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法總則規定網絡虛擬財產的含義及重要價值

2017-05-11 00:31:36楊立新
東方法學 2017年3期

楊立新

內容摘要:《民法總則》第127條將網絡虛擬財產規定為民事權利客體,盡管并未明確將其規定為物權客體,但是,從《民法總則》起草過程中的條文文本演進以及從邏輯推理上,都可以看出立法實際上是肯定網絡虛擬財產是物權客體的,確認網絡虛擬財產是網絡時代的虛擬物,可以建立所有權?!睹穹倓t》這樣規定網絡虛擬財產,增加了物權客體即物的種類,為網絡企業和網絡用戶的虛擬財產提供物權保障,為網絡交易平臺服務法律關系提供物質基礎的法律保障,同時也為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提供了法律保障,因而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

關鍵詞:民法總則 網絡虛擬財產 網絡虛擬不動產 法律性質 權利客體

剛剛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27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是我國民法基本法第一次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概念作出規定。盡管這一規定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沒有作出明確界定,但是由于這一概念規定在《民法總則》的“民事權利”一章民事權利客體的位置,因而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對這一規定究竟應當如何理解,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及其重要價值應當如何認識,筆者結合在立法過程中對這一條文不同意見的分析,說明自己的看法。

一、《民法總則》第127條規定網絡虛擬財產的理論基礎

(一)2004年以來法學界研究網絡虛擬財產的基本情況

法學界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研究,是隨著互聯網事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這是因為,網絡虛擬財產就是互聯網事業發展的科技和物質基礎。當互聯網技術出現并且迅猛發展之后,必然引起法學界的注意,研究互聯網技術發展的物質基礎究竟在民法上應當怎樣定位。

據知網統計,有關網絡虛擬財產的研究論文,自2003年至2017年3月,共有659篇,其中2003年只有1篇,2004年就有30篇,2005年30篇,最多的是2008年,共有81篇。筆者和王中和在《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發表的《論網絡虛擬財產的物權屬性及其基本規則》一文,被引次數達到565次。這些情況說明,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研究,在法學學術上給予了特別的重視,研究成果十分豐富,為《民法總則》規定網絡虛擬財產提供了豐富的營養資源和理論根據。

從上述說明的論文發表情況看,2004年是網絡虛擬財產研究突飛猛進的一年。其原因是在這一年,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審理了“紅月游戲案”,網游客戶保存在網站的武器被盜,網游客戶向法院起訴該游戲網站,對其武器未盡保管義務,造成自己的財產損失,請求判決游戲網站承擔賠償責任。法院判決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對于游戲網站保存的網游客戶的武器究竟是何法律屬性,這一案件提出了法律上的問題,因而使得對網絡虛擬財產的研究突然爆發起來。

(二)對于網絡虛擬財產法律屬性的不同看法

在上述這些對網絡虛擬財產進行研究的論文中,一般都涉及了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的界定問題,這是研究網絡虛擬財產的核心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法律特別是民法就無法對網絡虛擬財產作出規制。

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主要有以下不同看法:

1.物權客體說

網絡虛擬財產的物權客體說認為,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是物,即虛擬物,是互聯網時代的物的特殊形式。正因為網絡虛擬財產是虛擬物,可以建立物權,因而網絡虛擬財產是物權的客體。這種意見,以筆者提出的意見作為代表。〔1 〕

2.債權客體說

網絡虛擬財產的債權客體說認為,網絡虛擬財產的權利人在行使權利時,必須得到網絡運營商的技術配合,受到服務器狀態的限制,基于網絡虛擬財產的權利人不管是基于自己的網絡游戲勞動獲取的網絡虛擬財產,還是基于網絡運營商或者其他網絡用戶之間的網絡虛擬財產買賣合同而獲取的網絡虛擬財產,其在行使相關網絡虛擬財產的權利時,都必須通過與網絡服務合同和軟件授權使用合同的配合,方能實現。網絡虛擬財產的行使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得其無法解脫債權的類型歸屬,不能上升為支配權的物權。因而網絡虛擬財產只能是債權的客體,而不能是物權的客體?!? 〕

