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秀華 趙會英
[摘 要] 小麥、水稻和玉米構成了我國主要的三大糧食作物,而玉米作為我國分布較廣、產量較高的糧食作物,然而,近些年來,由于耕地面積的逐年遞減與日益增長的人口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利用科學的種植技術來提高玉米產量,以達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目的,便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創新 玉米 種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175-01
一直以來,玉米都是山東省的主要糧食種植作物,同時也是東明縣的主要經濟來源。但是,由于該地區的玉米種植技術相對其他發展先進的地區而言較為落后,因此,對于玉米的產量產生了極大的制約,對于農民的收入也帶來了較為不利的影響。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就玉米創新種植技術展開研究,現闡述如下。
1 創新玉米種植技術的意義
玉米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我國具有廣闊的分布面積,但是長期以來,玉米的產量卻始終不盡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傳統的種植方式存在較大的弊端,無法實現玉米的高產,更無法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傳統的種植方法,不僅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同時也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即便如此,也無法獲得玉米種植單產和種植效益的提升,導致玉米種植面積逐漸下降,剩余的種植面積也因技術的限制,導致土地資源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面對這樣的種植現狀,作為相關的主管部門,更應該加強玉米種植技術的提升,分析當地的氣候特點,找出影響玉米高產的主要原因,并積極的尋求問題的有效解決途徑。以及提高玉米單產,促進當地種植戶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2 玉米種植方法的創新
2.1 土地的選擇
由于玉米種子的種類繁雜,而不同種子對于土壤和環境的要求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若要提高玉米單產,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一定要依據不同的種子,選擇適宜的土壤和環境。首先,在環境選擇的過程中,切記要遠離工業、企業污染區;其次,在進行種植前,要對種植的土壤環境進行深入篩選,并實地考察,以保證玉米種植后可取得高產的種植收益。
2.2 種子的挑選
對于不同種類的玉米進行種植的過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特點不同,因此對于土壤與環境所提出的要求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要想提高玉米單產,必須要在種植前對當地的環境進行考察,并展開可行性分析,以此作為玉米種植的理論依據。例如:大豐26和誠信16這兩個玉米品種,大豐26是相對較為耐密的品種,同時該品種具有生長強勢,耐病性強以及生根發達、早熟的特點,因此,該品種更適宜在積溫較長的春播早熟地區和中晚熟地區進行種植。而誠信16具有抗病能力強,成熟晚的特點,因此,更適宜在晚熟區進行種植。
2.3 科學種植
在對于玉米進行種植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科學的種植方法。首先是玉米種植密度的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對于玉米的生長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其次,隨著玉米生長速度的不斷加快,那么對于水分的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加,玉米在生長過程中,若缺乏水分就會出現籽粒干癟等現象,因此,為了提升玉米的產量,就應該采取有效的預防干旱等措施,以避免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出現水分缺失情況的出現。根據不同階段玉米對于水分需求量的不同,因此,應該分階段對其進行合理灌溉。最后,科學施肥也是提高玉米單產的重要措施之一。玉米在不同的生長期對于肥料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為了使玉米生長狀況保持良好,在進行施肥的過程中,要依據玉米品種的不同有針對性的進行施肥。
2.4 病蟲害的防治
玉米種植早期是病蟲害的高發時期,在這一時期的玉米植株更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因此,要想提高玉米的產量,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是非常必要的。在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的過程中力求科學, 采取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是防止玉米受到病蟲害侵蝕的有力手段。首先,玉米種植者應該深入田間對玉米植株進行仔細的檢查,若發現有病蟲害的發生,則應該及時的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治理,以促進玉米產量的提升。
3 創新玉米種植技術推廣方法
3.1 加大技術支持力度
種植玉米是提高我國農民經濟收入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玉米種植產量的高低對于我國的糧食供給和糧食安全保障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擴大玉米種植面積。提升單位產量就必須對農民種植技術加強培訓力度,為其提供科學有效的技術支持。首先,要積極引進先進的種植設備,將人力消耗降至最低,同時還應該加強對玉米種植實驗基地的建設步伐,對玉米種子的選種進行試驗,對不同玉米種子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并記錄其生長狀況,總結玉米品種的特點,不斷地積累豐富的玉米種植經驗,并以此作為玉米選種的依據,選擇那些抗病蟲害能力強,產量較高的玉米品種進行大范圍的種植和推廣。
3.2 為農品提供種植技術上的支持與幫助
玉米種植技術的又好又快發展,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與幫助。首先,作為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加大玉米種植的資金投入力度,并將其應用于相關科研人員的實驗研究中,鼓勵其研發出更多適宜種植的玉米品種和種植技術。積極地引進先進的實驗設備,為研發人員的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條件,并不斷的引導其進行大膽的嘗試,追求玉米種植技術的突破和創新。其次,相關管理部門還應該對種植戶加強引導,根據不同地區種植戶的實際情況,在政策以及技術扶持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切實的為種植戶進行排憂解難,針對種植戶在種植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分派不同的技術人員挨家挨戶的到田間進行現場種植指導,切實的解決種植戶在種植過程中所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并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可以將新的玉米種植技術進行推廣。在對種植戶種植技術進行提升的過程中,也可以更好的優選玉米品種,根據在玉米種植實踐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及時的進行技術革新,以達到提高玉米產量,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
綜上所述,提高玉米單產,積極開展玉米種植技術的創新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作用。要想達到提高玉米單產的目的,不僅要重視種植技術的提升,同時,也要加大玉米創新種植技術的傳播和推廣力度。這是提升山東省玉米種植俠侶、提高其產量和經濟效益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因此,本文所開展的研究是具有極為現實意義的。
參考文獻
[1]賈新春.創新玉米種植技術的思考[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6(10).
[2]王微.關于對玉米種植管理的思考[J]. 農家科技旬刊, 2013(11).
[3]王微. 關于對玉米種植管理的思考[J]. 農家科技旬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