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15年6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頒布了《關于開展“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科技強安專項行動的通知》,目的是解決部分企業關鍵環節、重點部位用人多,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群死群傷事故風險較大問題。并通過“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示范企業(礦井)建設,推動煤礦、金屬非金屬礦山、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領域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大幅提升,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從根本上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新近頒布的《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中也強調,發揮科學技術的保障作用,在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領域實施“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推廣普及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等應用,減少危險崗位人員數量和人員操作,到2020年底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領域機械化程度達到80%以上。
“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的重要環節是:要推動危險化學品領域“兩重點一重大”控制系統自動化,間歇式化工生產機械化、自動化,固體產品包裝機械化;在煙花爆竹領域推廣藥物及產品自動化生產線;在煤礦推進單班入井超千人礦井科技減人工作,推進采煤和掘進機械化自動化,推廣應用綜采工作面可視化、智能化控制技術和采煤工作面端頭支架及兩巷超前支護液壓支架、大功率巖巷掘進機等成套裝備和錨桿(錨索)支護臺車、掘錨護一體機、煤流運輸設備遠程集中監控技術,使用井下物聯網技術,全程跟蹤、定位物料運輸,減少運輸作業人員;在金屬非金屬礦山推動鑿巖、裝藥、支護、出礦、運輸機械化和自動化改造提升,推動礦山實施井下排水系統、變電所等機電設備的智能監控,實現無人值守。
“無人則安,人少則安”。實施“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的成效自不待言。從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推廣的示范企業成功經驗看到,煤礦和非煤礦山企業改變了以往工作面用人多、勞動強度大、作業環節危險、職業病傷害大的局面,達到了無人跟機作業、有人安全值守目的,實現了采場無人化或少人化,減少了粉塵、噪聲等傷害,保護了從業人員安全健康;通過實施“機械化、自動化”改造后,不僅降低了噸煤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傷害,實現了減人增效、安全高效。
從化工示范企業來看,通過自動化改造,減少了接觸危險物料的人員和泄漏風險,同時因設備的密閉化,控制了危險物料對現場環境的影響,對重大危險源實現自動化控制,減少或取消人為參與,避免因人為因素而引發的故障或事故,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減少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從煙花爆竹示范企業看,危險、涉藥工序全部實現機械化操作,遠程智能化控制,實現人藥分離、人機分離。設備運行時,當生產線任何一道工序出現異常都會立即自動停機,系統切斷整機電源。在危險度高的組合煙花全自動化裝藥生產工序,為杜絕操作人員違規作業,還可以通過系統中的通話功能予以警示;對惡意違規生產崗位,采取遠程控制停機及鎖機功能。即使出現事故也能做到只傷機械不傷人。
“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是有效降低安全風險負荷,實現安全生產源頭管控,減少高風險項目數量和重大危險源,全面提升企業和區域的本質安全水平,遏制群死群傷重特大事故的治本之策,應該從示范向推廣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