3.知識產權客體說

網絡虛擬財產的知識產權客體說認為,網絡虛擬財產應屬于網絡游戲開發商的智力成果,因而應當列為知識產權范疇。也就是說,對于開發商,對網絡虛擬財產應作為知識產權中的著作權來對待;對于玩家,只限于該著作權中的使用權,系玩家通過過關斬將或購買獲取的,并非對這些數據享有獨占權和所有權,而是使用權。也有觀點認為虛擬財產應認定為是玩家的智力成果,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可復制性并需要一定的載體,因此可以將虛擬財產視為玩家的知識產權?!? 〕

4.其他學說

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的認識,還有其他很多不同學說。例如認為網絡虛擬財產根本就不是財產的否定說,以及網絡虛擬財產就是債權等,不再一一列舉。

正是由于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的研究既轟轟烈烈又眾說紛紜,因而既堅定了《民法總則》規定網絡虛擬財產的信念,又導致了《民法總則》在規定網絡虛擬財產時的激烈爭論面前不得不采取這種折中的立場。

二、《民法總則》規定網絡虛擬財產的爭論過程及立法結果

(一)《民法總則》規定網絡虛擬財產條文的變化

在最早的《民法總則(草案)》(2015年8月28日室內稿)中,由于沒有規定“民事權利”一章,因此在草案的正文中沒有規定網絡虛擬財產,收在該室內稿附件里的中國民法學研究會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規定了“民事權利客體”一章。其第12條規定:“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p>

在隨后的《民法總則(草案)》(征求意見稿)規定了“民事權利”一章,但是沒有規定網絡虛擬財產。對此,我們提出了立法建議,要求在《民法總則》關于民事權利客體的部分增加網絡虛擬財產的規定?!? 〕

《民法總則(草案)》出現網絡虛擬財產概念,是2016年5月27日征求意見稿的修改稿,這一修改稿的第102條規定:“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具體權利或者網絡虛擬財產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边@一規定,特別代表了筆者的意見。

規定網絡虛擬財產的這一做法,一直延續到《民法總則(草案)》第一次審議稿。該稿第104條規定:“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具體權利或者網絡虛擬財產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比珖舜蟪N瘯ㄖ乒ぷ魑瘑T會主任李適時在向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1次會議報告《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的說明》中明確指出:“為了適應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發展的需要,草案對網絡虛擬財產、數據信息等新型民事權利客體作了規定?!?〔5 〕

《民法總則(草案)》第一次審議稿在社會上公開征求意見以后,各界都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見,其中對網絡虛擬財產的規定也提出了很多不同意見。因此在2016年9月13日提出的《民法總則(草案)》一審稿修改稿中,就將網絡虛擬財產從第104條中移出,納入到第102條的內容中,即:“民事主體對收入、儲蓄、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投資、網絡虛擬財產等享有的財產權利受法律保護?!边@一修改意見,遭到多數專家的反對,而且對這一條文本身也提出質疑,因為這一條文并沒有實質意義,內容也過于具體。

因此,在提交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第二次審議稿中,就形成了第124條:“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p>

關于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規定,在后來的幾次草案中一直維持這樣的內容,直至最后《民法總則》通過,成為現在的第127條,條文內容沒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李建國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的說明》中指出:“為了適應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發展的需要,草案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6 〕

(二)《民法總則》立法過程中對規定網絡虛擬財產的不同意見

在《民法總則》的立法過程中,對于是否規定網絡虛擬財產以及如何規定網絡虛擬財產,始終存在激烈爭論。集中的爭論發生在以下三次專家研討會上:

