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洵
摘要:為深入貫徹“院校向部隊靠攏”的指示精神,連隊化管理模式先后走入各軍事院校。該模式從最初運行至今,暴露出一些問題。文本針對合訓學員的學習動力不足問題,從學習動力不足的表現、原因以及解決該問題的方案三個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學習動力;連隊化管理模式;獎勵機制
在軍隊院校生長干部的學歷教育學員中實行連隊化管理模式,是當今全軍院校正規化管理集訓明確的一項重要任務之一,是有效的提高學員帶兵管理能力的重要改革舉措。但與此同時,合訓學員不重視學習的問題也日益凸顯。
一、發現學習動力不足的表現
由于這種模式本身的不完善,或是學員執行力不足導致實踐過程中偏離初衷,導致一些問題的暴露。一是上行下效,“傳、幫、帶”未能達到預期效果。自學員營成立以來,大學一直宣揚“傳、幫、帶”的思想。高年級充分發揮自身經驗優勢,對低年級學員在學習訓練生活多個方面提供幫助。可是真正實施時,高年級學員對自身要求不高,上行下效,導致低年級學員接收到不良信息,所謂的“傳、幫、帶”卻無法達到預期值。二是思想較為松懈,自我要求不高。由于合訓學員的日常訓練較為繁重,經常要承擔各項軍事比武等重大任務。高強度的訓練背后,是課堂效率的降低。對自身要求不高,學習效率受到影響,考前突擊成為部分學員應付考試的常用辦法。三是重視度不足,教學評價流于形式。每學期末考試結束后,教務系統上都會讓學員對自己上學期所學課程進行評價。但軍網電腦供不應求,為節省時間,部分學員在評價課程時都會選擇tab加空格的快捷方式,導致教學評價失去意義。教員與學員之間監督機制不健全,使得教學評價流于形式,對學員學習成績的提升促進無法起到預期效果。
二、深究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
1、學員思想不夠成熟。當前學員不肯在學習上下功夫,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思想上未能對學習產生足夠的重視。思想支配行為,學員思想不過關,在執行力以及學習動力方面就難免打折扣。
2、連隊管理不夠嚴格。相比于學員隊,學員營模式下的學員骨干在連隊管理方面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但就是這份自由度,有時反而耽誤了整個連隊的管理工作。高年級學員帶頭違反規定卻不被處理,管理難度陡然增加。
2、獎懲機制不夠健全。現如今的獎懲機制只針對那些最優秀的學員。對于一些同樣十分出色,但量化考評成績未能達到評優評先標準的學員來說,這樣的獎懲機制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他們的表現始終未能得到足夠的認可。
三、改善學習動力不足的途徑
激發學員學習動力,應當從學員自身以及制度管理兩方面出發,雙管齊下讓學員自己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為學習注入正能量。
1、推崇自我教學機制,針對學員學習動力不足問題有的放矢。
(1)倡導自主學習,引導學員成長成才。連隊化管理下,學員可自行支配的時間大幅度增加。根據學員成績的不同,利用“層次管理法”,即以學員的學習成績為參考,將學員分成多個層次,根據學員所屬層次制定學員可用于培養特長愛好的時間,此舉既為學習成績優異、自主學習意識強的學員提供了培養特長愛好的自主支配時間,又為學習成績不理想、自控能力較弱的學員提供了自我幫扶的約束和檢查幫扶的措施。
(2)廣搭展示舞臺,鼓勵學員成長成才。為進一步提升學員學習動力,各學員營可通過對學員的各種表彰激發學員崇尚榮譽、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決心。同時,還可舉辦各類活動,使四個年級學員同臺競技,既激發了低年級學員在高年級學員面前不服輸的斗志,又使高年級學員在學弟面前起了表率作用。
(3)注重氛圍營造,保障學員成長成才。積極向上的育人環境能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員學習的內動力,因此,充分發揮營榮譽室的作用、在全營范圍內營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圍也十分重要。將學員所獲得的榮譽集中收集整理,為每一名學員制定“榮譽冊”記錄學員成長的點滴,以加強學員的進取心和榮譽感。
2、抓好學員常態化學習,立足學員學風問題對癥下藥。抓好學員的課堂和課后學習、有效解決學員學風問題、抓好學員常態化學習,成為現如今各學員營亟待解決的問題。
(1)狠抓課堂學習效率。在院校,課堂就是學員的主戰場,如何幫助學員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各營干部工作開展的重心。各營主官應組織全營干部分別負責各年級學員的學習,嚴格落實干部全程跟課制度,利用課余時間與教員溝通交流,全面了解學員學習情況。
(2)強化課后學習鞏固。學習是一個常態化的過程,在保證課堂效率的同時,也要做好課下復習預習工作。各營應通過隨機抽考的方式對學員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并將平時抽測的成績記錄在案,與每學期的評優評先掛鉤,督促學員走出課堂也能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增強學員的學習積極性。
(3)增強探索室營聯系。學員在課后的學習鞏固過程中會經常遇到困難,遇到難題得不到解決會嚴重影響學員的復習。與相關教研室建立相應的人才培養機制來解決,不僅能有效解決學員復習鞏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而且通過靈活應用先學后教、課前演講、學員授課、辯論互動等新的授課模式,能鼓勵學員主動上臺授課,積極融入課堂。
3、完善獎懲機制,著眼學員學習自主性不強問題正確引導。
(1)擴大獎勵范圍,讓更多的學員獲得獎勵。為了讓更多的學員參與到榮譽的爭取中,大學應本著鼓勵學員的原則,適當降低獲獎難度。通過此方式建立學員見紅旗就扛,見榮譽就爭的意識。同時,通過增設獎勵項目的方式,提高了學員積極性,又不使獎項獲得過于輕松,喪失預期的鼓勵效果。
(2)分層次獎勵,讓學員動力十足。一般來講,學員想要獲得優秀學員較為簡單,但想要獲得類似于校長獎學金等獎項則需要一定的硬指標,并不是每一個學員都有機會獲得。對不同層次的學員有不同的獎勵標準,讓不同層次的學員都有機會獲獎,同時每種獎勵之間的難度相差不應過大,使學員時刻充滿學習動力,保持沖擊更高層次榮譽獎勵的欲望。
(3)增大獎勵力度,讓學員充滿榮譽感。獎勵的形式對于學員的心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簡單的頒獎儀式會讓學員感到獎勵分量不足,隆重的頒獎儀式會讓學員產生更為強烈的榮譽感。通過制作獎章、勛章等方式,讓學員之間爭優創先的意識更加強烈。
參考文獻
[1] 總政治部組織部.《軍隊基層建設工作手冊》:解放軍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