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全義+李旭
【摘要】 隨著骨科學不斷發展,國際之間學術交流日益增多,提高骨科醫生英語水平勢在必行。骨科醫生工作強度大,骨科醫生英語學習時間較短。骨科亞學科分科細,與其他學科具有交叉,需要掌握的知識量大。骨科專業英語詞匯來源廣泛,背景復雜增加了專業英語學習難度。因此,臨床骨科教學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骨科醫生英語能力仍不足,英語教學師資隊伍有待提高,考核機制需要完善。面對臨床骨科教學存在的問題,優化教育模式有利于骨科醫生醫學專業水平與英語水平的提高。因此,以“骨科英語教學現狀分析與探索”為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 英語教學; 骨科學; 教學改革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Orthopedics in English/GUO Quan-yi,LI X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1):128-13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rthopedics and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world,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English skills of orthopaedic surgeon.Because of the high labor intensity of orthopaedic surgeon,the time for orthopedist to study English is short.In addition,rthopedics has multiple sub-specialty,and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disciplin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vident,orthopedist have to learn large quantity of knowledge.Medical vocabulary has extensive sources and the background is complicated.Teaching clinical orthopedics in English is special.Nowadays,English ability of orthopedics is still insufficient,the number of teacher is not enough and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should improve.Facing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 orthopedics in English,optimizing the teaching-learning models could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orthopaedic surgeon in the practical use of language.Therefore,we spread out discussion mainly from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orthopedics in English.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Orthopedics; Teaching reform
First-authors address:Institute of Orthopedics,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Beijing 10085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1.035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世界醫學技術水平日新月異,國際性學術交流日益增多。國際化程度已經成為衡量醫院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醫院國際化進程中,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又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新世紀醫學人才,需要具備良好的醫德風尚、專業技術水平的同時,要具備能夠在國際平臺交流的英語水平[1]。在骨科學快速發展的今天,有兩個方面必須面對:一方面,隨著物理學、材料學、分子生物學以及計算機技術在骨科中的應用,新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臨床骨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大多數與此相關的研究成果都發表于以英文為媒介的SCI期刊,重要的國際骨科會議也均為英文會議。另一方面,西醫骨科學起源于歐洲,從英語角度學習有助于對學科專業知識理解。因此,提高骨科醫生的英語水平有利于學習新技術、新理論,探索新方法。
1 骨科英語教學有其特殊性
1.1 骨科醫師工作強度大,減少了其學習的時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在此過程中,各種老年疾病、慢性疾病逐漸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有研究預測,由于人口壽命的延長,退行性疾病和骨關節炎發病率逐漸增加,接下來的幾十年以后65歲以上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將極大依賴于骨科醫生[2]。同時,由于現代社會交通運輸、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交通事故傷和工傷也越來越多,使得骨科醫生工作強度不斷增加。骨科醫生必須提高工作速度,并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臨床工作中。再加上以實踐性、操作性強[3],對醫生體力要求高為特點的骨科日常工作,導致骨科醫生英語學習的時間減少。