2015年9月14日至16日,全國人大法工委召開專家座談會,第一次討論《民法總則(草案)》(民法室室內稿)。在這次討論中,除了爭論最激烈的關于人格權法究竟是否獨立成編的問題之外,集中討論的是《民法總則》要不要規定“民事權利”一章或者“民事權利客體”一章。由于《民法總則(草案)》(民法室室內稿)沒有規定民事權利或民事權利客體,而是將這部分放到附件中供討論,因而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應當規定“民事權利客體”一章,或者堅持《民法通則》的體例規定“民事權利”一章,在其中規定民事權利客體。在討論如何規定民事權利客體時,考慮了是否應當規定網絡虛擬財產。多數人的意見贊成規定網絡虛擬財產,并且將這一規定作為反映時代特征的一個條文,應當規定好;少數專家不贊同這個意見。

2006年5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召開專家座談會,討論即將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在這一次討論中,對于如何規定網絡虛擬財產,專家們發生了激烈爭論。原因是,《民法總則(草案)》(征求意見稿)的修改稿第102條明確規定了“法律規定具體權利或者網絡虛擬財產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的內容。由于這一條文把網絡虛擬財產直接規定為物權客體,盡管大多數專家都認為這樣規定是合適的,但是少數專家的態度異常激烈,認為網絡虛擬財產根本就不是物,也不是物權的客體,對其進行保護應當采用侵權和違約的保護方法,而不是賦予權利人以物權。對此,不同意見無法妥協,不能達成一致意見。

2016年9月1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召開專家座談會,討論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修改稿),為第二次審議做好準備。這次討論的《民法總則(草案)》是第一次審議稿的2016年9月13日修改稿,該稿把網絡虛擬財產規定在第102條,與收入、儲蓄、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投資等放在一起,規定這些財產權利受法律保護。這一次修改稿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處理,顯然是體現了上一次專家研討會對網絡虛擬財產不同意見爭論的情況,不再明確規定網絡虛擬財產是物權客體。這一條文沿用了《民法通則》第75條第1款的規定體例,經過修改而形成的。〔7 〕盡管如此,把虛擬財產與收入、儲蓄、房屋、生活用品、生產資料、投資放在一起,實際上仍然等于說網絡虛擬財產具有物的屬性,因為收入、儲蓄、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投資都是物,并沒有否認網絡虛擬財產的物的屬性,而是加以肯定。盡管筆者在討論中否定這一條文的必要性,但是如果堅持這樣規定,筆者是贊成的。但是持反對意見的專家不同意這樣的寫法,理由就是網絡虛擬財產不是物,不能建立物權。不過,在第二次專家討論會上堅定不移地反對網絡虛擬財產物的屬性的專家不再出席專家研討會,因此反對的意見并不是特別強烈,反而是社會上對網絡虛擬財產物的屬性的反對意見較多,因而導致了立法機關對網絡虛擬財產規定的再次改變,規定了第二次審議稿的第124條,即:“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至此,在《民法總則》的立法過程中,對于網絡虛擬財產法律屬性的爭論有了結論性的意見,再也沒有繼續進行深入討論。不過在2017年2月13日至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召開的立法專家和語言專家參加的討論會上,對《民法總則(草案)》的討論中,有的立法專家又提出網絡虛擬財產沒有必要在《民法總則》中規定的建議。筆者和幾位專家堅持原來立場,主張在《民法總則》中應當規定網絡虛擬財產,以反映互聯網時代和大數據時代的特征。在《民法總則(草案)》第四次審議稿以及最后的表決稿中都保留了這一條款,直到《民法總則》順利通過,成為正式的法律條文。

三、對《民法總則》第127條規定網絡虛擬財產真實含義的探討

(一)《民法總則(草案)》對網絡虛擬財產三次不同規定體現的立法傾向

《民法總則(草案)》對網絡虛擬財產有三次不同的規定。2016年5月27日修改稿第102條規定:“法律規定具體權利或者網絡虛擬財產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民法總則(草案)》第一次審議稿采用的就是這一條文。2016年9月13日修改稿第102條規定:“民事主體依法對收入、儲蓄、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投資、網絡虛擬財產等享有的財產權利受法律保護?!?016年10月30日第二次審議稿第124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彼煤筮@一條文就固定下來,最后成為《民法總則》第127條。

