檢測用藥前后患者血糖、C肽空腹及餐后水平,統計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結果:一般組低血糖發生率為17.1%,明顯高于治療組的2.9%,治療組低血糖發生少(P<0.05);治療組較一般組血糖恢復用時少、胰島素使用量小、治療總費用少、住院時間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改善率為97.1%,明顯高于一般組的82.9%,治療組血糖控制效果優于一般組(P<0.05)。結論:臨床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血糖控制穩定,治療費用少,恢復快。
【關鍵詞】 血糖控制不佳; 胰島素泵; 2型糖尿??; 強化治療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Pump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oor Glycemic Control Type 2 Diabetes/CHEN Shi-h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1):100-104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pump therapy in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in patients with poor glycemic control type 2 diabetes.Method: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ith poor blood glucose contro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general group received subcutaneous injection insulin for many times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pump treatment,the treatment condi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blood glucose,C peptide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level for patients after medication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during meditation of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of the general group was 17.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2.9% of the treatment group(P<0.05).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had less blood glucose recovery,less insulin usage amount,less total treatment cost,and 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mprovement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7.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2.9% of the general group,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group(P<0.05).Conclusion:Patients have stable blood glucose control,less treatment costs and fast recovery by applying clinical 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pump therapy in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in patients with poor glycemic control type 2 diabetes.
【Key words】 Poor glycemic control; Insulin pump; Type 2 diabetes; Intensive treat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uoding City,Luoding 5272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1.028
近幾十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們飲食習慣改變、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加,但自身代謝能力下降、體質變弱,各種疾病發病率明顯上升,其中糖尿病發病率在全球呈直線性上升,其已成為影響人類身心健康的全球性疾病[1-2]。尤其對于占糖尿病人數90%以上的2型糖尿病,有學者研究疾病主要由于胰島功能損傷、胰島素分泌異常導致。但近幾年隨著臨床研究深入臨床發現疾病發生除了受遺傳、胰島細胞功能減退影響,糖毒性、脂毒性也與疾病發生、發展相關[3]。疾病以老年者為高發人群,治療重點在于調控血糖水平、控制疾病發展、減少微血管、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目前臨床多以口服降糖藥、注射胰島素方式進行治療[4],但對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長期高血糖不僅會造成胰島細胞分泌減少,同時還會產生胰島素抵抗,造成血糖難以控制在正常范圍內[5]。有學者提出進行短期強化治療,能快速控制血糖、減少并發癥發生、改善患者胰島功能[6]。對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5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2016年12月經常規用藥血糖控制不佳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無相關精神病史可積極配合治療有良好依從性,經檢查符合臨床糖尿病診斷標準[7];對所用藥物無相關禁忌證、嚴重過敏反應;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未發現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心腦血管疾病者。排除標準:經檢查發現患者因疾病出現多臟器病變,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合并感染者,無法良好配合、依從性差者;入院時患者出現意識障礙、休克昏迷等情況,臨床資料不全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一般組和治療組,各35例。其中治療組男16例,女19例,病程4~13年,平均(9.0±1.2)年,年齡37~75歲,平均(61.5±4.7)歲;
