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藝術創作源自生活體驗的積累,并從藝術構思中來表達意象物化。同樣,在中國油畫創作中,寫意與境界是對中國油畫創作實踐的凝煉概括。著重從中國油畫的獨特審美意象入手,來探析中國油畫所表達的意境,并從中國油畫作品創作技法上來反映中國油畫的審美意境。
關鍵詞:中國油畫;寫意內涵;審美境界
油畫在世界美術大家族里獨樹一幟,作為西方美術的代表,在與中國畫壇的碰撞交流中,其博大的文化內涵為東西文化的深度融匯注入了不竭動力。中國油畫家在系統學習西方油畫技法的基礎上,將之與中國傳統繪畫相結合,進一步拓寬了油畫創作的寫意內涵與審美境界。當然,藝術創作本身具有個體差異性,不同藝術家、不同藝術門類所創作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同,特別是在中國油畫創作中,對于頭腦中的藝術語言符號,在構思與創作中所承載的獨特意象具有差異性,由此所營造的意象審美與境界,也會因人而異。從中國油畫創作來探討作品的寫意與境界,來展現中國油畫所具有的獨特的審美內涵。
一、中國油畫創作的寫意與國畫創作寫意的關系探討
談起油畫創作,寫意與境界是作品所呈現的意象性,也是中國傳統國畫創作中所提的“意在筆先”的創作寫照。藝術家在對生活表象材料的認識、感知過程中,以其獨特的敏銳觀察力,來把握藝術創作中的藝術思維。通常來講,藝術家的構思過程是對具象作品進行建構意象體系的思維活動。比如俄羅斯畫家列賓在創作《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前,其在涅瓦河畔所看到的纖夫形象,成為構建作品意象的具象基礎。當然,對于中國油畫家來說,在探析創作的寫意與境界問題時,有必要對中國國畫的寫意與境界進行對照和分析。寫意是中國畫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國國畫創作中重要的表現方式。比如中國國畫中所提出的“尚意造型”原則,將意象作為造型之本,從意象的凝煉與表現中來展示作品的生命力。同樣,寫意在中國國畫藝術實踐中,并非一成不變地照搬意象,而是體現在“似與不似之間”。由此可見,中國國畫創作中的寫意性,其所包含的內涵是豐富的,既是對取材的形象概括,又是對寓意的隱約象征,從而彰顯深邃而悠遠的中國文化背景。因此,了解了中國國畫創作的寫意與境界,來重新審視中國油畫創作的寫意性,會發現兩者具有的關聯性。
我們說寫意是中國繪畫的重要表現手法,也是中國美術創作中的獨特審美意境,其所表現的主客體間的情感交融,才是中國繪畫作品“似與不似”的獨特意象特征。由此來挖掘中國油畫創作的寫意與境界,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傳統繪畫在創作手法上將“似與不似”作為一種創作理念,其所包含的意象成分,使其成為中國繪畫創作寫意性的典型,而對于西方油畫在中國的發展,無不是因其寫意性特色,不自覺地融入到中國繪畫實踐中。如在透納的一些油畫作品中,寫意性表現在其對作品情感的理解上,與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及創作旨趣相關。同樣,對于西方印象派油畫家,其在作品中所滲透的主體情感,也是寫意性作品的代表,如果我們一味地從寫實、寫意上來劃分界限,則梵高、塞尚、畢加索、馬蒂斯等人的一些作品都可以列入寫意范疇。二是中國油畫創作與西方油畫的傳入,兩者在融合中體現了中國藝術創作的本土特色??梢姡袊彤媱撟髋c國畫創作中的寫意性,其共同點在于對創作者主觀情感的融入,特別是在高度凝煉概括的手法中,其所表現的簡練意象,正是對創作者情感與內心境界的展現,從而實現了創作主體與客體的高度統一。
二、意境在中國油畫創作中的獨特審美內涵