1.2 骨科亞學科劃分較細,增加了專業英語學習的內容 骨科分科較細、病種較多,骨科醫生的學習內容隨著社會發展、病種的變化不斷增加,所需學習的專業英語知識也逐漸增加。現代社會交通運輸業、工業、建筑行業快速發展,使得除單純性骨折脫位外粉碎新骨折、多發性骨折頻發。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好轉與醫學的發展,化膿性關節炎和脊髓炎、結核病已經逐漸減少,但類風濕、脊柱側彎、強直性脊柱炎等慢性骨關節疾病逐年增加。此外,退行性骨關節病所引起的頸椎病、腰椎病以及增生性骨關節炎也是門診中遇到的最多的病種[4]。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為例,學科分類較細,包括創傷、脊柱、關節、腫瘤、運動醫學、康復骨科、骨科基礎研究等亞學科。各亞學科專業程度高,術式復雜,骨科醫生除了從傳統教材學習專業知識以外,還需大量閱讀國際上最新的、最前沿的英文文獻,導致醫生成長過程漫長,需要掌握的專業英語知識量大。
1.3 骨科專業英語詞匯來源廣泛,背景復雜 現代西醫骨科起源于歐洲[5],亞學科專業領域專業英語詞匯多種多樣,專業性強,并且很多專有名詞以重大貢獻者名字命名,如踝關節骨折中Cotton骨折、股骨踝間骨折中的Swashbuckler手術入路等。骨科專業名詞極多,增加了掌握的難度。
1.4 骨科和其他多學科具有交叉,增加了需要掌握的詞匯量 現代骨科不僅與醫學影像學、神經外科、腫瘤科、風濕免疫科等臨床學科關系密切,同時骨科的發展與材料學[6]、力學[7]、分子生物學[8]、信息技術發展[9]息息相關。如材料學與力學的發展使得內固定和外固定器材不斷更新,組織工程技術在骨科的應用為關節軟骨損傷治療提供了新思路。基礎醫學研究成果與臨床醫學中的轉化越來越廣泛,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使得醫生對疾病的認識更加深入。近些年來計算機技術發展使得手術機器人逐漸應用于骨科,例如專科設計的 Robodoc機器人系統、MAKO-plasty機器人系統、Acrobot機器人系統、SpineAssist機器人系統[10]。其他學科在骨科中的應用使得國內優秀的骨科醫生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骨科專業知識,并且需要閱讀大量相關學科英文文獻,英語要求相對更高,跨學科英語知識需求量更大。
2 骨科臨床英語教學現狀和問題
2.1 臨床骨科醫生英語學習主動性低、英語能力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 在骨科學基礎教學中,教師對骨科知識均采用為中文授課方式。骨科學知識量大,中文骨科知識掌握起來都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增加專業英語知識的教學則使學生掌握起來難度更大。因此,在基礎知識學習階段大多數學生對醫學專業英語熱情較低,他們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日常交際英語上,常忽視骨科專業英語的學習[11]。國內一些醫學院校已經嘗試開展雙語教學課程,很多學習基礎好的醫學生也意識到了提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專業知識的學習[12]。但大多數醫學生對專業英語重要性的認識仍讓需要提高。
我國的臨床醫學研究生特別是同等學力研究生,比較注重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他們把重點放在臨床實踐中,常常忽視英語的學習[13]。他們所具有的英語能力主要來源于各種各樣的英語考試,如研究生英語入學考試、CET4、CET6等,這樣的英語學習具有被動性、短時間性、應試性的特點。特別是對于進入骨科臨床工作的骨科醫生,當通過這些考試后,忽略了進一步的英語學習,出現類似于其他領域醫學工作人員英語水平不能滿足工作需要的現狀,包括具備一定英語閱讀能力,但無法使用流利的英語與外國同行交流,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但難以獨立完成高水平英文文章的發表[14]。
2.2 骨科專業英語教材匱乏 雙語教材的缺乏是制約任何專業英語教學水平的重要因素[15],骨科學亦是如此。現代骨科起源于國外,通過幾十年我國骨科人的努力,中文骨科教材已經逐漸趨于成熟。雖然骨科學中有很多專業詞匯都有被認可的中文譯文,但經過單純的、傳統中文骨科教學,醫生很難將中文名稱與相應的英文名稱結合起來。至今,專業的、公認的、內容全面的、及時更新的雙語骨科教材仍然沒有誕生,大型的骨科英文原版教材專業性強,但對于大多數臨床骨科醫生閱讀難度較大。
2.3 骨科專業英語師資力量匱乏 配套的骨科專業英語師資隊伍對骨科醫生英語教學有重要影響。執行骨科英語教學的教師不僅應具備豐富的骨科臨床經驗,同時還應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由于歷史的原因,很多骨科老專家年輕時沒有機會接受優良的英語教學,出國留學機會較少,雖然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但缺乏骨科英語教學的水平。年輕的骨科教師英語水平較好,但骨科臨床經驗未達到一定的火候。公共英語教師對臨床知識了解較少,教學方式與其他專業類同,不能滿足骨科專業需求。師資力量在臨床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還受教學興趣、認識程度、教學方法、自身水平等因素影響。目前雙語教學中教師狀況不容樂觀。由于雙語教學好壞與職稱評定、獎金和任期考評沒有直接關系,教師在雙語教學中積極性不高[16]。此外,隨著高校的擴招,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師資資源顯得更加緊張[17],這也影響著臨床專業英語教學質量。這些現象導致我國骨科專業英語師資力量匱乏。
2.4 骨科專業英語考核機制缺失 包括骨科專業的臨床醫生英語水平的評價還多限于CET4、CET6、雅思、托福等公共英語考試,這些考試并不能對專業英語水平起到考核的作用。因此,公共英語的學習與專業英語的學習逐漸脫節。醫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常把注意力集中于公共英語,而對專業英語學習不足。醫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由于缺乏專業英語考核機制,多把精力集中于臨床知識學習忽視專業英語學習。
3 骨科臨床英語教學優化方案
3.1 明確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提高骨科醫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首先要盡早從思想上讓他們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具備一定骨科臨床專業水平的醫生通過閱讀英文原版教材可以使自身業務水平獲得進一步提高。國際上最新,最受關注的科研成果大多發表于以英文為媒介的SCI期刊。一名優秀的、走在骨科發展最前沿的醫生,要想迅速學習國際上最前沿的骨科知識,了解最新科技動態,并與國際同行進行學術上的交流,良好的英語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良好的英語水平是骨科醫生走向前沿,走向國際的敲門磚,因此盡早從思想上重視骨科專業英語的學習極為重要。
