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雅坤?
摘 要:在以新媒體技術為導向的視覺傳達發展機制下,視覺傳達與新媒體技術形式都在不斷地更新。時代的發展也催生了視覺傳達作為最終呈現受眾的消費平臺,來實現廣告視覺傳達的最大化。本文以視覺傳達的概念和特點作為切入點,探討新媒體對視覺傳達的影響,進一步指出了新媒體技術下視覺傳達的發展趨勢,以便實現視覺傳達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為今后的視覺傳達設計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視覺傳達機制;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法:G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04-0018-02
在以數字化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媒體發展趨勢下,視覺傳達作為主旨要素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秉持著創新的動態體驗。新媒體作為“第五媒介”比其它媒介擁有更多的特點。視覺傳達相較于報紙、廣播、電視和雜志等媒體形式發生了質的變化。它作為新媒體的介質,通過自身的設計表現,更多的凸顯富有時代特征的圖形設計內涵。
一、新媒體技術與視覺傳達
“視覺傳達”是人們用“看”的形式直接交流的結果,人們通過視覺媒介達成各種交流,也彌補了語言造成的溝通障礙的瓶頸。它作為圖文圖像設計的延伸,為不同種族和地域的受眾進行溝通交流提供了有效的理解和互動支持。視覺傳達是以“視覺符號”進行有效的信息“傳達”,是媒體應用的體現。視覺傳達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過程也是以它對新媒體實施影響的過程。視覺語言作為視覺傳達的一種形式,更易于海量信息的傳播。從新媒體實踐發展來看,它的速度和準確性都在迅速提高。視覺語言從二維過渡到三維空間的過程必須充分考慮文字的識別率、可讀性、速度、韻律及運動軌跡等問題。視覺傳達單純的語言表達,滿足不了受眾的生理及心理感受。視覺傳達為新媒體傳播帶來了享受和震撼,它的整合創新對道德層面和審美價值及人文關懷是新媒體精神內涵的具體體現。
二、視覺傳達機制-真實信息的設計之美
從機制層面來看,視覺傳達憑借視覺媒介為載體,利用新的學術概念具體地傳遞出一種真實世界的信息,從而體現出設計之美。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傳播領域,它從此有了更好的發展。它不僅是產品和商業模式的變革,也是更多地適應了國內外經濟發展的需求。以新媒體的思路設計出更好的視覺傳達的路徑,是面對媒體競爭的必由之路。
視覺傳達的基礎是視覺媒介,只有通過創新設計才能將視覺傳達真正延伸到社會領域的各個層面。廣告是它的基本形式,廣告視覺傳播通過電視、網絡廣告和微信公眾號等互動平臺形式,將海量信息傳播給受眾。視覺傳達機制的建立不是簡單地復合新媒體媒介的轉碼過程,而是應用圖文圖像、音視頻和動漫動畫等形式有機統一的過程,也在交互式數字化媒體平臺應用中為彌漫信息的傳播提供了有利途徑。視覺傳達的基礎是通過美術方式把需要表達的內容表現出來,以便于受眾的視覺接受并理解。從本質來講,文字、符號和色彩作為表達形式,更多的是出于對信息傳遞(達)的理解。它的機制的建立是要獲得信息傳播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共贏。在新媒體數字化的推動下,視覺傳達的方式和內容都要朝著精細化的市場來推廣。多樣化和人性化的傳播范式和理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商業所接受。
三、新媒體下的視覺傳達發展趨勢
1.視覺傳達發展與新媒體價值的對等性
就視覺傳達本身而言,必須具備價值。視覺傳達的受眾、傳達時間、傳遞條件和受眾心理等要素,是基于新媒體下視覺傳達發展過程中傳達主體和信息本身價值最終統一的目標。這是視覺傳達的價值,也是新媒體本身存在的價值。它在理念上依賴新媒體科技和互聯網交互式互動平臺,實現了傳達者和受眾之間的商業經濟效益的統一。所以,新媒體有效價值的參考就是視覺傳達價值的對等體現。近年來,視覺傳達的迅猛發展取得了質變的飛躍。它過了市場考驗以其獨到的傳達理念和傳遞方式,深入受眾的內心世界。實證調查顯示視覺傳達新的傳播理念和方式以及深度分析受眾的心理活動,形成了自身價值與新媒體價值的統一體。
2.視覺傳達發展的原創性
視覺傳達的發展及傳播要突出“新”穎。它的平面圖形強調原創性,也就杜絕了“原創性”抄襲,以區別于個體或團體進行的獨立設計,從而在視覺傳達設計時,要將時代賦予的新內容和理念融合到創作中。視覺傳達設計完全可以借鑒新媒體公眾傳媒的原創性,嫁接到它的設計中。作為新媒體創新的典范,視覺傳達設計在特定時空范疇內成為橋接新媒體技術的異質轉換。
3.視覺傳達與新媒體暈輪效應的結合
視覺傳達在新媒體環境下形成了一種因果聯姻,是視覺傳達所具備的特定的更迭效應。它在特定的時空內通過受眾視覺反映產生了相應的效果。正如平面設計在十九世紀中期的歐洲形成了巨大的視覺傳達的暈輪效應。它的效應變化發展在新媒體主流中也隨之發展,視覺傳達的概念也在其發展中發生了相應的蛻變。在多元信息爆炸的社會,手機作為視覺傳達的載體,在國內有超過12億人口的使用率。盡管手機所展現出來的畫面及質感范疇差異較大,但并不影響涌動的廣告信息的發展。無線網絡平臺的廣泛應用更是拓寬了視覺傳達的時空感,為實施新媒體技術提供了便利條件。
4.視覺傳達發展與新媒體生命力吻合