一般組男15例,女20例,病程2~12年,平均(8.7±1.5)年,年齡39~76歲,平均(61.7±4.5)歲。
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停用有促分泌的降糖藥物,可持續服用α-糖苷酸抑制劑、二甲雙胍藥物,一般組每日3餐前皮下注射賴脯胰島素注射液(注冊證號:國藥準字J20140152,產品規格:3 mL∶300單位,禮來蘇州制藥有限公司),同時于夜間注射重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注冊證號:國藥準字S20050051,商品名稱:長秀霖,產品規格:
3 mL∶300單位,甘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起始劑量0.5 IU/(kg·d),后根據患者血糖情況可調整用藥劑量,注射部位為大腿、腹部、上臂、臀部,每天固定時間進行給藥。治療組使用胰島素泵(福尼亞四代泵)進行持續輸注胰島素,設置24 h藥物基礎量,取平臥位于臍周5 cm外區域,將泵導針扎入皮下,使用胰島素泵電源驅動活塞,對患者進行注射胰島素。并根據患者病情、血糖水平調整用藥劑量,一般餐前給予大劑量藥物,而餐后2 h則根據患者血糖水平給予小劑量藥物,本次治療時間為10 d,同時在用藥期間對患者飲食進行控制,督促患者加強身體鍛煉,每日對空腹、餐后血糖檢測記錄。
1.3 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對兩組治療情況(血糖控制時間、治療總費用、胰島素使用量、住院時間)進行記錄比較,檢測用藥前后患者血糖、C肽空腹以及餐后水平,統計低血糖發生,評估疾病治療效果。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5 mL,放入抗凝管中使用離心機對樣血進行離心處理,參數為3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動化生化分析儀對血糖進行檢測,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C肽水平。臨床以血糖低于3.9 mmol/L時為低血糖,血糖控制指標為:空腹血糖7.0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在10 mmol/L以下。根據文獻[8]癲癇恢復評估表,治愈顯效:用藥后患者血糖控制,且餐前、餐后血糖波動平穩,無低血糖出現;恢復良好:患者血糖絕大部分時間在正常范圍,僅在用餐前后會出現較大波動;有所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C肽水平有好轉。無進展: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血糖一直處于高水平狀態。改善=治愈顯效+恢復良好+有所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情況統計對比 治療組較一般組血糖恢復用時少、胰島素使用量小、治療總費用少、住院時間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情況比較 入院時兩組血糖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治療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恢復效果較一般組好(P<0.05)。見表2。
2.3 兩組用藥前后血清C肽水平變化比較 入院時兩組C肽水平比較,差異均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治療組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恢復效果較一般組好(P<0.05)。見表3。
2.4 兩組用藥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組改善率為97.1%,明顯高于一般組的82.9%,治療組血糖控制效果優于一般組( x2=11.202,P<0.05),見表4。
2.5 兩組低血糖情況比較 一般組6例出現低血糖,發生率為17.1%,治療組1例,發生率為2.9%,治療組低血糖發生少( x2=11.202,P<0.05)。
3 討論
隨著糖尿病發病率不但上升,尤其對于2型糖尿病者,需要有效控制血糖,以避免血糖長時間保持較高水平,對胰島B細胞造成損害,加重胰島素抵抗,導致病情發展形成惡性循環[9]。有研究表明若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環境,易誘發組織器官功能性損傷,出現微血管、血管并發癥,進而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質量,臨床對糖尿病治療一直多遵從階梯式療法[10-11]。即在飲食運動療法不佳時口服降糖藥物,在多種藥物聯合患者血糖仍控制不佳時,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胰島素能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從而彌補生理性胰島素分泌缺陷,達到降低血糖水平的目的[12]。目前胰島素多以皮下注射、泵注這兩種方式進行給藥,皮下注射降糖效果理想但需要多次給藥,不僅有造成局部感染、胰島素外漏、針刺傷的可能性,同時操作繁瑣、治療時間長,用藥后患者血糖波動較大、正常活動受限,患者易產生厭惡感、用藥依從性差[13-14]。有研究表現皮下多次注射胰島素,易導致患者出現低血糖,從而對中樞神經、心血管造成損害,胰島素泵是近幾年臨床新推出的一種給藥方式,其操作簡單、安全,能有效控制患者各時間短血糖水平,使患者血糖維持在正常范圍[15-16]。有學者提出對于血糖控制不佳者使用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能快速將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圍,有效控制患者高血糖狀態,減輕高血糖對胰島B細胞抑制作用,減少低血糖、意識障礙并發癥發生,患者住院時間短、胰島素用量少、費用低[17]。