3.2 加強師資培訓,提高師資水平 師資力量決定著醫學英語教育的實施程度。專業英語教學對教師的業務水平要求很高。骨科專業英語師資隊伍,應兼具良好的臨床業務水平與專業英語知識水平。由于目前骨科專業英語教育發展較慢,師資力量缺乏,因此,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啟動骨科專業優秀英語教師人才儲備,提高師資水平[18]。啟動優秀骨科英語教師人才儲備建設的的方法很多,包括選取英語基礎好的骨科醫生進行教育教學培訓;也可選取優秀的英語專業教師和骨科醫生進行聯合教學培訓;在一些骨科實力較強的科室,選取有海外留學背景的醫生進行專業英語教學培訓等等。同時,由于雙語教學教師工作量更大,對于英語教學教師可以制定相關鼓勵政策。例如,從職稱評定、獎金和任期考評上給予一定支持可以提高英語教學積極性。增加優秀的醫學英語教師與海外醫學院校的交流可以提高英語與專業知識水平。長遠來看,構建英語教學專業教師與臨床醫學專業教師交流平臺,能夠促進英語教學與醫學專業教學共同發展,英語教學與臨床醫學結合必定是未來的教育方式。
3.3 階段教育、分層教育設立實用課程,因材施教 由于醫學生年齡各異,英語水平良莠不齊,英語教育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階段應有不同的教育模式[19]。醫學生本科階段是公共英語基礎教育的黃金時期,在本科階段教育重點要放在基礎英語學習如閱讀、聽說、寫作能力上。有調查表明,較好的公共英語水平的學生能夠更快的適應專業英語學習環境,并且有較高的理解能力[20]。因此,提高公共英語水平是進一步學習專業英語知識的基礎。
課堂是醫學專業英語教育的主陣地之一[21]。在骨科專業學習階段要注重骨科專業英語教育與公共英語教育相結合,教育的起點是學生全面掌握骨科專業詞匯,與骨科專業知識結合起來,這樣能減少后期閱讀英文文獻的難度。對于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教育者應該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出發,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可以采用“互動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加強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22]。對于公共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如本碩連讀醫學生和本碩博連讀醫學生,在經過一定的公共基礎知識后可以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穿插英文專業詞匯的講解。中英文雙語教學中不能摒棄中文專業知識的內容,在中文教學的基礎上穿插英語知識專業知識還能促進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在課堂中增加文獻閱讀研討課,可以為師生互動能力,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并且鍛煉文獻閱讀能力[23]。國內很多骨科教材多為國外教材譯文,對于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嘗試引導閱讀英文原版教材,以便更好地了解骨科專業知識。
在骨科研究生階段,由于很多院校畢業要求需發表SCI論文,定期開設英文文獻閱讀與寫作相關課程能夠提高骨科醫學生文獻閱讀能力,對醫學生科研、英語都有促進作用。碩士研究生臨床教學中定期組織英文文獻匯報,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學習興趣,提高研究生對最新知識的掌握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24]。積極鼓勵具備一定專業知識水平和英語水平的醫學生參加國內或國際上的英文學術交流活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促進優秀醫學生及時掌握國內外最新骨科動態,使優秀醫生專業水平和英語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3.4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制定科室英語學習計劃 臨床骨科英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交流骨科新知識,最終還是要更好地促進臨床實踐。因此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遠遠不能滿足高效促進臨床實踐的要求,日常的臨床工作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可以促進年輕醫生對專業英語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由于骨科亞學科分科較細,每一個亞學科都有自己的專業詞匯,在科室活動中制定英語學習計劃能夠潛移默化的提高醫學生專業英語知識。如在科室活動中,可以定期挑選最新的或者認可度高的英文文獻翻譯講解,定期采取英語教學查房,選取典型病例,使用英語匯報病情、診斷、治療等[25],既能使骨科醫生學習到骨科專業知識,同時又能提高專業英語水平。特別是,隨著大數據理念在各專業的廣泛應用,國際性的疾病治療指南越來越多,充分學習國內外指南以及最新研究進展,能夠使年輕骨科醫生用英語分析病例、系統性處理患者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26]。在一些國際化進程較快的醫院,診治外籍患者疾病的過程中使用英語查房不僅能提高醫護人員業務水平,同時對醫護人員英語專業知識與交流能力也有極大促進作用[27]。
綜上所述,在骨科學快速發展、國際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我國骨科的發展需要緊貼國際骨科發展趨勢。在此交流過程中,較好的骨科專業醫學英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骨科專業英語的學習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國臨床專業英語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這需要我們從實際出發,針對教育現狀采取策略切實加強骨科醫生專業英語教育。
參考文獻
[1]張川,胡興平,祝青國,等.醫學國際化背景下提高臨床醫生英語能力的幾點思考[J].中國醫師雜志,2014,(s2):171-172.