新媒體的價值是由新媒體的生命周期決定的,視覺傳達的價值也是如此。視覺傳達本身作為一種有生命的本體,在它的存在期間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價值。隨著新媒體浪潮的時代發展,它的細分思維影響也隨著新媒體不斷創意出新的層次。所以,視覺傳達必須把握好新媒體的核心價值,才能在新媒體技術傳播中占有一席之地。
盡管視覺傳達的形式和技術有了較大革新的價值基礎,它的設計的盲目發展不會對受眾產生較大的刺激和吸引力,也就喪失了其生命周期。常見的地鐵站廣告、超市大屏幕廣告和公交視頻等與新媒體視覺傳達的吻合設計,不僅具有新媒體的價值和生命力,同時也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參數依據。綜上所述,視覺傳達的發展趨勢是與新媒體相媾和的,新媒體影響下的視覺傳達設計必須從新媒體生態環境和生命周期考慮,才能實現快速迅捷的發展。因為真正意義上的視覺傳達,除了它的基本生命價值外,還體現了新媒體技術的價值。
5.視覺傳達設計發展要求
視覺傳達要堅持以技術為導向的原則。在藝術設計上,表現形式、運行方式和社會功能的表達必須滿足幾個要求:首先,視覺傳達必須突出主題。只有把握好主題,才能按照視覺心理規律和形式將主題主動地傳達(遞)給受眾。這是視覺傳達設計的基礎要求,也是視覺傳達要設計的風格和視覺沖擊力,從而創造出獨特的設計藝術,以滿足受眾的需求驅動。其次,在網頁設計形式上要重視把元素構成和主題思想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體現真實、有意義的設計。要使視覺傳達設計獲得良好的誘導力,還要對網頁之間的邏輯框架(空間層次、主從關系、視覺秩序)進行合理的應用,以更好地迎合視覺傳達的主題訴求。再之,視覺傳達必須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這是視覺傳達發揮時效性的靈魂所在。形式彰顯情緒、氣氛、格調、風尚和趣味,內容是主題、形象和題材等元素的總和。優秀的視覺傳達設計是形式和內容完美地高度統一的過程。注重二者的有機統一可以提高人性深度,體驗藝術個性和人文內涵精神。最后,在視覺傳達設計上還要使受眾心理和生理共同得到滿足需求,運用的視覺設計語言能在動態的多元化表達方式上使得受眾身臨其境,為他們的視覺感官帶來全新的享受。視覺傳達必須強調內容和形式的整體性。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只有把握好整體視覺設計的規律,才能站在獨特的風格上高屋建瓴,從而在視覺的版式、色彩和風格等方面形成“形散而魂不散”的整體設計理念。
四、結 語
在以新媒體為導向的視覺傳達發展機制下,視覺傳達設計與新媒體形式都在不斷更迭。新時代浪潮的發展軌跡,也催生了視覺傳達作為最終呈現給受眾的消費平臺,使得廣告視覺傳達的效果最大化。基于新媒體影響的視覺傳達設計的開發,必須與新媒體技術的價值相符并體現其原創性特點,還要與新媒體技術的暈輪效應和新媒體技術的生命力相互吻合。在設計創新發展中,只有順應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趨勢,才能最終實現視覺傳達設計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參考文獻:
[1] 魏遷.新媒體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發展趨勢研究[J].教育界, 2016(15).
[2] 單禹.主流類型商業體制下狡黠的空間策略——20世紀50年代好萊塢家庭情節劇空間呈現策略研究 [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14(5).
[3] 高虹.新媒體語境下網絡新聞媒體的視覺傳達探究[J].科技傳播, 2015(13).
[4] 李達林.“舊媒體”與“新媒體”——視覺傳達概念下平面設計的生存現狀探析[J].綏化學院學報,2013(15).
[5] 王夢豪,黃斌.新媒體語境下的視覺傳達設計探討[J].科技傳播, 2015(12).
[6] 周萌.新媒體藝術語言在視覺傳達中的應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5(17).
[7] 王瑩,王惠,王家燕.新媒體技術對視覺傳達的影響及其對運動品牌的推廣作用[J].大眾文藝,2016(8).
[8] 蔡曉軍.新媒體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發展趨勢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單), 2015(6).
[9] 何淑英.新媒體設計中的視覺傳達特征分析[J].大科技, 2016(12).
[10] 林成,王侹.數字媒體環境下品牌形象設計的科學轉型[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
[11] 王宇.互聯網時代的平面設計與新媒體融合研究[D].哈爾濱: 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12] 王叢.互聯網時代新聞媒體媒介事件報道的視覺傳播研究--基于對《紐約時報》網站的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6.
[13] 王婷.多維視野下的中國手機媒介--基于技術文化史的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6.
[責任編輯: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