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
摘要:美術作為一種情感活動特別強烈的學科,美術作業就有著實踐操作性很強的特點,它和文化課作業不一樣,不是一個“對”或“錯”所能評定的,就像壯美的《黃河大合唱》和凄美的《二泉映月》,你能說出哪個更美?美術教育有培養學生必需的美術素養和養成完善人格的任務。簡單的評價容易給學生以較大的心理沖擊,造成負面影響,所以迫切需要有一個對美術作業進行正確評定的方法,盡量做到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素質教育;美術作業;評定方法
針對初中學生美術作業的成績評價,設置相對模糊的“等級制”,即在給學生的美術作業進行評定時,以劃分“等級”為主。一般使用“優、良、合格”三個等級。以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學生既是被評價的對象,又是評價主體。注重過程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評價范圍可以分成多個領域:態度習慣、知識能力、興趣愛好等。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作業評定原則
1、寬容性原則。面對花樣繁多的創造性作業,當教師的不一定能全部看懂、理解,即便是看懂了,我們當教師的也難以定出高低,如同無法對達.芬奇、畢加索、齊白石等大師的作品評出優次一樣,因為他們的作品都是精神內涵和藝術形式相統一的精品,但各自的審美取向、藝術風格不相同,很難用統一的標準分出伯仲。
2、公平性原則。美術作業成績評定,絕不能受教師對某位學生的印象、學生與教師的關系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而故意壓低或抬高學生的成績,假若這樣做,教師在學生中失去威信,就會嚴重影響美術課的教學質量。因而教師要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不能感情用事。
3、靈活性原則。美術學科學習的基本規律、基本原則、基本方法雖同,但學生個體的情況卻千差萬別,學生在運用規律、原則、方法上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因此,美術學習可以說是一個創新的過程。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作業評定方法
1、創作構思交流法。當我們面對學生的習作或創作時,如果用成人的眼光和標準去評定,其結果必然是學生作品中的缺點遠遠多于優點,因為評者與被評者雙方的年齡、學識、藝術水準等有較大的差異。對此,我們做教師的,在對學生作品評定時,應多了解學生的感受和思考過程,盡量讓自己變成與他們同齡的人去體會他們的那份構想,在“同呼吸”的意境中,給學生作品一個理解的評定。這樣一來,容易和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2、完成作業鼓勵法。完成,本身就是成功,是成功的第一步。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你在任何時候也不要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所以對學生完成了的作業,都應進行鼓勵。在此基礎上,肯定其優點,并從作業中暴露出來的缺點中指出其個別主要缺點,讓其改進,否則,如果將所有的缺點同時指出,一方面,學生不一定能全部接受或改進,另一方面,也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這樣一來,也可能會引起學生情緒波動,產生消極的影響,給正常的教學活動增加障礙,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集中口頭評析法。教師引導學生之間互相“品頭論足”,鼓勵學生去發現同學美術作品中的優點,較深入地討論作品給人的感受,這是一種整體感覺,它建立在學生對作品的各種要素及其關系的進一步理解上,這種作業評價是更深刻和更到位的。
4、標新立異肯定法。美術教學是以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學習興趣為目標,重在發展學生的個性,因此對于學生的思維獨特、表現創新的作品應給予充分肯定,讓學生變得自信并有主見。只要敢于打破常規,有創新意識,具有真情實感的習作,都是好作品。有一次,我把學生分成四五人一組,進行《廣告衫的圖案設計》教學活動,大部分小組將帶來的彩色紙做好一件“紙汗衫”后,再把設計好的圖案畫上去,但有一組卻帶來一塊一次性桌布做“汗衫”,用廢舊包裝材料做圖案,他們說是宣傳環保。我被學生感動了,我與他們一一擁抱,表示我對他們的贊賞。
學生的創作思維得到擴散,就會不再僅僅滿足于完成作業,而是更多地注重美術方面創作的思路和方法是否最能表達自己的心意,這樣一來,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無疑起到了促進作用,并且對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和提高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讓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直覺感受,把學生從純客觀、純自然的觀察與表現手法中解放出來,延伸學生的視覺空間,使學生的思維發生質的變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發學生的藝術沖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5、自我欣賞評估法。讓學生評析自己的作品,教師肯定學生自己批的分數,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里創作,這樣就能不斷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創新發展。
學生對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總是希望得到認可,讓學生自己先批分數可以從一個側面了解學生心中的渴望,這也是一個與學生溝通的機會。有一位男生,他膽小、自卑,每一次作美術作業時,我走到他的身邊,他總是以一些如用書掩一掩、頭低得更下等小動作來遮住自己的畫,不讓老師看,交作業的時候總是把自己的作業塞進作業堆的最下面,給自己批的分數也是最低。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在一次交作業之前,我讓學生在自己的畫上不但批上分數還要為自己的畫寫上三個優點,并且規定非寫不可。我把作業收上來后,發現這位男生雖然只給了自己一個“及格”的分數,但寫了三點自我評價:“有一塊顏色很好、有一根線條很直、我只有這水平。”畢竟他有兩個“優點”,我馬上在他的作業上批上大大的“優”,并且寫上“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都不一樣的,請大膽地表現出來,你會出好作品的,老師期待著”的評語,以期增強他的自信心。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就發現他不再以小動作遮他的畫了,而且會主動提問。
美術作業的各種評價方式,都需要教師根據自己學生的不同情況和不同特點,作進一步的調整和完善。為了更進一步的探索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初中學生美術作業評價機制,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會繼續努力,使初中學生美術作業評價朝著更趨多元、多維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走進美術》,尹少淳,湖南美術出版社.
[2] 《發達地區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行動綱領及實踐研究》,徐承博,上海教育出版社.
[3] 《課堂引導創新策略研究》,張人利,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4] 《美術及其教育》,尹少淳,湖南美術出版杜.
[5]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李曠、葉存洪、王堅,江西高校出版社.
[6] 《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江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