從《民法總則(草案)》對網絡虛擬財產規定的三種不同條文內容中,可以明確看出,第一個條文的內容是完全肯定網絡虛擬財產是物權客體的,因而網絡虛擬財產就是物的屬性。第二個條文的內容盡管沒有明確說網絡虛擬財產就是物權客體,但是將網絡虛擬財產與收入、儲蓄、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投資放在一起規定,并且說明是財產權利,顯然是仍舊認定網絡虛擬財產具有物的屬性,進而肯定網絡虛擬財產與收入、儲蓄等都屬于物。在這兩個立法的條文中,立法機關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物的屬性,表達得十分清楚、明確。

由于專家和社會輿論對網絡虛擬財產的屬性爭議太大,因而《民法總則(草案)》不得不改成第三個條文模式,一直堅持到《民法總則》最后通過。應當看到的是,《民法總則》第127條對網絡虛擬財產的規定,文字表面并沒有明顯的傾向性意見,對網絡虛擬財產的定性似乎很模糊,但是如果將三次《民法總則(草案)》關于虛擬財產條文的內容綜合起來看,其中發展線索可以很明顯地揭示立法機關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是有明確看法的,只是為了避免引起爭議,便于法律盡快通過,因而采取了模糊方法處理,終致形成了現在的第127條。只要把三次《民法總則(草案)》關于虛擬財產的條文聯系起來觀察,得出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是物的結論,其實并不困難。

(二)對于網絡虛擬財產法律屬性的理論分析

1.《民法總則》第127條規定網絡虛擬財產為權利客體

必須明確地看到,《民法總則》第127條規定網絡虛擬財產,其所處位置盡管比較微妙,但是仍然確認網絡虛擬財產就是民事權利客體。這樣理解的理由是:首先,《民法總則》第五章雖然規定的是“民事權利”,但是對于物權的客體、債權的客體、知識產權的客體、繼承權的客體都作了明確規定,因此在《民法總則》第五章規定的內容中,一方面是民事權利,另一方面就是民事權利客體;而從第128條以后規定的是民事權利特別保護以及民事權利的變動規則?!睹穹倓t》第127條規定網絡虛擬財產,既不是規定民事權利,也不是規定民事權利的變動規則,當然就是規定民事權利客體。其次,數據和網絡虛擬財產無論具有何種屬性,都只能是權利客體而不能成為權利,必須為某一種類型的民事權利所支配,而不能使其成為權利,因為網絡虛擬財產是一種客觀存在,而不是法律賦予的主觀權利。正因為如此,確認《民法總則》第127條規定的網絡虛擬財產是權利客體,是毫無疑問的正確結論。

2.網絡虛擬財產不是債權客體

網絡虛擬財產是不可能成為債權客體的。其最重要的依據是,《民法總則》第118條第2款規定:“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边@一規定非常明確地說明,債權的客體是民事主體的“行為”,而不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客觀存在。而網絡虛擬財產是獨立于人主觀之外的客觀存在,獨立于人的意志之外,不是民事主體的行為,因而不可能成為債權的客體。有些學者認為,網絡虛擬財產在行使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得其無法脫離債權的類型歸屬,不能上升為支配性的物權?!? 〕這種意見顯然混淆了物權客體與債權客體的區別,特別是網絡虛擬財產不能成為債權。網絡用戶和網絡平臺提供者之間通過協議方式,確立網絡用戶在網絡平臺提供者的網絡空間中使用部分網絡空間,例如網絡店鋪,這種協議確實是債權,但是這種債權的客體,是網絡用戶根據網絡服務協議請求網絡平臺提供者作為特定義務人,為其提供部分網絡平臺空間供其使用“行為”的權利,因此其客體仍然是“行為”;所提供的網絡平臺空間,就像租賃不動產的協議一樣,提供的是不動產的占有、使用,其債權行為是提供虛擬不動產供網絡用戶使用的行為,但是雙方支配的對象是網絡虛擬財產。這不是債權的客體,而是物權的客體,正像租賃合同的客體是租賃行為,而租賃的不動產卻是租賃行為的對象,不能因為不動產租賃合同是債權屬性,就否認不動產是物,而認為不動產就是租賃合同的客體,或者就是債權。得出這樣的結論后就會發現,主張虛擬財產為債權客體,是完全違背民法基本原理的,混淆了物與行為是物權客體與債權客體的界限。

