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婧
摘 要:當代教育講究科技教育,語文教學肩負著傳承中華五千年文化歷史的重任,那么,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教師該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有效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就成為了所關注的重點。對于多媒體的選擇,大部分教師還停留在利用投影儀課件教學的水平,但是科技是在不斷發展的,越來越多方便快捷的軟件已經運用在多媒體教學當中,教師們應當最大化的利用這些教學資源,以確保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育;易企秀;興趣運用
中職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對于語文缺乏興趣,認為在中職校學得一技之長,就可以在社會生存立足,加之中職學校不存在升學考核壓力,所以學生對于語文學習不是特別重視。但是,當今社會一技之長是遠遠不夠的,國家社會更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內涵、能夠適應社會、與人融洽溝通的綜合性人才。而當下熱議的《詩詞大會》、《成語大賽》,也無不體現當今社會對于語文知識的重視,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中職學生也不再抱以“放棄語文學習”的觀念,作為中職語文教師就更應該根據學生及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得開展高效語文教學。
一、多媒體教學須與時俱進
一提到多媒體教學,大家往往想到的就是PPT、投影儀,但是科技的不斷進步,使得可以被用作多媒體教學的設備也變得選擇繁多,當今學生對于網絡、科技的學習掌握也在與時俱進,傳統的多媒體教學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很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教師們也要不斷學習利用新的教學資源,確保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而“易企秀”就是當下較為推崇的一款綜合性教學軟件,是一款用手機便可編輯場景的功能性軟件,其最大優勢就是操作簡單,反饋及時。不需要去專門學習多么復雜的編程技術,教師們通過這款軟件,可以快速上手制作出所需要的“微課”視頻,它不僅可以將圖片、文字、視頻、表格、鏈接、采集數據等功能結合到一起,還具備涂抹、指紋、圖集等特效功能,使教師在準備多媒體課件的時候不再受電腦局限,當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如需臨時展示圖像或者視頻,再或者需要通過上網查詢教學資源,都可以隨時的通過手機利用此款軟件來實現,這樣不僅打破了傳統多媒體教學的局限性,同時在互動反饋過程中,也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更好的掌握語文教學知識。
二、易企秀在中職語文教學當中使用
(一)精美的微場景在詩歌當中的運用
在詩詞類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往往提不起興趣,對晦澀難懂的文字覺得枯燥,對于死記硬背更是頭疼。但如果教師通過合理的利用多媒體資源,結合相關的視頻、音頻讓學生身臨其境,了解歷史,那么就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說在講解李白的《將進酒》時,可以將杜甫寫李白的那首《飲中八仙歌》通過三分鐘“微課”形式用易企秀制作精美的微場景帶入詩歌本文,優美的古風音樂響起讓學生身臨其境,對于李白的酒中仙形象也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時更是為李白桀驁不馴,為逆境中不屈自信的人格魅力所欽佩。對詩歌產生濃厚的興趣。又比如在《致橡樹》一課,同學對于詩歌當中的意象非常難把握,對于橡樹,凌霄花,木棉花此類的植物也是一知半解,那么一個小小的一分鐘科普“微課”視頻就尤為重要了。這樣不僅擴充了課堂容量,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課堂結構。對于詩歌的難點意象也化繁為簡了。
(二)逼真的環境模擬在小說教學當中的運用
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小說教學,在中職語文教材當中,小說的范疇也涉及到古今中外很多名篇,通過小說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的文學情趣得到培養,還能夠使學生鑒賞文學的能力得到提高,對各類社會問題的理解更為透徹,但是傳統小說教學中三要素是通過文本去了解的,學生有時候不能領悟其教學含義。因此,通過易企秀教學要讓學生感悟到小說的藝術生命力。比如說在進行《包身工》課文教學內容時,初讀課文,班級的一位女生突然笑起來,筆者疑惑,如此悲慘的一篇課文,為什么能讓學生“笑場”?了解之后才發現,學生根本沒有體會過十個平方住十幾個人是何種凄慘的境地。筆者通過易企秀導入舊社會的時代背景,將包老板流氓地痞的丑惡嘴臉、農民的憨厚、農村小姑娘的單純、十多平小房間的雜亂、在那樣環境和生活情況下所感染的各種疾病等現象通過易企秀一一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通過易企秀的場景明白小說的環境,在逼真的環境模擬中認識到女孩子在舊社會的大環境下被變相販賣為奴隸的凄涼,身臨其境的了解那個時代的荒謬、生存的無奈。筆者通過易企秀進行展示和教學引導,在課堂結束時候,同學們沉默了,對于這篇課文他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認識,感受到了小說主人公凄慘生活,達到了教學目的,教學效果更加出彩。
(三)生動的“形散神聚”在散文教學當中的運用
散文應該是中職語文教材中比重比較大的一部分,學生們對散文的閱讀興趣也相對較高,在進行散文教學時,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提高審美能力。使學生能夠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和散文的美感體會更加深刻。比如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將荷葉、荷花優美的形象展現的宛如少女般亭亭玉立,結合文字,通過易企秀將夜色下荷花的景色導入課堂,通感的運用,本來是一種文字中的修辭,這里讓文字具體于動態的美感之中,神形兼備,讓學生對于文字的體味更加深刻。而仿寫《荷塘月色》片段,也可以運用易企秀軟件,讓學生當場把編輯好的片段直接通過掃一掃二維碼的形式輸入手機,現場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這種及時有效的教學模式是最大化的優化了課堂節奏,提高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
三、使用易企秀進行語文教學的應用優點
(一)緊扣教材,優化課堂結構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老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所以,要求老師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情緒區,而且要求學生在學習、運用知識時有所發現,使他們在這種發現時感到自己的進步。傳統的中職語文教學中,老師在上課時,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板書是必不可少的上課方式,進行板書,是為了讓學生清晰的了解課文的知識框架。但由于教學手段上比較單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極易產生疲勞和厭倦感,學習興趣也會受到一定影響。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通過聲音、視頻以及圖片,能更輔助性的讓學生學好語文,優化課堂結構。
(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學生不僅學的呆滯,教師也教的死板,但是現代社會并不是只有語文課本那么大,學校和教師應該立足于社會,本來中職教學就是為培養能夠盡快融入社會的技能性人才,如果他們的認知還僅限于課本,必將不利于他們以后在社會的發展,然而利用易企秀進行語文教學,不僅能夠設置教學場景,它還具備收集反饋、活動宣傳等多方面場景應用功能,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易企秀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另一方面,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易企秀的應用使學生們能夠隨時緊隨社會的發展步伐,與自己今后的職業相聯系。學生們在畢業后不至于與社會脫節,也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
總之,社會發展的動力,但是社會不會隨著學生的發展而發展,而是學生要順應社會生產生活的發展,而語文作為生活中應用最廣、同時又是與社會最為貼近的一門課程,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更要廣泛的應用新的多媒體設備,并且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特點使學生不僅能夠學習語文文化知識,還能夠通過語文學習更好的適應今后自身發展。筆者認為“易企秀”應該是中職語文教學一個不錯的選擇方向,通過易企秀的運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基于Moodle平臺的網絡課程設計及應用[J].熊小梅.教育與職業. 2014(1):172-173.
[2]2016年H5將井噴,新傳播途徑使突破口[EB/OL].孫大寧.2016-01-05.
[3]炫頁網.炫頁網,做自己的微課[EB/OL].2015-05-05.
[4]李鳳華《運用電教媒體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中國電化教育》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