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會導致胰島細胞功能減退,C肽是胰島素源的降解片段,在人體內穩定不受胰島素藥物影響,能有效反映胰島功能。本次研究發現入院時兩組C肽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兩組患者C肽水平均有改善,治療組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恢復效果優于一般組(P<0.05),結果表明使用胰島素泵注能有效改善胰島B細胞功能。本次研究發現用藥后治療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恢復效果較一般組好(P<0.05)。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好、并發癥少,其在治療時能有效模擬人B細胞分泌方式以及機體用餐時胰島素快速分泌狀況,設置基礎量、餐前給藥量,行24 h胰島素持續自動輸注,從而將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圍內[18]。有學者研究發現胰島素泵給藥可調節患者肝糖輸出,降低患者高糖毒性,胰島素釋放更為符合人體生理,同時其有效調節外周組織對糖的再利用,使患者空腹血糖趨于平穩[19]。同時泵注胰島素能避免餐前低血糖、餐后高胰島素血癥的問題,使患者血糖水平波動小、保持穩定,促進胰島B細胞功能恢復,減少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此給藥方式還能避免多次注射造成局部感染、針刺傷等風險,安全性高、患者用藥順應性高,同時其應用范圍較廣對于肢端肥大癥、急性并發癥、生活不規律、內分泌疾病合并糖尿病等患者均可行胰島素泵給藥[20]。本次觀察發現治療組較一般組血糖恢復用時少、胰島素使用量小、治療總費用少、住院時間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改善率為97.1%,明顯高于一般組的82.9%,治療組血糖控制效果優于一般組(P<0.05)。
綜上所述,臨床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血糖控制穩定,治療費用少,恢復快。
參考文獻
[1]李力,劉芳.胰島素泵與皮下注射諾和靈強化治療初發2型糖尿病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2):2470-2471.
[2]祝方,紀立農,韓學堯,等.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誘導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良好控制的臨床試驗[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3,11(1):5-9.
[3]劉黎芳.兩種胰島素聯合用藥治療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14):1689-1691.
[4]李偉,張勤,蒲琳,等.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對初發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西部醫學,2009,21(10):1662-1664.
[5]楊穎,田源,高凌等.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加用地特胰島素或甘精胰島素的療效比較[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2,15(3):140-142.
[6]黃啟亞,李紹清,楊彩嫻,等.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響[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09,14(6):474-475.
[7]李文華,林梅,劉永健,等.地特胰島素聯合門冬胰島素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和安全性觀察[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11):836-838.
[8]鄔培紅.甘精胰島素聯合門冬胰島素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5):99-101.
[9]夏曉黎,葉軍.胰島素泵與不同基礎胰島素短期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對比[J].吉林醫學,2013,34(5):845-846.
[10]陳雪,石曉聰,彭宇輝等.胰島素泵短期強化治療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9):1314-1316.
[11]史春虹,季陽陽,白然,等.實時動態胰島素泵與“雙C”方案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對比[J].中華醫學雜志,2015,95(24):1930-1933.
[12]陳靄玲,黃知敏,伍基顏,等.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態度對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后血糖控制的影響[J].新醫學,2011,42(10):640-644.
[13] Wenying Y,Juming L,Jinping W,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14]鄭慧,趙鳳叢.初診2型糖尿病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1):64-66.
[15]張蘭,何繼東,歐陽曉波,等.兩種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對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12):3418-3419.
[16]肖紅珍,俞芳,路一芳,等.動態血糖監測聯合胰島素泵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5):3577-3578.
[17]石鋒,吳豫梅,吳永新,等.動態血糖監測系統聯合胰島素泵在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3,53(16):18-21.
[18]孟曉敏,姚靜,王鳴,等.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護理研究,2005,19(5):393-394.
[19]梁瑞勇.胰島素泵強化治療2型糖尿病32例的臨床觀察[J].廣西醫學,2009,31(6):813-814.
[20]劉博偉,尹福在,陸強,等.短期應用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初發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07,24(11):1846-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