正因為如此,網絡虛擬財產無論如何也不能成為債權的客體。

3.《民法總則》沒有規定網絡虛擬財產是知識產權客體

《民法總則》規定知識產權客體是在第123條第2款,規定了作品、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志、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局設計、植物新品種,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這些知識產權的客體規定得比較詳細,也比較具體,都可以設立具體的知識產權。盡管第8項“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是一個開放性的規定,但是它不能包括網絡虛擬財產,并不在第123條第2款第8項“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之中。進一步從民法理論上研究,知識產權的客體是智力成果,認定網絡虛擬財產是知識產權客體的學者也正是認為網絡虛擬財產是網絡平臺提供者的智力成果,屬于著作權的客體性質。這樣的結論如果是正確的,法律就不必再另行規定網絡虛擬財產是民事權利客體,而是直接將其納入著作權的客體作品之中就行了。正因為網絡虛擬財產是網絡平臺提供者創造的客觀存在,而不是一個作品,因此它無論如何都不能成為著作權的客體,同時也不能作為其他知識產權的客體?!睹穹倓t》第127條規定的數據,則可以成為數據專有權的客體,而對于數據專有權則一般認為屬于知識產權性質。

4.網絡虛擬財產作為其他財產權客體的可能性

《民法總則》規定的財產權利,除了物權、債權和知識產權以外,還規定了股權和繼承權。網絡虛擬財產不能作為股權的客體,但是可以作為繼承權的客體,因為繼承權的客體就是遺產,是被繼承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因而網絡虛擬財產可以成為繼承權的客體,但它原本是作為所有權的客體存在的,只有在被繼承人死亡時,網絡虛擬財產作為被繼承人的遺產,可以被其繼承人所繼承。

5.《民法總則》規定的網絡虛擬財產應當是物權客體

《民法總則》規定的財產權利,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繼承權以及股權及其他投資性權利。根據上述分析,《民法總則》第127條規定的網絡虛擬財產既然是民事權利客體,但又不是債權、知識產權以及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就只剩下物權和繼承權,因而得出的一個唯一結論,即網絡虛擬財產一定是物權的客體,其法律屬性就是物,屬于虛擬物;自然人自己擁有網絡虛擬財產作為自己的物權客體,當其死亡,網絡虛擬財產也會作為自己的合法財產,成為繼承權的客體即遺產。

四、規定網絡虛擬財產作為權利客體的重要價值

《民法總則》第127條規定網絡虛擬財產作為民事權利客體,并且應當將其解釋為物權的客體,在民法以及社會生活中都會發生重要影響,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法律價值。

(一)增加物權客體即物的種類

網絡虛擬財產是指在網絡環境下,模擬現實事物,以數字化形式存在的、既相對獨立又具有排他性的信息資源,其存在于網絡環境或者網絡空間中,以數字化的形式來模擬現實事物,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排他享有的法律特征。正是根據網絡虛擬財產的這些法律特征,因而可以確認網絡虛擬財產權是物權,虛擬財產權在符合物權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存在區別于現實財產的特殊性?!? 〕這是對網絡虛擬財產的物的屬性以及對網絡虛擬財產權的物權屬性所作出的一個客觀結論。

