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焰青 李莉
摘要:廊坊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示范區,是首都產業轉移和提升的承載地,轉型升級是其傳統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這里著重分析了廊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困境與出路。
關鍵詞:廊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協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8.006
1.引言
自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廊坊的發展備受關注。廊坊在《關于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戰略部署、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把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先行示范區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其傳統產業的發展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艱巨任務。
2.廊坊市傳統產業發展現狀及困境
廊坊市具有代表性的傳統產業有:三河市的農畜產品加工業;霸州市的金屬玻璃家具、金屬壓延;香河縣的機械鈑金、紙制品包裝、家具制造;大廠縣的裝備制造;永清的無公害蔬菜、玻璃制品;固安縣的濾芯、釣具、林果花卉;文安縣的塑料化工、電線電纜、人造板;大城縣的古典家具、保溫建材、汽摩配件。一直以來,這些傳統產業是廊坊財政增收、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的重要支柱。
近年,廊坊市在電子信息產業、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城郊都市型農業等方面穩步推進,但仍然面臨經濟下行壓力。2015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連續23個月負增長,產業結構矛盾突出,傳統產業占比過大,轉型升級任務艱巨。
從企業內部環境看,首先是資金短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意味著涉足新的業務或領域,需要新的技術、設備和人力資源,這些都需要資金投入,同時面臨很多市場不確定性。很多企業持保守態度,堅持原有業務。雖然勞動力、原輔材料等成本不斷上升,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但往往由于融資能力不足,在準備或開始考慮轉型升級的企業中,都存在著資金短缺的困難。其次是缺乏高端人才,創新能力低。受京津吸虹效應影響,高端人才往往選擇職業發展空間更大、社會基礎設施更好的北京、天津。這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中面臨的困難。但高端人才是企業轉型升級的技術支撐,也是管理支撐。盡管有些企業轉型升級的愿望十分強烈,但均苦于人才缺乏而無力實現。
從企業外部環境看,現有政策及其宣傳不足。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政策等雖然已經出臺很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把我省建設成“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經多次修改的廊坊市《關于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戰略部署、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中也指出,要把廊坊市建設為產業轉型升級先行示范區。但在實際中政策宣傳不足,很多有轉型升級愿望的企業不了解這些優惠政策,影響了相關政策的貫徹實施。或者是企業雖然知道了這些政策,但還是存在人為障礙、體制束縛或是思想阻力,致使相關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實。
3.京津冀協同發展進程中廊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出路
3.1積極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引入創新技術與高端人才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戰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廊坊處于京津腹地,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在承接非首都功能中占據先天優勢。廊坊應依托現有傳統產業基礎,以承接非首都功能為抓手,重點承接與之相關的疏解出來的高端技術與人才,借助首都科技、人才高地的優勢,著重園區承載、成果轉化等平臺建設,培育龍頭示范企業,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3.2促進傳統產業與互聯網技術融合,踐行“互聯網+”行動
2015年《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出臺,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而實行互聯網+離不開大數據產業。2009年,廊坊開發區已經規劃占地3.32平方公里的云存儲數據中心產業園區。2015年,15.6萬平米數據機房、7200架大數據機架及8萬余臺服務器已經投入使用。廊坊市的大數據產業已產生一批典型應用及龍頭項目,例如華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在廊坊的項目:建設智慧河北云備份中心、河北中小企業創新云平臺等。廊坊應順勢而上,鼓勵傳統產業與互聯網融合。尤其是家具制造、現代農業、食品加工、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產業,應積極引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完成“互聯網+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
3.3出臺更加細化的政策與措施,建設更有吸引力的承接平臺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把我省建設成“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在承接非首都功能中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廊坊應建設更有吸引力的廊坊市承接平臺,無論是對內部企業而言,還是外部轉移企業而言,都需要完善的融資渠道與社會基礎設施。可以建立股權交易市場試點,讓更多中小企業可以發行公司債、金融債、可轉換債券,發揮民間資本力量。建立轉型升級信貸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政策和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信貸風險的補償機制,鼓勵更多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信貸支持。另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投人,改善教育、醫療、休閑旅游環境,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