藝術創作離不開創作意象,而創作意象又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我們從世界文化發展脈絡來看,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從起源于歐洲的油畫藝術,到起源于日本的浮世繪,再來審視中國的國畫創作,盡管其所表現的文化形式不同,但其又具有相似的審美內涵。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從民族間的交流與碰撞中發展變化而來的。我們從浮世繪創作中可以發現中國繪畫的創作靈感,也可以從高更、梵高的油畫創作中來找尋日本浮世繪的處理手法??梢?,對于西方油畫創作藝術,在中國油畫家的藝術創作實踐中,從最初的虔誠膜拜與仿照學習,到后來的吸收與借鑒,開創中國特色的油畫作品,在幾代人的努力與實踐中,中國油畫創作無論在其內涵還是藝術表現力上,都吸收了中國繪畫藝術及書法藝術的文化精神,才逐漸形成相對穩定的創作模式。隨著國際間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中國油畫創作在多元文化語境下,必然更加開放與多元。中國油畫家的審美意趣及其在油畫創作中的表現技法,都呈現出多元的可能性,并逐漸形成與西方油畫創作迥異的中國寫意油畫。
我們來探討中國油畫創作的“寫意”內涵,所謂的“寫”,與中國傳統書法藝術一脈相承,也成為書法藝術審美的重要內涵;同樣在藝術創作實踐中,中國繪畫與中國書法藝術具有關聯性,“寫意”作為藝術創作的切入點,正是從“寫意”的創作實踐、技法表現、筆墨運用等方面來融入其獨特的審美意境。反觀中國油畫創作中的“寫意”表現,具有與中國傳統書法的寫意韻味,并從視覺張力表現上,中國油畫中的“寫意性”,更是以體現創作者的藝術審美。如吳忠光在寫意油畫創作中,不僅吸收西方油畫創作技法和技巧,還將中國山水國畫理論進行融入,使得無色觀念、黑白藝術與油畫創作相得益彰。同時,在油畫創作“寫意”上,利用野豬鬃、筆桿末端來勾勒樹干、枝條,彰顯遒勁的創作韻味。如在《春水》系列油畫作品中,對于“寫意”的抒發,所呈現的飄逸感,體現了中國美術創作的“寫意”特色,難怪學界將之移入油畫畫種中,拓寬了中國傳統山水畫創作與油畫創作的精神內涵。
中國畫壇歷來鼓勵技法創新,而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將“寫意”作為藝術創作的源動力,以“寫意”姿態來穩定藝術創作。如趙無極、朱德群等畫壇前輩,不僅從油畫創作材料上來追求美感,還要從作品創作的寫意精神上來表達中國文化的獨特韻味。比如陳和西、吳忠光、彭毅等人,在油畫創作中,將“寫意”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體,積極探索中國油畫與中國水墨、中國書法藝術的融合,并從“寫意”技法的運用中,來彰顯中國文化的精髓。如利用寫意山水技法、潑墨技法來構筑中國油畫寫意風景,在揮灑點潑中為我們展現藝術存在的靈動與神韻。
三、中國油畫創作中寫意境界
“意”是中國繪畫體系中的重要理念,其獨特的審美境界,在中西文化交融過程中,逐漸被西方美術所關注。油畫本身源自西方,在評價油畫創作上,多冠以“真實與否”來評判。從中國美術界的重“意”到寫實,西方油畫也漸漸從寫實轉向追求“寫意”。中國油畫創作中的寫意與境界,既是藝術創作實踐中的具體顯現,也是藝術創作者在鑒賞與評判藝術作品中所感悟的精神情感。
(一)中國油畫創作中的“意象”表達