在這里,最重要的是對網絡虛擬財產的定性。網絡虛擬財產作為物的一種新的類型,盡管還存在很多爭論,但是這種爭論正像電能出現的時候一樣,因為電的外在形式不具有物的有形性,因而一直被排斥在物的范圍之外,不承認電能是一種物。原因是,在民法產生時,物理學還處于古典物理學階段,羅馬法上有體物的概念是以五官感覺所能涉及的范圍對物這一抽象概念樸素的經驗總結,因而認為物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觸知的實體物,如桌椅、奴隸、谷倉、土地?!?0 〕隨著物理學的不斷發展,民法理論也對此進行吸收和借鑒,學理上對有體物逐漸采取擴大解釋,認定有體物不必具有一定形狀或固定的體積,無論固體、液體或者氣體,均為有體物。正是由于經典物理學的發展并在其背景下,人們才認識到了電能等各種自然資源特別是各種能源的性質,并把這些新的事物納入保護的概念中來,命名為自然力。這屬于物的范疇,進而民法關于物的定義就改為“物者,謂有體物及法律上俱能支配之自然力”,〔11 〕進而出現了《瑞士民法典》第171條關于“性質上可移動的有體物以及法律上可支配的不屬于土地的自然力,為動產所有權的標的物”這樣對物的概念的新界定。

就像當年認定電能的物的屬性具有極大的困難和阻力一樣,在今天認定網絡虛擬財產的物的屬性也具有極大的困難和阻力。盡管如此,《民法總則》終究突破了理論爭議上的束縛,在其第127條把網絡虛擬財產納入民事權利客體的范疇,就為把網絡虛擬財產納入物的范疇奠定了法律基礎,在排除了網絡虛擬財產可以作為其他民事權利客體的可能性之后,網絡虛擬財產就作為物的范疇的一部分,成為物的一種新類型。正因為如此,筆者把網絡虛擬財產作為物的類型中的特殊物,予以特別肯定?!?2 〕

將網絡虛擬財產納入物的范疇,其價值之一,就是增加了物的種類,豐富了物權客體的內容,這是在工業技術革命發現電能之后,民法關于物的范疇的又一次重大的擴展。其二,面對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及時反映當代社會物質形態的變化,將其納入民法的規范體系,使民法跟上時代的發展,并且對網絡虛擬財產這種物的形態引入法律規范的范圍。其三,正因為網絡虛擬財產具有物的一切屬性,特別是其中的價值性、有用性,因而具有物的財產價值,占有、使用網絡虛擬財產,就會給權利人帶來財富;侵害他人的網絡虛擬財產,就會造成權利人的財產利益損失。因而,確認了網絡虛擬財產屬于物的類型之一,就為民法保護網絡虛擬財產權利人的財產權利提供了最強大的保障,并為《民法總則》第113條關于“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的規定所保護。

(二)為網絡企業和網絡用戶的虛擬財產提供物權保障

網絡虛擬財產可以分為虛擬不動產和虛擬動產,分別可以設立不動產物權和動產物權。目前在爭論網絡虛擬財產的物權和債權的問題上,更多的人只把目光集中在比特幣和網絡游戲中的武器上,認為僅僅解決這樣的問題,不必將其納入物的范疇,給民法增添過多的麻煩。但是,網絡虛擬財產絕對不就是比特幣和網絡游戲中的武器,這些都屬于網絡虛擬財產的虛擬動產。在網絡虛擬財產中更重要的是網絡虛擬不動產,這些財產才具有更大的價值。例如網站,就是網絡企業或者是個人投資興建的網絡虛擬不動產,與現實生活中投資建設的建筑物具有相同的價值。對這些虛擬的不動產和動產設立物權,實際上設立的就是網絡虛擬財產的所有權,權利人對于虛擬的不動產和動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全部權能。如果對網絡虛擬財產不是設置所有權,而是設置債權、知識產權等其他財產權利,都無法切實保護權利人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權利。

《民法總則》規定網絡虛擬財產是民事權利客體,進而對網絡虛擬財產設立所有權,最重要的價值就是保護網絡企業法人的財產權利,以及網絡用戶特別是網絡交易平臺的銷售者和服務者占有、使用網絡店鋪的權利。

首先,網絡企業法人建設網站,取得網絡虛擬空間的網絡虛擬不動產,就成為網絡虛擬財產的不動產所有權人,對網絡虛擬的不動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全部權能。網絡企業法人是網絡虛擬不動產的所有權人,民法對網絡虛擬不動產所有權的保護,與對現實社會中的不動產所有權保護完全一樣,任何人不得對網絡虛擬不動產實施侵害行為。