[2] Farley F A,Weinstein J N,Aamoth G M,et al.Workforce analysis in orthopaedic surgery: how can we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our predictio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2007,15(5):268-273.
[3]毛寧方,白玉樹,謝楊,等.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問題與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7(12):194-195.
[4]黃國忠,解傳信,吳德萬.21世紀基層骨科醫生面臨的挑戰[J].中國醫藥導報,2007,4(16):88-89.
[5]馮傳漢.中國骨科的過去與現在——在第四屆華裔骨科學術大會上的卓越成就特別演講[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4,6(10):1081-1084.
[6]馬劍雄,高峰,柏豪豪,等.可降解生物材料在骨科內固定中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2016,21(3):323-327.
[7]李亞軍.計算生物力學在骨科領域的應用與展望[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48):7869.
[8]田偉,趙丹慧.應發揮分子骨科對骨科發展的引領作用[J].中華醫學雜志,2008,88(37):2593-2596.
[9]郭衛春,黃文俊,汪光曄.計算機輔助導航技術在骨科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3):55-59.
[10]張軍良,周幸,吳蘇稼,等.手術機器人系統在骨科的應用[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5,23(22):2079-2082.
[11]趙敦.骨科教學查房中加強英語教學的探討[J].陜西教育:高教,2008,(12):98.
[12]王哲,辛娟,尹鑫.我校八年制醫學生雙語教學情況的調查研究[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2):187-188.
[13]向冰,林登萍.醫學研究生英語學習現狀分析及教學策略探索[J].考試周刊,2013,(41):87-88.
[14]康紅軍,周飛虎,趙妍,等.臨床醫生專業英語教學現狀分析與改革策略[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3):117-120.
[15]廖榮霞,譚雪焦,陳敏.加強醫學英語教材建設 推進醫學雙語教學[J].西北醫學教育,2013,21(5):1001-1004.
[16]王敏,張峽,郝勇,等.臨床雙語教學中教師狀況綜合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0(4):510-512.
[17]曹忠芹.反思教學與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2,(12):128-129.
[18]王吉云,馬志敏,李志明.醫學英語教學中師資分析及學生現狀的初步探討[J].中國醫藥導刊,2014,16(3):551-552.
[19]郭彥瓊,楊和平.淺談臨床醫學教育的三個階段[J].基礎醫學教育,2003,5(4):378-379.
[20]蘇力,李大榮,張淑云,等.臨床課程試行醫學英語教學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4,(3):29-31.
[21]林麗,任安經,袁文俊.八年制醫學生生理學雙語教學初探[J].西北醫學教育,2007,15(5):928-929.
[22]徐玉娟.互動式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3):194-196.
[23]田易,倪兵,吳玉章.文獻閱讀研討課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5,31(2):265-266.
[24]巴曉紅.英文文獻學習報告會在碩士研究生臨床神經病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10):94-95.
[25]鄭唯強,袁鵬群,沈姝,等.軍隊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英語查房教學實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4,21(8):780-782.
[26]張倩,張寧,李菁晶,等.英語教學查房在腦血管病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卒中雜志,2015,10(8):726-728.
[27]余穎娟,丁小容,曾杏珍,等.臨床護理英語查房的實踐與效果[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8):574-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