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穎
2017年1月25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在京召開山西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約談會議。此次會議認真汲取山西朔州中煤集團擔水溝煤礦“1·17”重大頂板事故教訓,要求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
“1·17”重大事故及原因
2017年1月17日10時45分,山西省朔州市中煤集團擔水溝煤業有限公司發生一起頂板事故,造成10人死亡。該礦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證照齊全,核定生產能力90萬t/a,為中煤集團中煤資源發展集團公司獨資經營企業。
經初步分析,這起事故發生的原因是:4203采煤工作面膠帶順槽錨桿長度不夠,沒有起到錨固作用,在進行巷道維修時,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發生冒頂,導致人員被埋。
在約談會上,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安監局和山西煤礦安監局、朔州市人民政府、中煤集團等主要負責同志分別作了發言,進一步分析事故原因,深刻反思了事故的教訓。
事故暴露問題
國家煤礦安監局副局長桂來保在約談中指出,擔水溝煤礦“1·17”重大事故暴露出很多問題。
一是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一些煤礦企業受經濟利益驅動,無視國家法律法規,不顧國家三令五申,仍然違法違規組織生產。擔水溝煤礦核定生產能力90萬t/a,但僅2016年11月份就實際生產40萬t。
二是安全大檢查不認真。中煤集團及中煤資源發展公司沒有制定安全大檢查專項方案,擔水溝煤礦沒有開展以“八查”(“八查”即一查超層越界;二查復產復工驗收;三查淘汰退出;四查“六大系統”;五查采煤工藝和方法;六查超能力生產;七查通風系統;八查安全投入)為重點的大檢查,煤礦負責人對“八查”內容不了解。
三是巷道支護設計不合理。山西近年來頂板事故呈多發趨勢,擔水溝煤礦4203工作面膠帶順槽巷道錨桿長度不足,礦壓觀測不規范,采掘接替緊張,采煤工作面礦壓未穩定就開始施工相鄰的掘進工作面。
四是整合重組礦井和國有老礦問題突出。存在地質資料不清,圖實不符,國有大型企業做不到真接管、真控股、真投入,安全管理“真空”等問題,造成事故多發。國有老礦生產系統復雜,深部開采帶來地壓、水壓、瓦斯等災害加劇,安全風險加大。
五是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力度有待加大。當前山西長期停產停建煤礦有354處,在資源儲量、安全條件和技術管理等方面有缺陷,應早關快關。產能60萬t/a以下礦井還有129處,應按照國發7號文件的要求引導有序退出。
六是安全監管不到位。朔州市朔城區派駐的駐礦安監五人小組發現隱患的能力不足,事故發生后下井人員數量、何種作業工種等情況不清楚,對超能力生產失察等。中煤資源發展公司對擔水溝煤礦安全管理和監督不到位,對該礦頂板管理認識不足、管控不力、隱患排查治理不徹底等。
防范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桂來保在約談會議時要求,山西省和中煤集團要進一步落實屬地管理、安全監管及企業主體責任,扎實做好煤礦安全大檢查工作,強化煤礦技術和現場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包礦盯守制度,嚴厲打擊超層越界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加強煤礦頂板和“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深入推進煤礦重大災害治理,進一步加大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力度,依法依規從嚴從快查處事故,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在約談中,山西省煤炭工業廳負責人對發生的事故進行了深刻檢查,同時匯報了近期開展的工作。按照山西省有關規定,責令中煤集團擔水溝煤礦停產,并將該礦列入省級不放心煤礦,進行重點監管;組織機關全體干部深刻分析當前煤礦安全生產執法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要求全系統認真汲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抓緊抓好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持續深入開展煤礦安全大檢查;深入瓦斯與水害為重點的專項整治;進一步加強煤礦頂板管理;加強對去產能煤礦的安全監管;進一步強化安全監管,對災害嚴重的礦井加強執法頻次,對千人以上的礦井進行重點督查,嚴防事故,特別是加強對重組整頓煤礦的監管。
山西省安監局負責人匯報了山西省安監局近期開展的工作。認真總結和深刻汲取朔州中煤集團擔水溝煤礦事故教訓,認真查找監察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技術管理方面,對水害、頂板情況不清的問題,要集中處理;在大集團整合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方面,要加強管理;針對超能力生產的礦井,也要進行集中處理。
山西煤礦安監局匯報了事故調查的進展情況,截至1月24日,專家組已經分4次對事故現場進行了集中勘察,法醫已經對10名遇難者的遺體進行了尸檢。分析了造成事故的初步原因。
朔州市人民政府負責人匯報了事故的主要情況,同時下定決心,敢于擔當,以事故為反面典型,結合近年來地方上發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在全市上下,集中力量,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警示教育,通過印發事故案例、手冊,層層深入開展警示教育,抓好煤礦安全生產工作。
中煤集團就吸取事故教訓、防范重特大事故,做出了檢討和分析。中煤集團將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扎實做好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強化煤礦技術和現場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包礦盯守制度,防范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此外,2017年1月23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也發布了《關于山西省朔州市中煤集團擔水溝煤業有限公司“1·17重大頂板事故的通報》。通報要求各產煤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委員會及有關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工作部署。深入貫徹落實1月11日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1月16日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的安排和部署,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底線思維,工作謀劃與措施落實要嚴、細、實。認真落實安全監管監察執法工作職責,強化監管執法,提高執法的針對性、有效性。中央企業要加強基層單位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各類事故,為全國企業樹標桿、做表率。以安全生產大檢查為抓手,以前段檢查發現的問題整改為切入點,跟蹤督辦、一盯到底,確保整改到位,把工作做實做細,堅決防范和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
切實加強頂板管理工作。要求煤礦企業加強礦井地質勘探和地質資料的分析研究,加強礦壓觀測工作,掌握煤層賦存情況、地質構造、頂底板巖性和礦壓顯現規律、頂板離層位移情況,為頂板管理和維護提供真實可靠的基礎資料。根據煤層頂底板巖性和礦壓顯現情況,合理制定采掘工程支護設計和作業規程,確定相應的支護方式和支護參數;提高錨桿支護質量,錨桿的材質、長度、拉拔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懸吊。巷道維修工程必須要制定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遇有過老巷、煤柱、地質構造破碎帶等特殊情況或應力集中區域時,及時補充安全技術措施并按規定審批,組織作業人員學習并嚴格實施,確保作業安全。
嚴查超能力生產等違法違規行為。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國家煤礦安監局關于深化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安監總煤監〔2016〕115號),嚴格落實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八查”,凡是沒有落實包礦盯守責任的煤礦,抓緊明確專門部門和人員,做到轄區內各類煤礦包礦盯守全覆蓋。針對2016年7月份以來,煤價恢復性上漲過快,受經濟利益驅動,煤礦容易出現超能力生產的現象,各地要將嚴查超能力生產作為監管監察的重點,督促煤礦按照公告、公示生產能力組織生產,對礦井全年原煤產量超過礦井核定(設計)生產能力110%或者礦井月產量超過礦井核定(設計)生產能力10%的,礦井開拓、準備、回采煤量可采期小于有關標準規定的最短時間組織生產、造成接續緊張的,采用“剃頭下山”開采的,要依法依規立即責令停產整頓。
編輯 韓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