其次,網絡用戶在接受網絡服務平臺服務時,其對網絡虛擬財產的占有、使用和收益,也是對網絡虛擬不動產的部分支配。但是這種支配,并非是基于對虛擬財產的所有權,而是基于網絡用戶與網絡服務平臺之間的債權協議,當網絡用戶和網絡服務平臺提供者簽訂網絡用戶協議時,雙方就網絡虛擬財產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權利義務關系作出了約定,確立了這種債權債務關系。法律對網絡用戶占有、使用、收益的網絡虛擬財產予以保護,但是卻不是以物權的保護進行的,而是以債權的方法進行保護。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在調研報告中指出的那樣:“網絡店鋪作為虛擬空間,是基于網店經營者與網絡服務提供者之間簽署的合同產生的,是網絡虛擬空間、店鋪內信息、消費者對店鋪及商家的信用評價的集合。經營主體對網店擁有的權利并非物權,一是不符合物權法定主義,二是經營主體對網店行使權利依賴于網絡交易平臺履行網絡服務義務,不符合物權對世權特征?!?〔13 〕這里只有一個說法是不對的,就是“網絡店鋪作為虛擬空間,是基于網店經營者與網絡服務提供者之間前述的合同產生的”,這不是事實,因為網絡虛擬空間不可能是簽署合同產生的,而是基于簽署的合同由網絡服務提供者將該虛擬空間交給網店經營者占有、使用和收益。這其實就是債權物權化的租賃權,現實社會與虛擬空間對此發生的法律關系,完全是一樣的性質。

再次,確認對網絡虛擬不動產的物權保護,同樣也應當確認網絡用戶在網絡虛擬空間中取得的動產也應予以物權保護。在網絡虛擬空間,網絡用戶通過金錢購買或者自己的勞動取得的比特幣或者網絡游戲的武器等,不是虛擬不動產,而是虛擬動產。對于這種網絡虛擬動產,不能認為是債權的客體,而是網絡用戶與網絡服務提供者之間通過債權的協議,網絡用戶取得的網絡虛擬動產的物權。這種物權是所有權,也具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全部所有權權能。法律同樣保護網絡虛擬動產的所有權。

(三)為網絡交易平臺服務法律關系提供物質基礎的法律保障

在當代的商業交易模式中,最為重要的、最為突出的、最有價值的交易方式,就是在網絡交易平臺上進行的網絡交易,包括網絡買賣交易和網絡服務交易。在網絡買賣交易中,淘寶、天貓、京東、亞馬遜等巨大的網絡交易平臺,創造了巨大的網絡買賣交易數額;同樣,在網絡服務的交易平臺上,每天都有海量的網絡服務交易發生。

在網絡交易平臺上發生的交易,最經常出現的民事糾紛,就是關于網絡店鋪的權屬爭議。在互聯網交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網絡店鋪移轉囿于現行法律法規滯后、理論爭議較大,而引發司法實務界的法律適用無措。虛擬財產的網絡店鋪具有債權屬性,對其進行移轉的實質是依托于其債權屬性的概括轉移,該移轉需要得到債之一方的網絡交易平臺的同意。這樣的意見基本上是對的,但是應當看到的是,虛擬財產的網絡店鋪本身并不是債權,也不是具有債權屬性,其債權法律關系是基于對網絡店鋪的占有、使用、收益而在網絡店鋪經營者和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之間發生的具有租賃性質的合同關系。確認網絡虛擬財產具有物的屬性而可以建立所有權,就能夠確認對于網絡店鋪這種網絡虛擬財產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法律關系,就是網絡店鋪的租賃合同。這個法律關系才是債權法律關系,而不是因為這個債權法律關系而使網絡虛擬財產即網絡店鋪成為債權。網絡店鋪本身是客觀存在,它不存在相對的權利義務關系,只有就網絡店鋪的占有、使用、收益確立的雙方的法律關系,才是債的法律關系。目前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物權說抑或債權說的爭論,其最本質的區別就在這里。弄清楚了這個問題,就會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所有權與網絡虛擬財產的租賃權嚴格地區別開來,確立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與網絡店鋪經營者之間的法律關系是債權關系,使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合同的性質正確地確立起來。即使發生權屬爭議,由于《民法總則》第127條規定了網絡虛擬財產作為民事權利客體,而不是民事權利本身,就能夠改變法律實務界的法律適用無措的現狀,建立正常的網絡交易平臺以及網絡店鋪的交易秩序。

