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戌鵬
摘要: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已逐漸顯現出其弊端,其負債業務和中間業務都遭到了來自互聯網金融的巨大沖擊,商業銀行的利潤也因此持續下滑。為了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我國商業銀行應該轉型和優化其商業模式,選擇與互聯網金融融合發展,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影響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8.050
1.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的影響路徑
1.1商業銀行負債業務被分流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上市商業銀行存款余額的增速自2009年來處于持續下降趨勢,從2009年的28.2%的增速降低至2014年的9.1%,利潤更是降低至接近于零增長。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困境正好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狀況呈現兩極化。自2009年來,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呈現幾何式的發展是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受阻的主要原因。負債業務作為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基礎,指的是從社會公眾和企事業單位吸收存款。在2009年前之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存款余額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并且趨勢上增長率在不斷上升。另外,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的萎縮使得其存貸比不斷攀升,招商銀行2015年半年報顯示其存貸比已經高達76.88%,已經超過了銀行規定的75%的上限?;ヂ摼W金融的快速發展是造成商業銀行負債業務萎縮的根本原因。例如,我國貨幣基金總額在2013年6月只有3042億元,然后隨著阿里巴巴發布互聯網金融短期理財產品余額寶以來,截止2014年末我國貨幣基金總額已經增長至20865億元,增長了近7倍。在這一時期,我國商業銀行存款余額增長率也首度將至個位數。隨著大量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推出和發展,例如P2P,P2B和眾籌等,都對我國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在互聯網金融逐漸成熟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資金供給者通過互聯網金融產品進行投資而繞開了商業銀行。
1.2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被壓縮
中間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主要的收入來源,結算業務和理財業務作為商業銀行主要的中間業務受到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最大。其中結算業務主要受來自于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沖擊。2015年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已達9.31億元,增長速度長期保持在50%以上。據統計,2015年“雙十一”期間網絡銀行支付的金額不足10%,可見第三方支付對我國商業銀行結算業務的沖擊之大。第三方支付的興起主要由于兩個原因,一是其便利性,二是其極低的交易成本。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不斷創新,目前用戶已經可以輕松的通過第三方平臺實現大部分交易,比如交水電費、購買保險基金、購物等等,可以更好的滿足用戶的支付需求。同時,第三方支付手續費比商業銀行轉賬手續費更低,商業銀行轉賬手續費普遍在1%,50封頂,而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轉賬手續費僅為0.1%,10元封頂,移動端支付甚至可以免手續費。由于第三方支付的互聯網特性使得商業銀行的結算業務無法與之抗衡,交易額不斷下降。
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也遭受了來自互聯網金融的巨大沖擊。大部分互聯網金融產品提供用戶理財和融資功能,相比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具有門檻低、方便快捷和收益高等特征。一是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通常具有較高的門檻,而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投資起點通常只有100元,投資門檻極低。二是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無法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其理財產品通常是標準化的合約,而互聯網金融平臺可以為客戶提供大量差異化的產品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投資需求。互聯網金融創新的不斷深化對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大,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完善,商業銀行將在與互聯網金融的競爭中處于完全劣勢的地位。
1.3商業銀行資產業務被擠占
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即貸款業務,商業銀行以賺取存貸差為主要收入來源,然而隨著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不僅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遭受了很大沖擊,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也受到了來自互聯網金融的影響。P2P和眾籌等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業務類似于傳統的商業銀行經營模式,存貸利差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不同的是商業銀行側重于大企業,而互聯網金融平臺側重于中小微企業。因此,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資產業務的影響并不像其負債業務大。然而,中小企業也是商業銀行貸款目標群體的一部分,不管怎樣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貸款業務都會搶占部分商業銀行的優質客戶,對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造成沖擊。
2.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
2.1轉型優化
目前基于“互聯網+”轉型成功的蘇寧等傳統零售業公司是我國商業銀行轉型的最好的參照對象。為了應對來自互聯網的沖擊,蘇寧選擇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經過多年的發展,蘇寧的電子商務平臺已取得非常卓越的成績。蘇寧模式對商業銀行的轉型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因為商業銀行和零售業規模上具有相似性。蘇寧模式的一大特點是其產品的線下和線上銷售采取同一價格,商業銀行可以借鑒其思路,實現線下和線上的業務的獨立運轉。一方面,商業銀行應該從多方面加大在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布局,包括資金、運行模式、網點布局、人才、政策措施、文化等。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保持其傳統的思路運行其線下業務,比例機構設置、客戶服務、業務運作等。通過線下和線上的獨立運轉,可以使得商業銀行的線下業務遭受盡可能小的風險,降低轉型對傳統業務的沖擊。另外傳統的商業銀行經營理論過于重視物理網點的布局,這一點與傳統的零售業非常相似,蘇寧早期也是以物理網點為中心,大量開辦實體店。然而,商業銀行網點功能具有審批時間過長、內部流程復雜、審批材料冗繁等缺點,降低了其運行效率,這與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要求相違背。因此,一是商業銀行可以借鑒蘇寧模式,改變以往以物理網點為中心的擴張模式,二是以互聯網平臺為中心,物理網點為輔的策略。
商業銀行利用互聯網金融進行轉型應該對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和機制有充足的了解。首先,蘇寧模式的前期發展也遭受過很大的阻力,因此商業銀行對于其互聯網金融業務不應該過早地強調收益,而應該注重市場的培育,應該使用客戶粘性、市場占有率等非效益性指標作為其衡量標準。另外,商業銀行應該對其發展資金進行分類管理,對互聯網金融業務和傳統業務設置不同賬戶,使其資金使用偏向于互聯網金融業務,促進其發展。商業銀行轉型追求的最終結果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平臺和物理網點相互依存、線上與線下客戶的同步開發的模式。例如,線上產品例如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可以通過在線下物理網點設置體驗區的形式進行推廣。
2.2商業銀行現有業務與互聯網金融業務融合發展
對于線下線上業務融合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可以借鑒傳統零售業企業銀泰商業與阿里巴巴融合發展的模式。銀泰商業作為傳統的零售業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時期遭受了很大的沖擊,為了應對來自互聯網的沖擊,銀泰商業選擇了與阿里巴巴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商業銀行實施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應該重點關注幾個問題。首先,商業銀行在合作對象的選擇上不應該一味地傾向于大型互聯網公司,而應該采取匹配原則,應該充分考慮兩個經營理念、需求、發展思路等的匹配程度,使合作更加有效,實現規模效應。其次,雙方的合作應該更加深層化,不應該浮于表面,商業銀行應該能夠有效利用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核心技術,例如云計算和大數據挖掘等,通過互聯網金融企業對其經營活動進行優化。最后,雙方應該重視合作平臺的建設,確保合作能夠依托于高效的平臺,使雙方合作更加牢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