藝術創作中的“意象”是寄托創作者情思與感悟的重要表現。同樣,在中國油畫創作中,“意象”往往表現在客觀存在的事物本體上,與創作者的主觀心境相關聯,賦予某種特殊的情感與文學情思。我們從中國傳統繪畫創作的實踐中來挖掘“意象”表達,無論是對俗世的追求,亦或是對內心自由的叩問,在各類寄情抒懷的作品中,山水、花鳥、瓜果等客觀素材往往成為創作者筆下的意象符號,融入到創作者的思想情感中。在傳統文化里,自然山川河流是中國寫意油畫的表達主體,這些外在的物象,熔煉了油畫家對理想、對心靈的歸依。所以,我們在反思中國寫意油畫家的作品時,并非像西方油畫家所秉持的那種功利性,儼然以超然物外的自由來審視世界。油畫中的山高,并非覺得路遠,水渺也并非覺得艱深。中國寫意油畫藝術,在觀景中追求“意象”的淋漓與瀟灑。吳冠中在《漁港》創作中談道:“面對層層迭起的風浪,在動蕩中縱橫交錯的漁船,顯然無法從單獨的船形中來表達,唯見黑壓壓的一片?!蓖瑯?,在張冬峰看來,中國油畫創作中的意象表達,不再是簡單機械地再現形象,而是從原型物象中進行夸張與變形,從凝煉與概括中來彰顯所見、所思與所感,來體味中國油畫創作中對主觀情思的能動表達。
(二)中國油畫創作中的“神韻”表達
提到“神韻”,多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聯系,特別是在古典藝術美學中,“神韻”成就了文學創作,同樣也成就了中國寫意油畫創作。所謂“神韻”,自然將人物畫中的“神”與風景畫中的“神”進行某種情態特征的關聯,即創作氣質與格調風度。戴士和、任傳文是中國寫意油畫創作中的“神韻”集大成者,在其油畫創作中,通過對原初對象的夸張與提煉,將創作對象的神態、情態、氣韻融為一體,表現出獨特的視覺審美遐想。我們從戴士和的革命紀念地油畫創作作品中,從其對歷史的感悟、對生靈的體察、對歷史文化的推敲,在其人、景、物的呈現上,飽含了歷史氣韻;同樣,在任傳文的農村風光作品中,將天、地、樹作為情感釋放的視覺焦點,將空氣、草、樹、生命作為藝術創作的永恒,以敏銳的視角、深刻的思想,成就了對自然神韻的贊美。
(三)中國油畫創作中的“境界”表達
境界在美學中的應用,與藝術家的不斷探索與實踐密不可分。在中國寫意油畫創作中,“境界”同樣是對寫意表現的真實呈現,蘊涵了藝術家對心境、情思、情境的綜合。我們從哲學研究中來探究美學修養、來分析文學造詣,常常將“境界”納入其中,來反映作品所表露的豐富意境。如豐富的山水景觀、內斂的審美精神、多情的生態環境,一方水土所滋潤的藝術,往往滲透出濃烈的風格特色,而藝術家就是從中來吸取養分,來賦予作品的雄渾境界。中國寫意油畫中的哲學思辨,往往是創作者從藝術“境界”的營造上來表達情思與心境。陳和西的油畫作品,追求自由、恬靜與空蕩,強調意象造型與傳統美學精神的契合。我們從中來體味油畫創作實踐,將之與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建立關聯,注重情境的融合,突出創作者主觀意境的構建,來表現豐富的藝術想象力。
四、結語
油畫在中國的發展,已經不再滿足于對客觀物象的寫實再現,更多地是從中國傳統繪畫理論與實踐融合中,將筆情墨趣融入到油畫創作的“意”與“境”中。中國寫意油畫創作,并非簡單地表現西方油畫中的題材,而是從中國傳統美學及文化精神的提煉與遷移中,來豐富油畫創作的寫意內涵,來引領和創造充滿生命力、表現力的藝術境界。
參考文獻:
[1]賴琳.論現代中國油畫表現性中的審美意象[J].戲劇之家,2017,(03):177-178.
[2]白帆.論中國當代油畫創作的寫意性[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233-237.
[3]黃禮攸.寫意油畫之特質與實踐[J].創作與評論,2015,(23):121-125.
[4]王鏞.中國油畫的寫意精神[J].美術,2016,(10):96-100.
作者簡介:
張瓊輝,碩士學歷,湖南民族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油畫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