正因為如此,《民法總則》第127條規定網絡虛擬財產作為民事權利客體的重要價值之一,就是為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與網絡用戶提供網絡平臺交易服務的法律關系提供物質基礎的法律保障,確認利用網絡交易平臺提供網絡店鋪給網絡店鋪經營者使用的債權法律關系,進而確立相互之間的正常的權利義務內容,保障交易秩序。可以確定,網絡店鋪的經營者與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之間發生的網絡店鋪的權屬爭議,就是對網絡虛擬財產使用權的爭議,而不是對網絡虛擬財產所有權的爭議。即使爭議的是網絡店鋪的轉移糾紛,也能夠基于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正確定性,而適用債權轉移的合同法規則,就能夠完全改變網絡店鋪移轉囿于現行法律法規滯后、理論爭議較大,而引發司法實務界的適用無措的狀況。

(四)為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提供法律保障

在2012年未完成的修訂繼承法過程中,對于網絡虛擬財產是否可以作為遺產予以繼承,也存在激烈爭論。其實,這種爭論的焦點,仍然是對網絡虛擬財產法律屬性的認定。如果認定網絡虛擬財產是物的屬性,屬于財產的范疇,那么自然人生前享有所有權的網絡虛擬財產當然就是遺產,當然就能被繼承人所繼承。因此,網絡虛擬財產中的網絡虛擬不動產,其權利人如果是自然人,當然在其死亡發生時就成為遺產,就能夠被其繼承人所繼承。同樣,網絡虛擬動產也具有物的屬性,也能夠建立所有權,那么其所有權人如果是自然人,在其死亡時,其享有所有權的網絡虛擬動產也成為遺產,也能夠被其繼承人所繼承。

目前爭議比較大的并不是上述兩種情況,而是在網絡交易平臺上的網絡店鋪的權屬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對于網絡店鋪的繼承與對網絡店鋪的轉讓,在性質上是一樣的,適用法律解決糾紛的方法也是一樣的。其基本規則是,網絡店鋪的法律屬性是網絡虛擬不動產,網絡店鋪的經營者對其享有的權利,是基于雙方當事人的合意而產生的債權。在這個債權之下,包括:一是對網絡虛擬空間的租賃權,二是商家對其發布在店鋪內的信息,如圖片、文字、視頻等擁有的商標權、版權等知識產權,三是商家對消費者對其店鋪及商家的信用評價擁有的商譽權?!?4 〕在網絡店鋪經營者轉移網絡店鋪的經營權時,轉移的是上述三種權屬,并沒有轉移網絡店鋪的所有權。同樣,如果網絡店鋪發生繼承,繼承人繼承的也是這三種權屬,而不是繼承網絡店鋪的所有權。

正因為《民法總則》第127條規定了網絡虛擬財產是民事權利客體,對于解決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問題也提供了確定的法律基礎,對于正確解決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糾紛確定了裁決的法律尺度,因而具有重要的法律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欧美日韩专区| 色综合网址| 狠狠综合久久|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久草性视频|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福利网址|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伦理一区|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一级毛片基地|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9一级毛片|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欧美区国产区|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在线欧美|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丝袜啪啪| 国内99精品激情视频精品|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国产一级小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无码不卡网|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免费啪啪网址|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在线| 成人亚洲国产|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中文无码毛片又爽又刺激|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电影|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国产精品理论片| 亚洲婷婷六月|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