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
當一盤干蘿卜絲拌好之后端上桌,我被它驚艷了!
橘紅色的胡蘿卜干,紫紅色的“心里美”干,綠皮白里的青蘿卜干,它們匯在一個白色瓷碗里,看上去那么清爽油亮,吃一口,又有韌性又爽口。我不由得一下呆住了,如此簡單的加工,效果卻大大超出想象。于是開始細細回味它的形成過程。
盛夏,東北邊陲小鎮,一間平房后的小菜園里,我的父親,一位70歲老人,彎腰忙碌著,挖坑,點籽,覆土,澆水。“頭伏蘿卜二伏菜”,當地人都遵守著這個農諺,頭伏天一過,就種上了蘿卜。雖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但在這個地方,只有中午會熱上一陣子,其余時間溫度都還是比較宜人的。
經過夏天的熱度和陽光,種子發茅,小苗長成大苗,地下的根莖,也慢慢形成。再經過一個秋天的孕育,地上大大的葉子,早已繁盛過了,地下一個個蘿卜也長成了。有胡蘿卜,有“心里美”,還有青蘿卜,都是常見的。霜凍前,一個一個拔出來,就是最好的過冬蔬菜了。
新鮮的蘿卜如果沒有地窖,放在室內室外都不好儲存,容易凍壞。于是母親開始用各種辦法處理它們。先趁著有陽光的日子,盡快把一部分切成絲,曬干曬透后,就不用擔心了。其余的,要等到上凍時處理。一部分切成條塊,上鍋蒸熟。這時室外的溫度已經滴水成冰,是天然的大冰箱,什么吃食放在室外都不用擔心會壞掉了。
凍好的熟蘿卜可隨時拿進室內,自家的綠色蔬菜,化開了直接吃味道很不錯。或者用于各種燉炒,更不會失味。再有一部分蘿卜,要用工具擦成細絲,用開水焯燙熟了,擠干水分,團成一個個大團子,放在室外凍起來即可。包包子和包餃子,可隨時取出來化開了拌餡。
人們就這樣既要對抗自然,又要利用自然,在大自然里討生活。
先前曬的蘿卜干,既保存了營養成分,又容易保存和運輸。于是,父親和母親,早早就留下了自認為曬得比較好的一部分,認真包裹起來,郵寄給遠在京城的兒女。
收到包裹后,立即打電話告知,細細討教食用方法,聆聽母親在電話那一頭頗有成就感的指點:
將蘿卜干用溫開水泡發,另一邊將姜和蒜加上鹽一起搗碎。兩者混上后,再淋上香醋、生抽、香油、辣椒油,再加點鹽,拌勻即可。
照著做了,很快,一碗蘿卜絲就擺在面前,居然一時不能下口,心里滿滿的都是感慨。家鄉的味道和父母的疼愛不必多言,早已從夏到秋,融入每一條蘿卜絲的形成過程之中。意外的是,自己接受了這道平凡的菜,還品出了它的味道,在不惑之年。年輕的時候,既不愿意吃這樣的菜,也不會親手去做它。難道,歲月長了,味蕾也變了?
其實,接受的,是中年的這份淡然。20歲的女人,不敢想象自己40歲的樣子。可是這一天真的到來了,雖然會有時光飛逝的感覺,卻沒有紅顏老去的悲涼。看著年輕女孩子嘰嘰喳喳的樣子,對未來的那種憧憬,很可愛。但是也看到了她們的焦慮,要嫁什么樣的人?要如何擇業?要怎么面對生活?
當真的走過了這個過程,心里其實很踏實,選擇已經不再那么多,而且也并不是很艱難,因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原來,年紀的增長,并沒有帶來恐懼,反而多了一些從容,這是年輕的時候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我以為我會怕,其實還不錯。
這蘿卜絲,就像是中年生活的寫照。沒有那么刺激味蕾的味道,卻讓人甘之如飴。很多心境,到了中年才會有。所以,老年也沒有那么可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